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1.
通过对染色体工程法培育出的小麦新品种M8003及其亲本种子的麦谷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M8003麦谷蛋白的绝大部分亚基组成与其回交亲本“中国春”相似,而其第6,7,8三个亚基条带与非回交亲本奥地利黑麦的第5,6,7三个亚基条带带型相同,说明M8003麦谷蛋白的6,7,8三种亚基是来自奥地利黑麦染色体基因编码的,进一步证明了M8003属于小麦—黑麦异易位系的细胞学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2.
聚丙烯酰胺电泳测定小麦种子纯度的方法是1996年国家颁布实施的BG/T3543.5~1995的参考方法.作者常用SE~2000A型电泳仪对小麦种子纯度进行测定.该法虽具有快速、简单、易行等特点,但常常出现谱带分辨率不高的问题.为此,我们对测定条件等问题进行了改进,克服了分辨率不高的问题,达到了快速、简单、易行、准确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种子发芽能力的鉴别1 水浸简易发芽法 随机数取400粒种子,每100粒为一重复,分别放置,浸入清水18~24小时,取出,用湿毛巾(以拧不出水为宜)盖好,大约1-2天即可观察出芽情况,分别统计,计算发芽平均百分率。  相似文献   
4.
我国南方土壤磷素低、单施磷肥效果差,采用以溶磷菌为基础的调控手段能有效缓解上述问题。以庐山云雾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溶磷菌(PSB)、磷肥(过磷酸钙P1、钙镁磷肥P2)、负载材料(Mt@PSB)及其组配剂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调控效果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茶树为喜酸植物,钙镁磷肥(P2)及其组配剂碱性强,不适于茶园土壤调控。溶磷菌(PSB)、磷肥(P1)、负载材料(Mt@PSB)及其组配剂(PSB+P1、Mt@PSB+P1)调控后,茶园土壤pH均处于适宜茶树生长的范围(4.5~6.5),处理后土壤速效磷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培养45 d后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21%、30%、18%、41%和63%,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增加14%、104%、10%、47%和107%。极差分析结果表明,上述3个因子对土壤磷的改善效果依次为Mt@PSB、PSB和P1,且Mt@PSB+P1的效果最佳。磷形态分析结果表明,PSB、Mt@PSB、P1主要通过将有机磷矿化为无机磷提高其有效性。PSB+P1和Mt@PSB+P1组配下,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增加主要表现为Ca-P和Fe-P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习莉  刘朝霞 《饲料博览》1999,11(10):31-32
快速、准确检测饲料中总磷含量,对控制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显得尤为重要。GB/Tde37-92分光光度法测定饲料中总磷的含量,提出干法和湿法两种试样分解方法进行样品的前处理。本文用这两种前处理方法分解5个饲料样品及添加剂,对方法的精密度、重现性及回收率进行了比较,从而提出了准确性和稳定性相对较好的试样分解方法。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样品选取市售的猪、鸡浓缩料及骨粉做为试样。1.2仪器与试剂1.2.1仪器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高温炉:可控温度在550±20℃。可调温电炉:1000W1.2.2试剂盐酸1+1水…  相似文献   
6.
西安市郊区蔬菜硝酸盐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西安市郊区蔬菜取样 ,测定了市郊 4类 9种主要蔬菜的硝酸盐 ( NO- 3)含量。结果表明 ,不同菜区、不同种类的蔬菜硝酸盐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4类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依次为叶菜类 >花菜类 >豆类 >瓜果类。最高含量为 43 85 mg/ kg,超出允许限量的 1 0 .1 5倍。并以 WHO/ FAO规定的标准对蔬菜的 NO3-含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和姜黄素比色法相同的浸提剂提取土壤有效硼,研究了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土壤有效硼含量,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干扰小,所得结果与姜黄素比色法一致。  相似文献   
8.
9.
研究了在密封增压消化罐内用微波炉进行酸消解的情况,考察了酸消解体系、微波功率、消解时间、酸用量及称样量等对消解结果的影响.以优选的最佳条件消解试样,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比色法测定饲料样品和标准样品中的钙和磷.结果表明,饲料样品钙和磷的回收率分别为94.30%~106.75%和91.85%~108.30%.该法测定结果与标准推荐值无显着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