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巢湖流域沿岸分布着很多圩区,人们在圩内进行各种农业活动,圩区营养盐的输出是造成巢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圩区农业非点源营养盐的输出特征,笔者通过在巢湖流域河网地区选择比较典型的圩区,于2014年水稻生长期进行了较系统的野外调查观测、取样和室内水质分析,探讨在自然降雨-径流的条件下圩区各类营养盐的浓度变化及输出特征。2014年稻季共进行了9次排水,排水量总计73.09 mm,径流系数为0.37,9次排水事件总氮(TN)和总磷(TP)的平均浓度分别是3.42、0.22 mg/L,圩区水体处于富营养化水平。降雨-径流强度是影响营养盐浓度变化的重要因素,稻季生长期内TN和TP的输出量是0.28、0.017 kg/hm2,占稻季施肥总量的1.7%和0.16%。径流量是影响营养盐输出总量的关键因素,同时施肥量和施肥至排水事件的间隔天数也是是影响营养盐输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1情况分析 (1)10kV手车式开关柜本身存在的问题。①非全工况开关柜。开关柜1min工频绝缘水平28kV,虽然符合小电阻接地方式下的绝缘要求,但不满足单相接地情况下的运行要求,而且开关柜有些部位的空气间隙只有110mm,按新版《过电压规程》,户内10kV高压配电装置要求空气间隙(相对地同相间)不小于125mm,容易造成电缆头相间短路,表l为某电站2个月间连续发生3次电缆头相间短路故障情况记录。据有关资料统计,开关设备在外部环境影响下(污秽、潮湿、凝露),绝缘水平低下及绝缘性能下降是造成闪络事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主要阐述了中小水电站中闸门起降环节的电机控制系统硬件部分设计方案,其主要采用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TMS320F2812以及三菱公司的智能功率模块PS21869构成双电机同步控制系统,包括开关电源、逆变电路、DSP及其外围电路等设计.该控制系统能同时驱动两台三相异步电机,并能精确实现同步控制.  相似文献   
4.
遥感作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研究方法,主要是因为遥感具有尺度大、效率高、可重复性强、经济性好等一系列特有的优点,遥感与传统的研究方法相结合具有实际的应用。介绍了遥感在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估算和评价以及预报预测中的研究应用。遥感在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利用遥感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调查、农田水体污染和农田土壤污染进行监测。利用遥感来获取农业面源污染中的水文、土地、地形、气象和农业生产活动5大类重要数据,对水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价主要是通过水体及其污染物的光谱特性,遥感对农田的地表光谱进行观测,能够了解农田土壤污染的来源、性状和程度。而遥感与模型和GIS结合能够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定量估算,也能够对农业面源污染内部的复杂规律进行评价研究,"3S"技术在农业面源污染模型中的集成应用,使得模型和各种管理措施两者能够相结合,用于非点源污染的预测预报,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明沿淮地区大豆农民常规施肥种植过程中的氮磷流失情况,采用径流池法,通过2008—2012年野外径流小区试验,研究沿淮大豆种植区大豆生长季氮磷流失特征。5年监测结果表明:大豆种植季处于沿淮地区全年降雨旺盛时期,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45.4%~73.27%;大豆生产季农田产流量表现为不施肥空白处理常规处理,不施肥空白处理大豆生长季径流量和产流系数分别为173.293~34.639 mm和8.27%~33.68%,常规施肥处理大豆生长季径流量和产流系数分别为175.366~30.347 mm和5.72%~34.08%;大豆种植生长季常规施肥处理总氮流失量为1.58~14.93 kg/hm2,总氮流失率为0.44%~5.66%,硝态氮流失比例为总氮的40.63%~64.59%,铵态氮流失比例为3.66%~18.16%;大豆种植生长季常规施肥处理总磷流失量为0.033~0.56 kg/hm2,常规施肥处理总磷流失率为0.17%~0.27%,可溶性磷流失比例为总磷的31.08%~53.31%。  相似文献   
6.
施氮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径流损失及氮肥投入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巢湖流域小麦季氮肥投入阈值,在连续3年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2012—2014年)不同氮肥水平下(N0、N1、N2、N3、N4、N5分别为0,157.5,210.0,262.5,310.0,420.0kg/hm~2)小麦产量、植株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土壤无机氮残留量(0—20cm)及氮素径流流失;同时,利用回归方程模型对其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与不施氮肥相比,施用氮肥可不同程度提高小麦产量,其中以N3处理增加的比例最大,为64.8%。利用二次函数分析,当施用氮肥超过290.9kg/hm~2时,小麦产量下降。(2)植株氮素累积量和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实际施氮量为296.6kg/hm~2时,小麦地上部植株氮素积累量最高;当施氮量为158.5kg/hm~2时,氮肥利用率最高。(3)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中无机氮的残留量(0—20cm)和氮素的径流损失逐渐升高,但是在310.0kg/hm~2之前累积量无显著变化,当施氮量达到420.0kg/hm~2时,土壤中无机氮的残留量及氮素的径流流失变化明显,累积量平均达67.0kg/hm~2,流失量平均达8.3kg/hm~2。因此,施氮量过高时,会增加土壤无机氮残留及氮素径流损失的风险,对环境造成污染。结合巢湖地区土壤肥力条件,综合考虑试验施肥处理、施氮量对小麦产量、植株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土壤无机氮残留量(0—20cm)及氮素径流流失因素,提出适宜巢湖地区的氮肥投入阈值为157.5~262.5kg/hm~2。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双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的仿真模型,介绍了模型中各个仿真模块在MATLA13/Simulink中的建模方法。使用矢量控制系统和空间矢量控制系统对所建立的电机模型进行了仿真,测试了模型的正确性。比较了矢量控制和空间矢量PWM控制的转矩、转速和电流响应曲线,并且深入分析了双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稳定运行和瞬态运行时的特点,结果表明选用不同的控制策略时,动、静态响应有所区别,适用于不同场合,为双转子电机的实践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磷指数法是评价磷流失潜在风险、确定关键源区和进行合理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有效方法。国外磷指数评价法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早,经不断发展完善,目前在美国和欧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国内非点源磷污染评价方面的工作刚刚起步,尚未建立起适合我国农业特点的磷指数法。该文对国内外PI法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地归纳和分析,说明了磷指数法存在的问题,并对磷指数法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能质量中的电压扰动信号分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SO的改进原子分解法的电压扰动检测方法。将粒子群算优化算法与原子分解法结合起来,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从原子库中寻找最优原子,较大程度地提高了算法处理信号的速度。经仿真验证,本文方法准确有效,能够可靠将电压扰动信号特征提取出来。  相似文献   
10.
为防止配网中带接地线合闸的误操作事故发生,线路合闸前对接地线状态的判定尤为重要。提出了一种检测配电接地线状态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可变频接地电阻测试仪在线路首端加一感应电压信号,通过测试环路电流,并计算出环路阻抗,以其相角为判据判定接地线状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的线路长度范围大大增加,并且灵敏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