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孵的大银鱼仔鱼全长为4.90~5.10mm。孵化后第3天口裂形成,消化道与外界相通,肠管开始蠕动。第10天开食,在池塘中,仔鱼卵黄存留时间为26~31天,前期以轮虫为食,后期兼食枝角炎和桡足类。幼鱼期主食枝角类和桡足类,兼食摇蚊幼虫。成鱼期直至性成熟,部分以小型鱼虾为食,多数仍大量摄食枝角类和桡足类。  相似文献   
2.
基于GF-1卫星遥感的冬小麦面积早期识别   总被引:11,自引:21,他引:11  
GF-1号卫星是中国高分卫星系列首颗卫星,自2013年04月26日发射以来,提供了大量的2 m/8 m/16 m空间分辨率的卫星数据,成为中国农业遥感监测的主要数据源之一。该文以GF-1卫星携带的16 m空间分辨率的宽视场(wide field view,WFV)传感器为主要数据源,采用2013年10月2日、10月17日、11月7日和12月5日4个时相的数据,以多尺度分割后的对象为基本分类单元,采用分层决策树分类的方法对冬小麦面积进行提取,并利用地面样方数据对分类结果进行了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北京市顺义区冬小麦面积7 095 hm2,分类总体精度达到96.7%,制图精度为90.0%,其他未分类类别精度为97.3%,Kappa系数为0.8。研究区内冬小麦的播种时间可以分为10月1-5日早播、10月6-10日中播、10月11-15日中晚播、10月16-20日晚播等4个时间段,不同播期对应着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不同的变化规律,是分层的基础,结合波段反射率、波段反射率和、波段反射率比值等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分层可以有效的剔除草坪、桃树等容易同冬小麦混淆的地物类型,GF-1/WFV提供的多时相遥感数据能够可靠的反映冬小麦发育变化的规律,是冬小麦面积准确提取的基础,在农作物面积遥感监测业务运行中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创造小麦-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易位系,本研究将“中国春”-长穗偃麦草3E二体附加系与“中国春”-柱穗山羊草2C二体附加系进行了正反交、F1代自交和回交,利用细胞遗传学等方法对杂种后代进行了鉴定。以“中国春”-长穗偃麦草3E二体附加系为母本的杂交组合,其杂交当代结实率平均为37.3%,而以“中国春”-杀配子染色体2C二体附加系为母本的杂交组合,其平均结实率为28.19%,二者差异显著(P<0.05)。杂种F1代自交结实率平均为31.45%,用“中国春”-长穗偃麦草3E二体附加系为父本的F1代回交结实率为38.82%,二者差异显著(P<0.05)。在杂交后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观察到了染色体畸变现象,说明杀配子染色体2C在配子的形成过程中起作用。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创制小麦-长穗偃麦草3E染色体易位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濮阳县辖22个乡(镇),总人口1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8.1万人,耕地面积131.7万亩.农民人均耕地1.35亩。濮阳县地处豫北平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产粮大县,常年粮食播种面积190余万亩次,单产360公斤.总产70余万吨。近几年,该县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县”、“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国家优质棉基地县”、“国家秸秆养羊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单位”和“河南省肉用羊改良示范县”,  相似文献   
5.
微量元素是动物必需的营养素,在动物生命活动(代谢、遗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酶活性中心的重要辅助因子,可维持酶结构与遗传信息传递的稳定。动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来自于外源摄入。在现代养殖模式下,动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不仅仅是数量,  相似文献   
6.
解闷健身操     
解闷健身操每人每天都要浪费一些时间,例如,在电话机旁等候对方接电话;与朋友约会,他迟迟未到;进了电影院还有十多分钟才开映……下面向读者介绍几种有趣的活动,使你能放松愉快地渡过这段时间。△长时间等人时,可做好下动作:1.手握拳头,然后再五指张开。2.向...  相似文献   
7.
基于6S模型的GF-1卫星影像大气校正及效果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高分一号(GF-1)卫星是中国高分系列卫星的首发星,自2013年4月成功发射以来,在中国农业遥感业务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中国大宗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监测的主要数据源。该文基于6S(second simulation of a satellite signal in the solar spectrum)辐射传输模型原理,设计并实现了适合于GF-1卫星数据大气校正算法与程序。算法以GF-1卫星1级数据、元数据及传感器公开参数为输入数据,不需要其他外源辅助数据,经过辐射定标,计算各波段平均太阳辐射值、表观反射率,通过选择大气模式,驱动6S模型获取表观反射率转换为地表反射率的参数,逐像元计算影像地表反射率。在算法研制的基础上,应用Fortran和IDL语言编写了大气校正批处理程序,实现了大气校正过程的批处理。该文采用2014年4月3日、6月28日、11月2日,以及2015年1月19日4个时相北京地区GF1卫星WFV(wide field view)数据,分别代表春夏秋冬4个季节,通过与ENVI软件的FLAASH(fast line-of-sight atmospheric analysis of spectral hypercubes)大气校正结果对比进行评估。2种方法 4个时相各波段全年相对偏差为3.26%,蓝光波段偏差最大为11.21%,其次是红、近红和绿光波段,分别为1.19%、0.73%和0.24%。作物覆盖区平均相对误差为12.99%,冬季最高为17.40%,秋季和春季分别为15.02%和14.15%,夏季相对差异最小为8.31%。各波段地表反射率的整体校正情况并未有太大差异,但6S校正后各波段反射率普遍比FLAASH校正结果略微偏高。2种校正结果计算的NDVI也基本一致,相对偏差0.64%;除水体外,绝对值差值的平均值均在0.0548以内。从计算效率来分析,6S模块实现了商用软件FLAASH模块中未提供的批量计算,在相同硬件环境下计算效率提高了75.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了该文开发的大气校正程序能够稳定批量处理GF-1卫星数据,可以作为农业遥感监测业务流程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短波红外波段对玉米大豆种植面积识别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研究短波红外波段(1100~2500nm)设置对于作物分类精度提高的影响,同时也为新型传感器设计提供数据支持和应用支撑,该文以黑龙江省北安市北部为研究区域,选择美国LandSat-8携带的陆地成像仪(operational land imager,OLI)数据,基于单时相和多时相条件下,在海岸蓝(433~453 nm)、蓝(450~515 nm)、绿(525~600 nm)、红(630~680 nm)、近红外(845~885 nm)5个波段的基础上,采用陆续增加1560~1660 nm(SWIR 1)、2100~2300 nm(SWIR 2)两个短波红外参与分类的方式,基于最大似然分类方法,比较分析了短波红外对玉米和大豆两种作物的遥感识别能力。结果表明,在单时相影像分类条件下,短波红外波段的引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玉米和大豆的分类识别能力,相比无短波红外参与分类,引入1个短波红外波段后总体分类精度从87.0%提高到90.8%,提高了3.8个百分点,Kappa系数由0.74提高到0.82,且“椒盐现象”显著减少。玉米分类的用户精度从原来的85.4%提升到91.5%,提高了6.1个百分点;制图精度从89.6%提升到90.3%。大豆分类的用户精度从88.9%提升到90.2%;制图精度从84.5%提高到了91.5%,提高了7个百分点。从分离度结果分析,玉米和大豆分类的分离度从1.53提高到了1.93,表明短波红外波段可以显著提升玉米和大豆的分离能力。在多时相影像分类条件下,短波红外波段的引入对于提高玉米和大豆的识别能力提高有限,引入1个短波红外波段条件下,相比无短波红外参与分类,总体分类精度从92.4%提高到92.9%,仅提高了0.5个百分点,表明短波红外波段并未提升多时相作物分类有效信息。从短波红外个数分析,无论在单时相还是多时相条件下,引入2个短波红外波段与1个短波红外波段面积提取总体精度没有明显变化,5景影像2个短波红外波段相关性都在0.96以上,表明相关性很强的冗余波段的引入,对农作物面积识别精度的提高能力有限。研究结果定量阐明了短波红外谱段对玉米和大豆两种作物的区分能力,为中国国产卫星短波传感器的波段设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籽瓜挖瓤机刀架升降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籽瓜挖瓤机总体设计方案,探讨了刀架升降机构的工作要求和设计条件.选取平底式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与改进的杠杆传动结合,实现刀架升降运动,并在利用矩形循环图进行系统协调设计的基础上,确定出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从实用角度设计了符合挖瓤机总体设计方案要求的刀架升降机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