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6篇
  3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通过试验研究了承德围场地区的土壤水分扩散率,结果表明:土壤剖面的水分扩散率在 1.0×10-2~1.6×10cm2/min变化,尤以第2层即耕作层土壤水分扩散率最大,第3层最小。扩散率与含水量符合经验公式 ,呈指数函数变化,经统计分析均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容重、孔隙大小及孔隙类型及土壤颗粒组成中粘粒含量对土壤水分扩散率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土地整理中水资源供需平衡为基础,引入基于ET管理的水资源供耗分析,为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提供一种依据。以魏县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ET理念的水资源平衡关系,分析项目区可利用水资源量及耗水量(即ET值),得出不同水平年下的供需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现状水平年下水资源缺口29.81万m3,2010年项目区采取措施后综合ET值降低,盈余水量20.07万m3,实现了水资源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3.
承德围场地区土壤水分扩散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试验研究了承德围场地区的土壤水分扩散率,结果表明:土壤剖面的水分扩散率在1.0×10-2~1.6×10 cm2/min变化,尤以第2层即耕作层土壤水分扩散率最大,第3层最小。扩散率与含水量符合经验公式D()θ=aebθ,呈指数函数变化,经统计分析均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容重、孔隙大小、孔隙类型及土壤颗粒组成中粘粒含量对土壤水分扩散率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石家庄市水资源严重紧缺,积极开辟新水源--雨洪资源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意义重大.介绍了城市雨水利用的意义,石家庄雨水利用的现状及潜力,回顾了国内外雨水利用政策法规方面的做法,结合石家庄市目前出台的雨水利用政策法规提出了4点建议:①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城市雨水利用的监管;②实行雨水利用建设项目激励机制;③修改有关政策法规;④...  相似文献   
5.
以四翅滨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沦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衡水市武邑县和枣强县选取重度、中度和轻度盐碱荒地为试验试区,分析盐碱地条件下土壤水分、盐分动态变化过程与植物生长关系及植株生长、养分特性.通过2005-2007年3个年度的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四翅滨藜生长期具有明显的耐旱特性,植株耐旱性苗期小于发育期.试验年度试区土...  相似文献   
6.
北方土石山区坡改梯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与示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坡改梯工程建设应包含梯田工程、水源及灌溉工程、防洪和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防护林网工程、地力建设等内容。依据河北省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实践,科学总结了北方土石山区坡改梯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并对典型地区的水土保持措施综合配置模式及水土流失治理效果进行了研究。各典型地区在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后生态效益明显,保土效益达到50%以上,蓄水效益达到45%以上,对水土流失的调控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7.
雨水蓄渗工程建设多为雨水集蓄利用或雨水入渗模式,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雨水收集工程、雨水池工程、雨水水质处理、雨水入渗工程等内容。依据河北省开展雨水利用工程的实践,科学总结了河北省生产建设项目雨水蓄渗工程技术规范,并对典型地区的雨水利用措施综合配置模式及效益进行了研究。根据下垫面条件的差异,各典型地区在实施雨水利用后生态效益明显,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白草坪水库上游通过实施梯田、谷坊坝、水池、扬水站等工程措施和封山育林、种树种草等植物措施,实现了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改善水质的目标,为水库上游水土保持和水源地保护提供了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9.
河北坝上风电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风电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需增加集电线路施工区占地面积、设置备用弃渣场、增加雨水利用内容及难以确定土壤侵蚀模数等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灵活处理弃渣,并在水保措施布置体系中增加雨水利用工程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围场地区紫花苜蓿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与根系分布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