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合成一种对霉酚酸具有特异性识别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材料,用于青贮饲料中霉酚酸的净化、富集和分析检测。【方法】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MPS)改性的硅胶为载体、霉酚酸酯为虚拟模板,合成硅胶表面接枝分子印迹聚合物,采用扫描电镜对制备材料进行表征,通过平衡吸附试验评价材料吸附特性。建立基于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检测青贮饲料中霉酚酸。【结果】改性硅胶表面成功包裹一层印迹聚合物。静态吸附试验表明,印迹材料饱和吸附量为4.5 mg/g;动态吸附试验表明,该材料吸附速率快,60 min内即达到吸附平衡。基于该印迹材料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建立了HPLC法,霉酚酸的回收率为76.0%~81.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检测限达60μg/kg。【结论】制备的硅胶表面霉酚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可特异性吸附霉酚酸,建立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HPLC法可用于日常青贮饲料中霉酚酸的分析测定,了解青贮饲料被霉菌毒素污染的状况。研究结果可为青贮饲料的质量安全控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外源硒对叶用莴苣营养品质和风味物质种类及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叶面喷硒(0、0.1、0.2、0.4和0.8 mg.L-1)对叶用莴苣营养品质和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叶面施硒增加了叶用莴苣甜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苦味氨基酸含量,当浓度为0.2 mg.L-1时达到峰值。叶面喷施硒不同程度提高了有机酸总量及柠檬酸含量、苹果酸含量和酒石酸含量,当硒浓度为0.2 mg.L-1时,总酸含量、柠檬酸含量、苹果酸含量和酒石酸含量达到最大值。喷施0.8 mg.L-1外源硒使得叶用莴苣风味物质总量增加了44.15%,其中2-辛醇、4-羟基-4-甲基环己酮、7-十七烷酮、乙酸己酯分别较对照增加了32.31%、28.87%、33.46%和80.52%。叶面喷硒可以提高叶用莴苣的营养品质、增加风味物质含量,以硒浓度为0.2 mg.L-1时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和"美丽中国"观念深入人心,绿色印刷已成为我国传统印刷企业转型升级必须面临的问题。而作为出版社,印刷企业的上层单位,其对于绿色印刷的实现起到关键作用。以中小型出版社为例,论述了绿色印刷实施的背景及其必要性,并且结合中小型出版社的特点详细提出了其绿色印刷的具体实现方案。随着国家绿色印刷认证体系的日趋健全,实施绿色印刷将成为中小型出版社实现转型升级和产品创新的必然举措,这也必将成为今后出版行业的印刷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垂槐嫁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垂槐又名龙爪槐 ,其冠形如伞 ,树姿美观 ,是一个优美的绿化观赏树。为加快树苗培育 ,我们采用国槐树苗作砧木 ,垂槐一年生枝条作接穗取接芽 ,进行嫁接育苗。经试验 ,分别采取三角形芽接 ,截干芽接等技术措施 ,由原来两年成苗出圃提前为一年成苗出圃 ,加快了育苗速度 ,获得较理想的效果。其方法介绍如下 :一、嫁接时间 :以阳历 5月下旬~ 6月下旬 ,当年生垂槐枝条腋芽成熟饱满时 ,雨季到来之前为最适宜。二、砧木、接芽的选择 :选 2年生、高 2 5m左右的健壮国槐苗作砧木。选具饱满芽已木质化的当年生垂槐枝条取接芽。三、嫁接方法 :垂槐在…  相似文献   
5.
杜鹃花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 ,誉称“花中西施”位列我国三大名花之冠。由于西洋杜鹃花期长 (50~ 70d) ,开花多 ,花形大 (除单瓣和复瓣外 ,还有很受人们喜爱的千层瓣 ) ,花期亦因株体的营养过度消耗 ,待到花后的春季 ,如果管理养护稍有疏忽 ,就会造成植株的衰亡 ,有的即便活着但长势很弱 ,翌年较难保证再次开花。根据我们几年来在西洋杜鹃花后生产管理养护的经验现总结介绍技术要点如下 :1 及时补给营养西洋杜鹃正株花期一般可达 50~ 70d左右 ,为迎接新春佳节 ,经营上一般将西洋杜鹃初花期控制在农历腊月 15日左右 ,其整个花期可延续到…  相似文献   
6.
基于萤火虫算法的滴灌管网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传统滴灌工程设计过度依赖设计人员经验,同时管网系统投资较大。【目的】探索滴灌管网的优化设计方法,节约工程投资。【方法】以投资最小为目标函数、工作压力及管内流速为主要约束条件建立滴灌管网优化模型,并利用萤火虫算法进行求解,优化不同管网布置形式下的各级管道的管径及投资。选取约87 hm2旱田(玉米)滴灌工程为实例研究对象,针对骨干管道的3种布置方案(梳型、丰型、π型)优化研究,综合附属工程投资额得出最优方案。【结果】方案一"梳"型布置投资额为12 443.08元/hm2;方案二"丰"型布置投资额为12 263.17元/hm2;方案三"π"型布置投资额为13 698.20元/hm2;方案二投资最小,分别较方案一与方案三节约投资1.45%与10.48%。【结论】基于萤火虫算法求解的滴灌管网优化模型可以对管径及管网布置模式进行优化,能够应用到滴灌管网的优化设计当中,是一种可行方法。将附属工程投资独立考虑,并纳入滴灌系统总投资可简化问题。骨干管道"丰"型布置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解决传统化肥在肥料利用方面的不足和对果实产量、环境方面的影响,本试验以新型缓释肥料为主题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含有脲酶硝化抑制剂的自制番茄专用缓释肥(special slow-release fertilizer for tomato,TSRF1和TSRF2)和普通复合肥(ordinary compound fertilizer,OCF)、商品缓释肥(commercial slow-release fertilizer,MSRF)、自制番茄专用肥(special compound fertilizer for tomato,TCF)对番茄生物量、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土壤养分含量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在氮施用量相同的条件下,自制番茄专用缓释肥TSRF1和TSRF2处理较OCF、MSRF、TCF处理分别增加番茄果实干重1.94%、23.24%、26.01%和7.32%、29.75%、32.67%。自制番茄专用缓释肥(TSRF1和TSRF2)处理的N吸收量分别较MSRF、TCF和OCF处理提高了12.57%、36.39、49.75%和24.38%、50.71%、65.47%;与OCF相比,自制专用缓释肥、商品缓释肥、自制专用肥均提高了NPK养分利用率,N、K的利用效率以TSRF2处理最大(14.94%和21.95%),P相对利用率以TSRF1处理最大(20.53%)。土壤有机质含量以TSRF1TSRF2TCFMSRFOCF,且TSRF1和TSRF2的土壤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也为各处理最高。【结论】自制的脲酶/硝化抑制剂专用缓释肥(TSRF1和TSRF2)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和酶活性,使养分缓慢释放,从而促进番茄对N、P、K的吸收利用,利于番茄果实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导读:秋延后辣椒栽培7月中旬育苗,8月中旬定植,10月上旬采收,可以实现持续上市到4月中旬。通过优良品种选择、育苗精细化管理、定植后温光水肥管理等,辣椒可耐-15~-10℃低温,落花落果落叶明显减少,次品率降低,产量和效益显著提高,满足了辣椒淡季的需求,单价高、效益好、操作简便、成本低,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9.
通过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EE)在大鼠体内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探讨其在体内的代谢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选取12只SPF级SD大鼠,颈静脉插管后以20 mg/kg的剂量灌胃给药,采用LC-MS/MS法检测大鼠血浆中AEE及其代谢物的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AEE和代谢物阿司匹林在血浆中无法检出;代谢物丁香酚在血浆中浓度较低,未达到定量限;代谢物水杨酸血药浓度符合一室模型。水杨酸在大鼠体内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_(max)、T_(max)和CL分别为3356.90±1120.37 ng/mL、4.35±1.09 h、432.01±148.41 mL/h。该检测方法快捷、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大鼠血浆中AEE及其代谢物的血药浓度测定,为今后AEE在体内处置研究和给药间隔提供了技术参考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孙宁婷  王小燕  周豪  倪珂  崔璨 《土壤学报》2022,59(3):723-733
土壤中施加生物质炭对改善土壤墒情及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重要作用。为探明生物质炭种类与混施深度对土壤水分运移和养分拦截的作用特征,通过室内定水头土柱模拟试验,设置3种生物质炭(稻壳炭、玉米秸秆炭、竹炭)和2种混施深度(10 cm、20 cm),以裸土为对照,测定水分运移及氮磷流失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生物质炭对土壤孔隙结构的改变以及生物质炭比表面积和粒径分布可共同影响土壤水分运移。混施不同种类生物质炭能使土壤容重降低,其中混施稻壳炭后容重降低幅度最大,且稻壳炭能显著提高土壤总孔隙度与饱和含水量。混施稻壳炭能显著促进湿润锋运移,提高入渗量,其中稻壳炭混入10 cm土层后对炭-土层入渗的促进作用最大,对水分渗漏影响较小;而混入20 cm土层会促进渗漏,提高饱和导水率。玉米秸秆炭比表面积与总孔体积最大,吸持水分能力强;玉米秸秆炭不含大于1 mm粒径的颗粒,混施后对土壤总孔隙度影响较小,土壤饱和含水量显著降低,能抑制水分运移,其中玉米秸秆炭混入20 cm土层对渗漏的抑制作用最强。混施竹炭对湿润峰运移和入渗过程影响不明显,混入20 cm土层对渗漏有抑制作用。混施稻壳炭后,全磷(total phosphorous,TP)流失量减少,但会使全氮(total nitrogen,TN)流失量增加;混施玉米秸秆炭对TN流失影响较小,能使全磷流失量减少;混施竹炭能吸附氮素,但会使TP流失量增加。在田间开展应用时,可选择将稻壳炭混入10 cm土层,能有效减少地表径流与TP流失,但需注意会增加TN流失;玉米秸秆炭混入20 cm土层能降低水分运移速率,有效减少水分渗漏与TP流失,适用于砂土等透水性强的土壤。竹炭对水分运移的影响不如稻壳炭与玉米秸秆炭,且增加了TP流失,不适合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