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1.
随着国家粮改饲政策的推进,以及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使以收获青饲玉米为重点的青贮饲料收获机成为国内收获机械制造企业普遍看好的市场热点。青贮饲料收获机械的关键在于割台,本文对国内外青贮饲料作物收获机割台现有结构型式和技术进行了分析,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构建巨噬细胞验证模型,比较研究二氢槲皮素(Dihydroquercetin,taxifolin,TF)和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体外抗炎活性。以1 mg/L的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建立了体外炎症模型;通过细胞毒性试验(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Griess试剂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NO(一氧化氮)释放量;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β(白细胞介素-1β)、IL-6(白细胞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和PGE2(前列腺素E2)的含量变化;通过RT-PCR法检测IL-1β、IL-6、TNF-α基因表达情况。MTT试验结果表明,二氢槲皮素和二氢杨梅素各剂量组没有表现出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细胞毒性。同时,二氢槲皮素高中低剂量组和二氢杨梅素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脂多糖诱导细胞对NO、PGE2的释放(P0.01),且均表现出剂量依赖性;二氢槲皮素高中低剂量组和二氢杨梅素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有效降低IL-1β、IL-6、TNF-α基因的表达,同时能够降低脂多糖诱导细胞产生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含量。二氢槲皮素和二氢杨梅素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抗炎作用,且二氢槲皮素的抗炎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人口大国,为了保证我国人民拥有足够的粮食,国家一直都大力支持我国农业的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加入到世界贸易后,颁布实施了不少国家惠农和支农政策。但是,现今我国想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提高农业的产量却有点困难,毕竟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为了提高我国的经济水平忽略了环境的保护意识导致现今我国的环境问题相对以前较为严重。因此,只有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推进我国农业工程技术的创新,从而提高我国农业的发展以满足我国农业产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纳米碳对玉米种子萌发及根系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探究纳米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以玉米品种——‘东农253’为试材,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的纳米碳,采用培养皿滤纸法和琼脂培养法,研究纳米碳对玉米种子萌发和根系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萌发试验中,随着纳米碳浓度的增大,玉米种子的萌发率逐渐增大,在种子吸涨36~60 h时与对照处理差异显著,其吸水率、胚根、胚芽鲜重及平均胚根、胚芽长度均逐渐增大,并在66 mg/L时达到最大值,分别比对照增加11.89%、20.53%、13.90%、19.62%、20.85%,高于此浓度则呈现抑制现象;在对玉米根系形态的观察试验中,随着纳米碳浓度的增大,植株鲜重、根系鲜重、主胚根长、单位主胚根上侧根数量均显著增加,分别高于对照8.39%、9.24%、24.14%、10.59%。因此,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纳米碳可促进种子的萌发及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驴皮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但驴皮肤病临床发病率较高,不仅影响驴生长速度,也明显降低驴皮质量。驴皮肤病主要发生在头部和背部,临床表现为脱毛、皮屑、出血等。从天津某养殖基地采集不同症状的驴皮肤病样本37个,从中挑选6份典型皮肤病样品,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其细菌菌群组成,为研究其发病机制和防治提供基础资料。结果显示,在送检的6个样品中,发现存在4门、7纲、12目、19科、37属的细菌菌群。在属水平上,有Achromobacter、Stenotro phomonas、Pseudomonas为优势菌属,分别占总菌群的20.30%、15.00%和12.30%。通过PCoA和Venn图分析可知,皮肤出血、未出血病灶菌群组成明显不同;皮肤出血样品的菌群组成相似,Agrobacterium、Paenibacillus、Clostridium丰度较高;皮肤硬化菌群组成相似,Pantoea为主要菌群;多皮屑样品菌群组成有差异,Trichococcus是共有菌群。结果表明,引起驴皮肤病的细菌菌群组成具有明显差异,可为后期发病机制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改变现有油莎豆排种技术,实现精准精量排种,提高油莎豆播种质量、播种效率及综合经济效益,通过对油莎豆籽粒的三轴尺寸物理测量,改造了排种盘,设计并搭建了试验台。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优化验证得出,排种盘最佳工作参数为气吸盘孔径6.5 mm、转速25 r/min、负压值6.5 kPa,漏播率为0.52%。该气吸式排种盘实现了高效精量排种,并符合油莎豆播种技术要求,为油莎豆播种机气吸盘式排种器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