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3篇
  48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高粱胞质生不育系“吉农105”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吉农105”雄性不育遗传、育性反应进行了研究鉴定,对过氧化酶同工酶及膛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吉农105”的雄性不育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支配的,在育性反应上不同于西非迈罗A1型胞质,在过氧化物酶谱带及薄层扫描图上,也可看出它与A1、A2型胞质的明显差异,同时,本文还指出,中国高粱细胞质未造成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的显著差异,认为中国高粱胞质雄性不育系具有内在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1998年长江洪水规模虽小于1954年,但由于泥沙淤积,围湖造田,长江中游地区湖泊萎缩,河床抬高,洪水蓄调能力降低,江湖洪水水位普遍高于1954年,危险程度大于1954年。正确认识长江上游河流泥沙的变化趋势,查明原因,是制定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和长江中下...  相似文献   
3.
~(137)Cs示踪技术是土壤侵蚀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准确的~(137)Cs本底值是运用该技术开展研究的基础。为了获取区域高空间分辨率~(137)Cs本底值数据,作者基于147个气象站点的实测数据和WallingHe的~(137)Cs本底值计算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地理加权回归克里格(GWRK)相结合的方法,预测四川省~(137)Cs本底值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应用PCA法可在保留大部分原始信息的同时,有效地消除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为后续的回归分析与空间插值奠定基础;2)GWRK插值法综合考虑了降水、空间位置等多个影响因素及其对~(137)Cs本底值影响的空间非平稳性,相对于传统的普通克里格和全局回归克里格插值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且较准确地表达局部区域~(137)Cs本底值空间分布的细节信息;3)以实测数据为基础、基于GIS技术的空间插值方法是获取区域高分辨率~(137)Cs本底值空间数据的可行途径。本研究有效地揭示~(137)Cs本底值的空间分布规律及不同因素对其影响,为运用~(137)Cs示踪技术开展土壤侵蚀研究、水土流失治理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3种草本地埂植物根系分布及抗拉特征,为揭示地埂植物根系固结地埂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以三峡库区自然恢复的蓑草、人工种植的韭菜和蚕豆这3种草本地埂植物根系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根系在不同地埂土壤深度的分布规律及根系抗拉特性。[结果](1)在0—40cm深度土壤中3种草本地埂植物根系直径变化表现出:蚕豆根系韭菜根系蓑草根系。3种草本地埂植物根系直径与地埂土壤的土层深度间服从指数函数关系。(2)在0—40cm地埂土层深度范围内,韭菜根系生物量与蓑草根系和蚕豆根系生物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韭菜和蚕豆地埂植物根系生物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蓑草地埂植物根系生物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3)3种草本地埂植物根系的单根平均抗拉力次序为蚕豆根系(10.53N)蓑草根系(6.03N)韭菜根系(4.51N),3种地埂植物根系单根抗拉力与根径呈幂函数关系(p0.05)。3种地埂植物根系的抗拉强度表现为蓑草根系(45.91 MPa)蚕豆根系(18.02MPa)韭菜根系(12.20 MPa)。(4)3种草本地埂植物根系黏聚力变化顺序为:蓑草根系(0.013 1kPa)蚕豆根系(0.009 4kPa)韭菜根系(0.005 5kPa)且3种地埂植物根系黏聚力与土层深度呈指数函数关系(p0.01)。[结论]自然恢复的蓑草地埂在三峡库区较其他两种人工种植的地埂植物有更好的固结地埂效果,从而有效控制坡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草本植物固结地埂可为三峡库区坡耕地治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大熊猫寄生虫病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熊猫的各类疾病中,虽然以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最为常见,但这类疾病的诊断、治疗也较容易。相反,在不同饲养单位散发或暴发的各种传染性疾病给大熊猫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危害,其中寄生虫病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长江上游云贵高原区泥沙来源的^137Cs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通过云贵高原区龙川江流域不同源地表层土壤和坝库淤积泥沙^137Cs含量的对比,结合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了4个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小流域相对来沙量,结果表明,侵蚀裸坡和沟道重力侵蚀是坝库淤积泥沙的主要来源,随着流域面积增大,相对产少量为54%-85%。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定量估算三峡库区腹地小流域近52 a泥沙输移比,为库区小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综合采用RUSLE模型、塘库淤积泥沙137Cs和210Pb定年技术分别对黄冲子和工农沟小流域1963—2014年不同时段的泥沙输移比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黄冲子和工农沟小流域近52 a平均土壤侵蚀量分别为119.72、86.86 t,变异系数分别为0.76、0.86;黄冲子和工农沟小流域塘库淤积泥沙的210PbexCRS模式(Constant rate of supply,CRS)的定年结果与137Cs时标基本一致,不同时段产沙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28、0.19;黄冲子和工农沟小流域1963—2014年的泥沙输移比均值都为0.25,不同时段泥沙输移比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33、0.82,属于中等程度变异。本研究结果明确了泥沙输移比的估算不能割裂"时段性"这一学术认识,并为泥沙输移比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允许土壤流失量与合理土壤流失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确定防治农田土壤侵蚀的标准,20世纪中叶美国土壤学家首先提出了“允许土壤流失量”的概念,之后这一概念又延伸应用到流域和区域土壤侵蚀评价。“允许土壤流失量”的概念在全球,包括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土壤侵蚀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特别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可持续发展及健康河流理念的提出及水土保持实践中遇到的新挑战,“允许土壤流失量”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方面存在的缺陷逐渐显现出来。本文在简要介绍“允许土壤流失量”由来的基础上,着重讨论“允许土壤流失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土壤流失量”的概念及其确定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绿色食品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谷子是农作物中较主要栽培作物之一,由于其主产品小米营养价值高,备受广大城乡居民的喜爱,目前已成为人们膳食结构中的主要调剂食品。宾县是“五山、半水、四分半田”的丘陵漫岗县份,很适宜发展谷子生产。为此,我们在多年试验示范基础上,提出如下绿色食品谷子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土壤侵蚀的137Cs示踪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雅江中游地区林草地土壤侵蚀强度的137Cs示踪法研究表明,林草地土壤剖面的137Cs总量,可以很好地表征土壤的侵蚀程度.研究区137Cs本底值介于830.6~1 114.0Bq/m2之间;林草地平均土壤侵蚀强度介于341~1 971t/km2.a,影响林草地土壤侵蚀强度的主要因子为林草地覆盖度,其次为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