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5篇
  5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68篇
园艺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参考GeneBank发表的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国际标准强毒株GA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分别以RBIB,814,GD2(广东分离株),J-1-E(北京分离株),Md11,Md5,CV1988等不同毒株的MDV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了预期大小的PCR产物。该产物经pGEM-T-easy克隆后测序,将所得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毒株间pp38基因的启动子和增强子序列间有缺失突变,序列的同源性大于95.9%,其中大多数的突变发生在MDV复制的原点附近。  相似文献   
2.
正牛前胃弛缓是由于前胃的神经和肌肉功能紊乱,收缩力量减弱,瘤胃内容物不能进行正常的消化、运转与排除,食物异常分解、发酵与腐败,产生有毒物质,微生物群遭到破坏,引起消化功能障碍,而出现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紊乱、产奶量下降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多发于长期舍饲的牛。1临床症状急性型多呈现急性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或废绝,表现为只吃青贮饲料、干草而不吃精料或吃精料而不吃草。严重者,上槽后,呆立于槽前。反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冬闲地种草养鹅模式下不同鹅品种的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和肉品质,以28日龄四川白鹅、浙东白鹅、扬州鹅和霍尔多巴吉鹅为研究对象,采取全程草地放牧加补饲方式,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于70日龄开展屠宰测定和肉品质测定。结果显示:①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四个品种鹅在生长发育前期增重较大,后期趋于缓慢。在生长发育前期(28~49日龄),扬州鹅的周增重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四川白鹅和浙东白鹅,但在36~42日龄时扬州鹅的体增重低于霍尔多巴吉鹅;在生长发育后期(50~70日龄),扬州鹅的体增重均高于其他三个品种鹅。②扬州鹅的屠宰率高于其他三个品种的鹅;扬州鹅的腹脂率为1.39%,显著低于其他三个品种鹅。③扬州鹅不同部位肌肉中水分含量最低,胶原含量最高;扬州鹅的胸肌中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品种鹅。综上所述,扬州鹅可作为种草养鹅的理想品种,研究结果为种草养鹅模式下适宜品种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5.
山西省忻州地区行署,为了大面积推广节水技术,加速建设节水型农业步伐,达到大幅度节约农用水、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和缓解水资源及电力资源紧缺矛盾。在1987年先通过一个万余亩管灌试点模索到经验的基础上,1988年开始在忻州、定襄、五台、原平、代县、河曲等6个市、县的47  相似文献   
6.
采用改进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对浙东白鹅和四季鹅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浙东白鹅和四季鹅的染色体2n=78,它们染色体形态十分相近,No.1染色体都为sm型染色体,No.2、No.4、Z和W染色体都为m型染色体,No.3、No.5、No.6、No.7、No.8和No.9染色体都为t型染色体.研究结果为明确我国鹅种染色体的数目和鹅核型的标准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不同生长模型估计籽鹅早期体重发育规律及遗传参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清  赵文明  吴信生  陈国宏 《中国家禽》2006,28(24):146-147
运用Logistic,Gompertz,VonBertalanfy和Cubic4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籽鹅1~1周龄的平均体重进行拟合,并分析生长发育规律及遗传参数。结果表明:虽然4个模型都能描述籽鹅的生长过程,拟合度均超过额0.99;但Logistic模型更符合实际饲养情况,能更好地预测体重,为最佳模型,其相应的体重极限参数A为2267.63g,调节参数B为16.27,瞬时相对生长率C为0.47,生长的拐点时间为6.48周龄,拐点体重为1136.81g。  相似文献   
8.
采用MTT法分别检测mLIF、bFGF和SCF 3种细胞因子在单独添加和联合使用时对体外培养条件下的SSCs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3种细胞因子分别单独添加时,各实验组增殖效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3种因子联合使用时,低剂量组合共同促进SSCs的增殖,高剂量组合则抑制SSCs的增殖;③SCF、bFGF和mLIF的适宜剂量分别为10~20、10~20和10~15 ng/mL。  相似文献   
9.
泥鳅的病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文明 《内陆水产》2000,(11):35-35
泥鳅是一种分布极广、易于人工养殖的淡水经济鱼类。泥鳅的蛋白质含量约为 20% (远高于四大家鱼 ),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等多种营养成份,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泥鳅对肝炎、痔疮、皮肤病等有一定疗效,在我国的传统药膳食谱中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随着野生资源的日益减少,泥鳅的人工养殖已在各地日渐兴起,泥鳅的病害防治问题也随之摆在了养殖者面前。 1水霉病 该病系由鱼体受伤,伤口被水霉菌感染所致。严重时可造成泥鳅死亡。该病多发于气温较低时期,症状为鱼体表面附着白色棉花状水霉菌。在人繁孵化过程中的鱼…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直接用伊氏锥虫虫体进行ELISA技术着染,研究了虫体内抗原、外抗原、全虫抗原的组织定位分布。经观察,伊氏锥虫内、外、全虫抗原经第一抗体作用后,用标记酶的第二抗体复杂,废物杂色指示的抗原—抗体反应均表现在虫体外膜上,着染特点为周边着染,只有用冰冻切片机切碎的虫体着染图像向内部加宽延伸。经电镜观察,着染的虫体抗原成份在外膜上呈现均匀、规律的绒毛样排列,与膜蛋白的镶嵌结构规律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