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了江西省土地利用系数、土地经济系数计算与确定的过程,并以此评价农用地利用现状与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市政污泥寻找一种合适的处理方法,以市政污泥为原材料,用热解和氯化镧改性两种方法制备生物质炭材料,用于处理含磷废水。探析了pH值、磷初始浓度以及干扰离子对污泥生物质炭除磷效果的影响,并讨论了污泥生物质炭磷吸附的热力学过程。结果表明:氯化镧改性污泥生物质炭对磷的最大平衡吸附量为58.76 mg·g-1,是热解污泥生物质炭磷最大吸附量(5.50 mg·g-1)的近11倍;热解污泥生物质炭磷吸附的最适pH值为6.0~10.0,而氯化镧改性污泥生物质炭磷吸附的最适pH值为4.0~6.0。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热解污泥生物质炭吸附磷的热力学过程(R2=0.9436),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能很好地拟合氯化镧改性污泥生物质炭吸附磷的热力学过程(R2=0.9652)。氯化镧改性污泥生物质炭对磷吸附有较高的选择性,当干扰阴离子Cl-、NO3-和SO42-在很高浓度(0.5 ...  相似文献   
3.
游离和固定化香菇废弃菌柄处理含铅废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针对水体中常见的铅污染问题,资源化利用香菇废弃菌柄,以聚乙烯醇-海藻酸钠(PVA-SA)为包埋剂制成廉价且易于工业应用的固定化香菇小球,对含Pb2+重金属废水进行净化处理.研究了环境因素包括吸附时间、pH、Pb2+的初始浓度和共存离子对香菇固定化前后Pb2+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后的香菇对Pb2+的平衡吸附时间变长了(7 h>1 h);最适宜pH值范围不变(5~7);共存离子Cd2+/Cu2+对固定化香菇Pb2+的吸附抑制作用较小,对游离香菇Pb2+的吸附抑制作用较强.热力学分析表明,Freundlich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游离和固定化香菇对Pb2+的等温吸附过程,固定化香菇对Pb2+的理论最大吸附量明显高于游离香菇的理论最大吸附量(943 mg·g-1>14.9 mg·g-1).模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最好地描述游离和固定化香菇对Pb2+的动力学吸附过程.扫描电镜观察显示,Pb2+可以和香菇小球表面相互作用,以Pb2+沉淀的形式被吸附.红外光谱研究发现,在固定化香菇小球吸附Pb2+的过程中香菇细胞壁上的-OH、-CO、-CO-NH及PVA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浮梁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的实现情况和实施的成效与不足进行具体分析,从中得出对下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四种典型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吸附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空白土壤和人工制备的不同浓度铜、砷、镉和铅污染土壤为对象,研究了在不同pH值、温度和柠檬酸浓度条件下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吸附磷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相关过程的等温和吸附动力学的机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空白土壤和As污染土壤吸附磷的等温吸附过程符合Temkin方程,Cu、Pb、Cd污染土壤吸附磷的等温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方程,空白土壤和重金属污染土壤吸附磷的动力学过程均符合Elovich方程;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吸附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与污染物浓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且随外在环境因子的改变而不同。当重金属元素铜、铅、砷、镉的含量分别为200、80、25、0.8 mg kg^-1时:pH值为5时,重金属对土壤吸附磷抑制作用最小,土壤吸附磷量分别降低了30.18%、13.54%、30.74%、37.23%,其抑制作用程度为:Cd> As> Cu> Pb;土壤吸附磷量与温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温度变化为25~45℃时,土壤对磷的吸附量分别增大了17.14%~28.83%、6.72%~16.05%、8.68%~9.13%、10.30%~23.45%,同一条件下重金属对土壤吸附磷抑制作用程度为Cu> Cd> As> Pb;重金属污染土壤吸附磷量与柠檬酸浓度成负相关,柠檬酸浓度为50 mg L^-1时,土壤吸附磷量分别降低了19.87%、21.94%、23.18%、24.84%,相同柠檬酸浓度下其抑制作用程度为Cd> As> Pb> Cu。  相似文献   
6.
河流反硝化过程及其在河流氮循环与氮去除中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全球每年通过人类活动新增的"活性"氮导致全球氮循环严重失衡,并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酸化、温室气体排放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河流作为重要的氮汇,其氮循环对整个生态系统氮收支的影响、水体氮污染的改善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与控制气候变化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有助于理解反硝化过程中控制反硝化产物组成的影响因子,以利于增加反硝化最终产物氮气的释放,减少温室气体氧化亚氮的释放,从而加强对河流氮输送和氧化亚氮排放的管理,就河流反硝化的如下关键问题进行了综述:第一,河流反硝化作用的发生地点、时间以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第二,河流反硝化对河流氮负荷变化的响应机制;第三,河流系统的水文和地形地貌的变化对反硝化的影响,换言之,河流反硝化与河流水力学滞留时间及河流氮负荷的关系;第四,从生态系统尺度上讲,与陆地、海洋等生态系统相比,河流系统单位面积的反硝化率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河流系统总的反硝化通量所占比例;第五,河流反硝化研究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生活污水-活性污泥联合法去除酸性矿山废水(AMD)中铅的可行性.[方法]联合生活污水和活性污泥法处理AMD,利用生活污水具有的碱度和活性污泥的重金属吸附能力,达到有效去除AMD中酸性物质和重金属铅离子的目的.[结果]酸性铅废水在加入生活污水后,活性污泥对铅的去除率从31%提高至96%;活性污泥处理24h后,混合废水(酸性铅废水加入生活污水)的总碱度从91 mg/L (CaO)上升至121 mg/L (CaO),生活污水的总碱度从145.2 mg/L (CaO)降低至128.0 mg/L (CaO),且处理过程中两种废水的pH均维持在7.0左右,表明生活污水中碱性物质能够有效中和酸性铅废水中的酸性物质;酸性铅废水对活性污泥的有机物(CODCx)去除效率未产生显著影响.生活污水加入酸性铅废水后,活性污泥的SV30、SVI和MLSS均无显著变化.[结论]生活污水-活性污泥联合法是一种经济、高效的处理AMD的新方法,其工艺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研究了废水中常见的铅污染问题,资源化利用香菇废弃物。【方法】用NaOH预处理前后香菇废弃物净化处理含Pb~(2+)废水。对比探讨了吸附时间、pH、Pb~(2+)初始浓度和干扰离子对NaOH处理前后香菇废弃物吸附Pb~(2+)的影响。【结果】预处理后的香菇废弃物对Pb~(2+)吸附平衡时间为10 min,比预处理前对Pb~(2+)吸附平衡时间(60 min)短;预处理前后香菇废弃物吸附Pb~(2+)适宜pH吸附范围均是4~6;Cd~(2+)存在对NaOH处理前后香菇废弃物吸附Pb~(2+)的干扰作用均不显著;Cu~(2+)的存在对预处理后香菇废弃物吸附Pb~(2+)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494),对预处理前香菇废弃物吸附Pb~(2+)无显著影响(P=0.5549);Zn~(2+)的存在对预处理前后香菇废弃物吸附Pb~(2+)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干扰(P前=0.0109,P后=0.0237);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对预处理前后香菇废弃物吸附Pb~(2+)的热力学过程拟合结果良好。Langmuir模型拟合结果显示,预处理后香菇废弃物对Pb~(2+)的理论最大吸附量qm(21.74 mg/g)几乎是预处理前香菇废弃物qm(12.08 mg/g)的2倍。Lagergren准二级模型较Lagergren准一级模型能更好地拟合预处理前后香菇废弃物对Pb~(2+)动力学吸附过程,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5和0.9999。【结论】预处理后的香菇废弃物对铅吸附平衡时间大大缩短了,且吸附l量提高了。  相似文献   
9.
浮梁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浮梁县土地利用现状,从数量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了了分析;然后通过对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标准值与实际值对比,求出各评价指标的分值,加权平均后最终确定评价指标的总分值,得出浮梁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处于良好等级。并由此提出浮梁县土地利用的特点、不足和对策,以期更好地进行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10.
山区生态果园建设对土壤铁锰铜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西昌市海拔1500m的半山荒坡地种植系列果树,建设生态果园,以相同坡面的未开垦荒山为对照,研究生态果园建设对土壤微量元素铁,锰,铜和锌变化的影响,探索合理开发利用这些半山荒坡的农业生态模式。土壤有机质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测定;铁,铜,锰和锌等微量元素用氢氟酸-高氯酸-硝酸消煮,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含量。结果表明:生态果园建设除锌含量与荒地没有明显差别外,铁,锰和铜的含量比荒地都有所降低。铁含量比荒地低7.6%;锰含量比荒地低24.8%;铜含量比荒地低26.9%;生态果园土壤的锌含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4倍,土壤不缺锌。生态果园建设对土壤微量元素状况没有负面影响,是一种保护山区生态环境和使农民增收的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