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2.
3.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5种不同种类缓释肥在结球甘蓝上的施用效果。通过对结球甘蓝田间植物学性状、产量等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方法相比,俩控缓释肥在采收期植物学性状表现优良,667 m~2较常规施肥增产6.6%,增加经济效益1728.22元;榕风缓释肥虽没有提高产量,但降低了肥料施用量,节省了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综合分析,俩控缓释肥及榕风缓释肥是较为经济适用的缓释肥,奥绿肥、撒作灵不适宜在结球甘蓝上施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出适宜贵州种植的干籽粒豌豆新品种(系),同时为干籽粒豌豆遗传育种提供优良的种质资源,以 11 个干籽粒豌豆新品种(系)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考察生育期、株高、始荚高度等 13 个农艺性状,并运用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对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在 13 个农艺性状中,除生育期、荚长、荚宽外,其余 10 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大于 15% ,株高变异系数最大,为 64.19% ;从相关性分析结果看,各农艺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3 个农艺性状转化为 3 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 90.27% ;综合主成分得分较高的品种(系)有 20205 、定豌 9 号,这 2 个品种(系)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良好,可引进到贵州省范围内进行示范试验。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克隆并表达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核衣壳蛋白(N)。根据IBV ZZ2004株的N基因设计1对引物,提取IBV ZZ2004株的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大小约1.23 kb的片段,将其插入克隆载体pGEM-T构建pGEM-T-N。将pGEM-T-N用EcoRⅠ和XhoⅠ进行双酶切,将酶切后的N基因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6P-1,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菌中,经IPTG诱导表达,进行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外源基因获得了表达且为可溶性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N蛋白可与相应的IBV ZZ2004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结果表明N蛋白有一定的生物活性。本研究为IBV诊断试剂盒及新型IBV重组亚单位疫苗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小麦新品种毕麦18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麦18是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的小麦新品种,2007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毕麦18具有产量高、抗性好和品质优等特性,适合在黔西北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7.
毕麦19是以贵农19为母本,陕西超大穗84+79-3-1为父本,通过杂交育种育成的小麦新品种,在2004-2005年度贵州省区试中平均产量为247.631 kg/667m2,较对照增产16.3%;2005-2006年度省区试平均产量为290.9 kg/667m2,较对照增产15.6%;抗病性好,抗逆性强.2007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于贵州省西北部与玉米、烤烟进行分带种植.  相似文献   
8.
优质小麦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优质新品种(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适合毕节地区特殊生态条件的品种有毕2008-5、毕2008-1、毕2008-6等3个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强的新品系,为该地区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余娟 《果农之友》2010,(10):44-45
<正>葡萄属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生产过程容易发生各种病虫害,常见的病害主要有:黑痘病、白粉病、霜霉病、房枯病;虫害有:蚜虫、白粉蚧、金龟子等,一旦病虫害危害严重,将造成严重  相似文献   
10.
地处滇中腹地的通海县蔬菜种植历史悠久,结球甘蓝的种植面积已超过2万亩,产量达9万多t。为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近几年本站探索创新的“玉米一甘蓝”高效粮菜栽培模式,适宜有灌溉条件、肥力中上的地块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