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在中国广泛分布,是茶树主要害虫之一。通过应用性信息素和杀虫灯诱杀成虫,调查田间幼虫发生情况,研究了灰茶尺蠖在松桃县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灰茶尺蠖在松桃地区年发生6~7代,2017年越冬蛹在3月下旬羽化,第1代幼虫在4月上中旬出现,为害春茶,以后大致每月发生一代,2、3、4、5、6代幼虫,为害夏秋茶。全年以7、8、9月发生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儿茶素是茶多酚的主体物质,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具有抗氧化、抗诱变、抗癌、抗心血管疾病、抗糖尿病、抗菌消炎、减肥和抗帕金森病等作用。探讨不同季节、不同施肥处理对儿茶素含量的影响,分析不同的施肥方式与不同茶树品种儿茶素的变化关系,研究不同茶树品种的需肥特点,为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茶小绿叶蝉在铜仁松桃茶区的发生动态,笔者调查了越冬基数、田间虫口密度,同时研究了温度、降雨量和雨日数的作用。结果表明,该地区茶小绿叶蝉的发生呈双峰型,第1高峰期在4~6月,主要为害夏茶,第2个高峰期在8~9月,主要为害秋茶,第1个高峰期比第2个高峰期发生程度更重,时晴时雨的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更易于发生。  相似文献   
4.
铜仁茶产业机械化发展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铜仁22家茶叶企业的主要茶叶产品类型、生产过程中生产经营规模、使用的主要茶园管理机械和茶叶加工机械等问题进行调研,分析铜仁茶叶企业茶叶机械加工茶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下一步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针对茶树及食用菌栽培模式单一、附加值低的问题,2017年9月—2018年4月、2018年9月—2019年4月连续2 a以茶园非生产季节套种榆黄菇为研究对象,开展茶园套种、不套种榆黄菇的田间对比试验,并比较茶园套种榆黄菇与大棚培植榆黄菇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与套种前相比,茶园套种榆黄菇可使土壤有机质、铵态氮、速效钾含量分别极显著提高10.65%、23.78%、4.31%。与不套种相比,茶园套种榆黄菇处理第2年的茶发芽密度极显著增加144.6个/m~2,增幅达16.36%;茶叶水浸出物、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极显著增加2.65、0.49、0.52个百分点,茶多酚、花青素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04、0.13个百分点。2017、2018年茶园套种榆黄菇的鲜菇产量与大棚栽植差异不显著,但总氨基酸含量比大棚栽植榆黄菇分别极显著提高1.91、3.72个百分点。茶园套种榆黄菇较不套种平均可增加2.45万元/hm~2净收益。可见,投产茶园非生产季节套种榆黄菇能改善茶园土壤肥力,提高茶叶产量,增加茶园附加值,提高榆黄菇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铜仁茶区的主要养分状况,对印江、思南、松桃、石阡和沿河5个主产茶区的茶园土壤pH值和主要养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采用茶园土壤肥力分级标准和优质高效高产茶园土壤标准综合评价茶区土壤肥力状况,利用SPSS和Sigmaplot进行差异显著性和绘图分析,对比研究了5个主产茶区茶园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1)印江、沿河、石阡、松桃茶园土壤pH值极显著低于思南,pH值主要集中在4.0~5.0,印江和沿河茶园土壤有酸化趋势;石阡和松桃茶园土壤明显酸化。思南茶园土壤pH值主要集中在4.5~5.5,最适合茶树生长。(2)印江、松桃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极显著高于沿河,土壤全氮含量极显著高于石阡,有50%以上达到Ⅰ级土壤标准,分别有30.4%和16.0%达到优质高产茶园土壤标准。思南、沿河、石阡茶区达到Ⅰ级土壤标准的比例只有16.7%~33.3%,仅有极少部分达到优质高产茶园土壤标准。(3)印江茶园土壤有效磷含量极显著高于思南、松桃、石阡和沿河,有37.5%达到Ⅰ级土壤标准,其余茶区严重缺磷,特别是沿河,仅有3.7%达到Ⅰ级土壤标准,没有样本达到优质高产茶园土壤标准。(4)速效钾含量印江有60%左右达到Ⅰ级和优质高产茶园土壤标准,石阡、思南、松桃和沿河茶区大多处于Ⅱ级和Ⅲ级土壤标准,少部分达到Ⅰ级和优质高产茶园土壤标准,沿河缺钾最为严重,极显著低于其他茶区。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贵州铜仁茶园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交换性硫含量特征,对印江、思南、松桃、石阡和沿河5个主产茶区143个茶园土壤样品进行测定,并分析其与茶园土壤pH、有机质含量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印江和思南茶园土壤交换性钙含量极显著高于其它茶区,土壤交换性钙含量超标;石阡和松桃分别有55.17%和40.00%达到Ⅰ级土壤标准,土壤交换性钙含量丰富;沿河茶园土壤交换性钙平均值仅为314.4mg·kg~(-1),有70.00%的土样处于Ⅲ级土壤标准,交换性钙含量缺乏。铜仁各茶区茶园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平均值均高于Ⅰ级土壤标准临界值,印江全部达到Ⅰ级土壤标准和高产优质茶园土壤标准;沿河有66.67%的土样处于Ⅲ级土壤标准,土壤交换性镁含量缺乏。思南、松桃和石阡茶园土壤交换性硫含量丰富;印江和沿河较低,特别是沿河,有70.00%的土样处于Ⅲ级土壤标准,缺硫严重。土壤交换性钙与pH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交换性镁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交换性硫与有机质呈正相关,而与土壤pH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