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节水型社会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州市为例,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节水型社会定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做了评价,计算得出,2010年将初步建立节水型社会,2020年将全面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节水型社会.  相似文献   
2.
大型灌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灌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条件。对1978~2011年大型灌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采用融合Markov链的GM(1,1)模型对大型灌区2013~2020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未来大型灌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将持续增长,到2020年将达到1879.5~1892.2万hm2,融合Markov链的GM(1,1)模型对大型灌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预测具有较好的精度及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宁波市农业节水区划与分区节水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降水分布不均和水污染问题,南方地区水多、水少、水脏问题并存,发展农业节水对于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宁波市农业用水与灌溉的现状问题,提出了农业节水发展的指导原则;根据宁波市地形地貌、土壤类别、缺水程度、农业种植结构等因素进行了农业节水区划,在区划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分区农业节水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我国渍害田治理分区及排水控制深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全国渍害田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整合GIS组件ARCmap的空间分析功能和EXCEL的计算功能,设计了我国各地渍害田治理分区数据库,结合作物种植分区和不同作物的排水深度,提出了不同分区的排水控制深度,可作为我国渍害田治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新疆土壤盐碱化治理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调查统计资料,分析了新疆土壤盐碱化的成因,综述了防治土壤盐碱化的措施,对淋洗定额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表明,如果采用盐分淋洗,将需要增加48%左右灌溉水量。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以节水灌溉和农田排水为主,并辅以农业、生物和化学措施,综合治理,是防治新疆土壤盐碱化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根据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特点,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以及新形势下项目管理的目标要求等,提出了包括大讴现状水平评价,可研报告质量评价,项目安排评价,项目完成情况评价,实施后效益评价等五方面组成的灌区节水改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分析研究,确定了安性指标量化方法及综合评价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大型灌区现状和节水改造紧迫程度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对大型灌区现状和节水改造紧迫程度进行评价,在系统科学地评价灌区现状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表征灌区现状水平的关键指标,并对其值进行横比处理,采用权重综合评价方法对灌区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灌区现状的评价,得出不同灌区节水改造的紧迫程度。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灌区现状评价的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黄河高扬程提水灌区为改善沿黄高塬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了提水灌区面临艰难困境与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的实施。节水改造模式为提水灌区带来了机遇,通过配套改造,将节能更新、渠道防渗、田间工程节水改造、节水农艺技术与节水管理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实现渠系配套,改善运行工况,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缓解用水矛盾。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引黄灌区泥沙分布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泥沙优化配置必要性的基础上,构建了引黄灌区泥沙多目标优化配置数学模型。针对引黄灌区泥沙分布的特点,在模型中提出了分散系数的概念。用所建模型对位山灌区进行了泥沙优化配置计算,配置结果为灌区治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简要总结我国微灌企业生产经营和产品质量现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我国微灌企业经营与产品生产质量及新产品研发长期存在的问题,和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为提高我国微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设备产品质量,缩小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出了若干整改举措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