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31篇
林业   18篇
农学   259篇
基础科学   224篇
  36篇
综合类   729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6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超敏 SP法对山羊胎儿脊髓发育中神经生长因子 (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 Tr KA的表达及其功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结果显示 ,山羊胎儿脊髓灰质中存在 NGF及其受体 Tr KA,于 6周龄胚就可检测到 ,随胚龄增加 ,其表达范围及免疫反应着色程度逐渐增强。 NGF主要分布于腹角和背角的神经细胞 ,反应产物主要定位于胞质和突起 ;Tr KA的分布主要以腹角及胶状质为主 ,反应产物主要定位于胞核 ,后期胞质及突起也可见到阳性反应。在山羊胎儿脊髓白质中也可观察到 NGF及 Tr KA免疫阳性反应 ,其发育后期更为显著 ,阳性反应主要分布于神经胶质细胞核、神经纤维的轴索及雪旺氏细胞。结果提示 ,NGF不仅对交感和感觉神经元的发育起作用 ,而且还与腹角运动神经元的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2.
山羊生精上皮细胞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四种酶法分离二月龄关中奶山羊生精上皮细胞,A组:胶原酶Ⅳ;B组:胶原酶Ⅳ +透明质酸酶;C组:胶原酶Ⅳ+透明质酸酶+胰蛋白酶与EDTA;D组:胶原酶Ⅳ+透明质酸酶+胰蛋白酶与EDTA+DnaseI。结果二月龄羔羊曲细精管主要包含Sertoli细胞、精原细胞和管周排列的肌样细胞。每 200mg睾丸实质收获生精上皮细胞总数 (×105 )A,B,C,D组分别为 6. 91±0. 68, 6. 67±0. 80, 5. 94±0. 81, 5. 74±0. 82;细胞存活率 (% )分别为 76. 82±3. 80, 75. 96±1. 61, 94. 19±2. 89, 92. 32±1. 97;圆形细胞比率 (% )分别为 17. 54±1. 68, 16. 70±1. 46, 23. 64±1. 72, 22. 90±2. 38;细胞贴壁率(% )分别为 5. 93±0. 36, 5. 81±0. 54, 26. 94±1. 54, 25. 00±1. 74。C,D组不但组织块解离效果及细胞离散程度均较A,B好,且原代培养细胞团块数少。多重比较C,D组显著优于A,B组 (P<0.05);C组与D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A,B组比较细胞存活率、圆形细胞比率及贴壁率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认为C组是较简单有效的山羊生精上皮细胞分离酶组合。  相似文献   
3.
山羊孤雌胚胎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系统地研究了培养液微滴的大小、培养液体系及血清浓度对山羊孤雌胚胎早期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液微滴以较大体积(200~500μL)的培养效果较好;在3种培养液中,添加10%的NGS对山羊孤雌胚胎的体外发育效果较好,囊胚率分别可达62.79%(81/129)、53.52%(38/71)、13.64%(12/88);mCRlaa组囊胚发育率和囊胚细胞数显著低于SOFaa组和CRlaa组,SOFaa组优于CRlaa组,尽管SOFaa组和CRlaa组间无显著差异。在本试验条件下,以SOFaa培养液,山羊孤雌胚胎体外培养72h时加入10%的NGs,500μL微滴培养,其发育效果较好,囊胚率可达62.79%。  相似文献   
4.
应用HE染色和超薄切片技术研究第6周到出生前山羊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胞体的发育变化。结果表明:1.出生前山羊脊髓腹角运动神经细胞发育包括未分化期、不成熟期、发育成熟期和成熟期4个阶段。2.发育过程中,山羊脊髓运动神经元细胞核的体积持续增长;常染色质增加,异染色质减少且趋边分布;核仁数量减少,中央核仁在第8周形成,以后逐渐发育成熟;核膜渐趋成熟。3.山羊脊髓运动神经元胞体内膜系统的发育变化的规律与神经元的发育阶段相适应。  相似文献   
5.
对3~22周龄山羊胎儿肺进行了肉眼、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1.7~22周龄山羊胎儿肺的外部形态与胎龄无关,肺的外部形态以左二右四叶者为多见.肺的叶间裂和右肺副裂常不完整,以浆膜、肺组织或混合性组织(肺组织及浆膜)融合;2.山羊胎儿肺的发育分为5个时期:胚胎期(3~5周)肺芽分支形成主支气管,主支气管长度不断增长并萌芽出叶支气管,均衬以假复层柱状上皮。腺状期(6~12周)以支气管树发育为主,小支气管衬以假复层和/或单层柱状上皮;终蕾呈腺状,上皮细胞由假复层柱状逐渐变为单层柱状,胞核向细胞顶端移行;终蕾上皮细胞游离面可见短小的微绒毛;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核糖体随着胎龄增加而逐渐增多,它们均位于细胞顶部。小管期(13~14周)以呼吸部发育为主,原始肺泡开始形成,呼吸性细支气管衬以未分化的立方上皮;终蕾腺状结构逐渐消失,终蕾上皮细胞由高矮不等的单层柱状上皮逐渐演变为立方形的原始肺泡上皮;细胞游离面可见较多的微绒毛,胞质内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核糖体较发达。囊状期(第15周)呼吸部发育显著,肺内细支气管及其末端呈现出“充气”状态;部分原始肺泡上皮细胞分化为扁平的肺泡Ⅰ型细胞和立方形的肺泡Ⅱ型细胞;Ⅱ型细胞内出现嗜锇小体。肺泡期(16~22周)以肺泡的形成和分化为主,更多的肺泡上皮分化为扁平的肺泡Ⅰ型细胞和立方形的肺泡Ⅱ型细胞。此期,毛细血管内皮与部分肺泡上皮贴近,可将肺泡上皮细胞区分为3种:Ⅰ型细胞,呈矮柱状或椭圆形,胞质中有较明显的核糖体、扩张内质网及变性线粒体;形成了由Ⅰ型细胞一基膜一内皮细胞组成的气血屏障。Ⅱ型细胞,胞质内含丰富的嗜锇板层小体和核糖体,内质网扩张呈大小不一的泡状,多泡体出现,线粒体膨大变性,细胞游离面可见少数微绒毛。Ⅲ型细胞,为未分化细胞,呈立方形,胞体较小,胞核相对较大,呈圆或椭圆形,胞质少,呈带状.电子密度低,细胞器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角度研究解决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普通下降的严重问题,对解决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不仅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显著的实践意义。方法:理论思辨法和逻辑分析法。结论:1.青少年体质健康普通下降的重要原因是其系统的耗散结构无法形成;2.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于促进其系统的耗散结构形成;3.开放性,远离平衡与非线性是青少年体质健康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前提;4.满足青少年自我实现的愿望和体育锻炼的需求是青少年体质健康系统能够形成耗散结构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大型体育赛事作为一种影响城市精神价值和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社会性社会活动,已成为城市政府构建和传承城市文化的重要平台。从规模、形态、效果、生态、传承五个视角透视在推进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体育文化双向驱动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且大型体育赛事在打造城市文化交流平台、展示城市个性靓丽标识、促进城市多元文化融合共生、促成城市文化旅游耦合契机、城市历史脉络的发散延续、城市文化生态的继承演进和形成城市文化功能区的孵化地等方面体现其重要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8.
雾霾降低道路的能见度,降低了道路行驶安全性,导致车辆易发生侧滑漂移。通过分析研究车辆制动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汽车的制动性能状况,明确雾霾天气影响车辆制动,并以图表的形式直观清晰地展现雾霾对制动过程的影响。通过对雾霾进行影响交通行驶安全等级划分,将雾霾各项参数具体化,并采用控制变量方法对各个影响因素分别进行数据计算分析,最终得出汽车综合制动过程曲线,用计算机仿真实验模拟雾霾天气下车辆实际行驶状况,可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9.
坡面风沙的SPH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是一种基于粒子的无网格数值模拟方法。通过介绍SPH方法并结合N-S方程,利用C语言独立编写了一套用于模拟坡面风沙运动的SPH二维计算程序,对风沙两相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砂粒空间结构分布以及坡面不同位置上典型砂粒的运动轨迹,并详细描述了砂粒数以及输沙量随高度变化的分布规律,为SPH方法在风沙两相流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针对前处理工序造成的羊肉智能精细分割目标肌肉区图像识别准确度低的问题,以羊后腿自动去骨分割工序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R2U-Net和紧凑空洞卷积的羊后腿分割目标肌肉区识别方法。对传统的U-Net语义分割网络进行改进,以U-Net为骨架网络,采用残差循环卷积块替换原始U-Net的特征编码模块和解码模块中的卷积块以避免U-Net的梯度消失,在特征编码模块和特征解码模块之间增加一个紧凑的四分支空洞卷积模块对语义特征进行多尺度编码,实现缝匠肌图像分割模型的构建。一方面,针对缝匠肌这一核心目标肌肉区,采集羊后腿图像构建数据集训练与测试本文模型,以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与实时性;另一方面,通过旋量法标定夹爪坐标系、相机点云坐标系、机器人坐标系的齐次变换矩阵以计算分割路径,并采用主动柔顺的力/位混合控制方法操纵分割机器人进行目标切削运动,验证基于本文方法得到的目标图像开展目标肌肉分割的可行性。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当交并比为0.8588时,本文方法平均精确度为0.9820,优于R2U-Net的(0.8324,0.9775);单样本检测时间平均为82ms,说明本文方法可快速、准确分割出缝匠肌图像,满足机器人自主分割系统的实时性要求,优于U-Net、R2U-Net、AttU-Net算法。最后,在本文方法得到的缝匠肌图像基础上开展机器人实机分割试验,机器人对5条羊后腿的平均切削时间为7.9s,平均偏移距离为4.36mm,最大偏移距离不大于5.9mm,满足羊后腿去骨分割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