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6篇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华北地区抗旱性不同的二冬麦品种石家庄8号(抗旱品种)与偃麦20(非抗旱品种)为材料,研究拔节期水分胁迫-复水补偿效应的品种差异及补偿效应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拔节期不同胁迫程度和不同胁迫历时下.石家庄8号水分胁迫一复水之后,各项生理指标均快速补偿,轻度水分胁迫-复水后出现超补偿效应,且出现...  相似文献   
2.
利用山东省2000~2005年期间各地市的农业需水量和用水量,计算出山东省各地的平均缺水程度指标;并根据山东省目前4种主要的灌区类型确定其相应的灌区指标;最后,根据山东省现有资料计算并分析各地市现状用水水平指标值。各相关指标值均很低,表明山东农业用水形势严峻,需要结合各地市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同时指标的确定也为合理利用农业水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灌溉农业分区自然特征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全区地形地貌与气候条件差异很大,由地形地貌与气候条件构成的自然特征对灌溉农业分区的制约首当其冲。论文首先分析了山东省的地形地貌,以各种地形面积百分比作为相应指标值;并通过对比分析选择以"积温计算法"表达的干燥度作为山东省气候条件的指标值;最后,通过分析山东省的地形地貌及2000-20005年各地市的干燥度,对不同地区发展节水灌溉进行了讨论。相关指标值的确定,为灌溉农业分区和实施适宜的节水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华北冬小麦拔节期和灌浆期水分胁迫的WUE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2个华北冬小麦代表品种石家庄8号和YM20,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拔节期和灌浆期水分胁迫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北冬小麦WUE对拔节期和灌浆期的水分亏缺均很敏感,胁迫程度越大其对产量和WUE的负效应越大;轻度亏缺复水后WUE恢复较快,重度时则恢复慢而有限;拔节期水分胁迫主要减少粒数,灌浆期则主要降低粒质量;田间持水率为60%的轻度胁迫对产量和WUE影响最小,拔节期的适宜胁迫历时为5d,灌浆期可为10d。  相似文献   
5.
灌溉处理对冬小麦-夏玉米不同品种土壤水分和WUE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下,于2008—2010年采用不同小麦和玉米品种,研究不同灌溉处理下土壤水分动态及对冬小麦和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2a试验结果均表明,灌水在不同土层的入渗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大致以1a为周期,冬小麦生长期间,0~60 cm土层土壤水分变异较大,60 cm以下土层土壤水分夏玉米无法利用是导致灌水利用效率低的原因。通过分析冬小麦和夏玉米的WUE表明,抗旱节水品种的WUE随着灌溉次数的增加而减小,而非抗旱节水品种的WUE则相反;抗旱节水品种的产量在适度水分胁迫下变化不大,而耗水量有所减少,非抗旱节水品种在适度水分胁迫时,产量减少幅度较大,致使WUE有减小趋势。因此,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的华北地区,选用抗旱节水品种,适度减少灌水次数,可以减少无效灌水的入渗,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提高WUE。  相似文献   
6.
选用华北地区冬小麦的代表品种——石家庄8号为供试品种,采用盆栽试验,按亏缺程度(轻度60%FC和重度40%FC)和胁迫历时(5d和10d)在冬小麦拔节期设置4个水分胁迫处理和1个对照(全生育期充分灌水),研究拔节期水分胁迫-复水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以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均会造成根、茎、叶和整株干物质量的减少,而且胁迫程度越大、历时越长,影响越大;复水可对小麦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产生不同程度补偿效应,但程度有限,各处理最终的干物质量均低于对照;轻度历时5d的水分胁迫利于根系增长,根干物质分配指数和根冠比均高于对照,但任何程度和历时的水分胁迫均对叶干物质的积累和分配造成不利影响;所有胁迫-复水处理的产量均低于对照,但轻度历时5d的水分胁迫却可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相比对照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9.4%。总之,本试验研究表明在冬小麦拔节期适宜的轻度胁迫可以优化调控干物质的分配,有利于提高作物植株整体的抗旱能力,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很小,同时适度水分胁迫减少了冬小麦耗水量从而明显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是农业大省,农业用水占总用水的70%,而省内各地区自然条件、水资源条件、农业结构及社会经济水平差异较大,对节水农业的发展要求各不相同.利用2000-2005年期间的农业种植结构数据资料和社会经济水平(农民年均人收入值)对山东省17地市发展节水农业的节水灌溉技术方式进行了探讨.数据显示山东各地小麦、玉米和蔬菜种植占据主导,而社会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对大田作物仍应以发展低压管道灌溉技术并辅以田间节水方式为主,蔬菜种植应力推高效节水技术方式,控制和减少腾发耗水量.各地市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方式也应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