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
1972年,山西省太谷县水秀公社郭家堡大队高忠丽同志在大田发现一株不育小麦。几年来该大队与一些研究单位协作搞三系配套,主攻保持系,至今还未筛选出有完全保持能力的品种或有完全恢复力的品种。1976年,我组从郭家堡大队引进这份材料。经过三年研究,通过细胞学观察,并结合多年的数据分析,初步确定这个太谷不育小麦是“无花粉  相似文献   
3.
太谷核不育小麦雄性败育过程的细胞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李祥义  邓景扬 《作物学报》1983,9(3):151-156
本文总结了由 Tal 基因控制的太谷核不育小麦的败育特点;描述了从造孢细胞一直到单核花粉期的多种退化现象:花粉母细胞早期衰退,减数分裂不正常,生长发育不整齐,几种败育现象并存于一朵小花乃至一个花药之中。不论败育早晚,形态各异,其特点都是在很短时间之内就急剧而彻底地解体,最后药室空空,仅剩下两层空肥化的药壁。作者从  相似文献   
4.
5.
本文首先利用太谷小麦可育株证实了同一朵小花里的大孢子母细胞(EMC)和花粉母细胞(PMCs)减数分裂节律基本同步的现象。随后,以这种可育株作标准,与含 Tal 基因的孪生不育株比较,初步证实:该基因的存在对 EMC 的减数分裂节律和分裂相表征无明显影响;但对 PMCs 的减数分裂早在造孢细胞期或PMCs 减数分裂前的间期便显出它的阻遏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春 phlb 突变体、中国春与 Ae.ovata 杂种 F_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每个细胞染色体交叉数分别为12.882和0.983个。说明,phlb 基因在普通小麦与 Ae.ovata 杂种中具有强的诱导部分同源配对的作用。在中国春 phlb 突变体×Ae.ovata 中有四价体、五价体及单价体少于14的细胞出现,说明 phlb 基因可以诱导普通小麦与 Ae.ova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中国春ph1b突变体、中国春缺体5B-四体5D、中国春-Cheyenne5B二体代换系、中国春与兰州黑麦的杂交结实率,证明了在小麦中Kr1(kr1)基因和Ph1基因属于不同的位点。由第五部分同源群染色体5B控制的可交配性和部分同源配对不是同一个位点的多效性。中国春ph1b突变体染色体5B缺失部分断裂点在Kr1基因位点和Ph1基因位点之间。  相似文献   
8.
太谷核不育小麦在育种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笔者考察了光敏不育晚熟粳稻与北方早粳杂交F#-2群体的个体育性频率分布,共考察了可在北京自然长日照条件下抽穗的6个群体。直观方柱图可见均为偏态连续分布,双峰型:过渡型:单峰型=3∶1∶2。只有半数群体呈双峰分布型,而且它们的峰(或谷)值所在区间自交结实率小于10%(尤其是自交完全不结实)个体的频率亦不相同。当然,在其它分布类型的群体间这类个体的频率也不相同,而且数值更小。利用Kruskal-Wallis法,成对比较这些群体,尤其是自交结实率在0-40%区间的子群体,检验结果表明,来源于同母异父组合的群体分布是不同的。即使同为双峰或单峰型,其间也有显著的差异。考察F#-3世代株系群的结果证明,单峰分布型的群体象双峰型群体一样,分离出不育基因纯合体。据F#-3世代不育株系的数目可推测,这类F#-2个体约有4%。它们并不都集中在低值区间;有不少存在于自交结实率大于40%的中、高值区间。另一方面,双峰分布型群体中的低值个体只有约50%形成 F#-3不育株系。笔者推测,F#-2世代表现型值除取决于不育主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外,还受亲本育性基因组成及状态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小麦属于自花授粉作物,过去基本上都是按自花授粉作物的育种方法进行育种的。由显性核基因Ta1控制不育性的太谷核不育小麦能够改变小麦的传粉方式,因而将成为小麦育种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