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锦  贾睿芬  贺晓  易津 《种子》2007,26(9):5-9
为寻找华北驼绒藜结实率低、群落退化的原因,在栽培条件下对其花粉生活力、寿命、柱头萌发率与结实率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研究。采用同株、异株、自然授粉处理华北驼绒藜,同株授粉结实率(81.53%)显著低于异株授粉(88.6%)和自然授粉(92.6%)的结实率;采用TTC法对华北驼绒藜花粉寿命和生活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平均寿命为6d,最佳授粉时间为1~3d,生活力达95%左右,不存在花粉败育和短命的问题,即不存在小孢子发育障碍。3种授粉方式处理后,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华北驼绒藜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率,萌发高峰集中在授粉后3~4h,萌发率达90%以上,三者不存在显著差异,即华北驼绒藜不存在花粉与柱头的识别障碍。结实率与花粉在柱头萌发率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不存在相关性。研究初步认为,同株授粉产生结实率低的原因可能发生在授精或胚胎发育过程,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华北驼绒藜野生群落严重退化,植被密度减少,可能存在大量自株授粉是造成群落退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华北驼绒藜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环境依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地统计学中的半方差分析方法对4种群落类型华北驼绒藜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华北驼绒藜种群Ⅰ(华北驼绒藜+小叶锦鸡儿+短花针茅+多根葱群落)和种群Ⅱ(华北驼绒藜+大针茅+冷蒿+糙隐子群落)半变异函数曲线为球状和高斯模型,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型,种群较稳定;种群Ⅲ(华北驼绒藜+大针茅群落)和种群Ⅳ(华北驼绒藜+羊草+杂类草群落)半变异函数曲线为线形,空间分布格局为随机型,种群呈增长型.对种群分布格局形成有重要影响的15个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表明,群落总盖度、华北驼绒藜种群密度、驼绒藜种群分盖度、坡度、土壤速效氮、土壤速效磷、年平均降雨量和人为干扰度是影响种群分布格局形成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肥处理华北驼绒藜胚胎发育及营养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华北驼绒藜胚胎发育及营养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处理4(尿素60g/株,浇水,喷施0.05%硼酸钠)和处理7(尿素60g/株,浇水,喷施0.05%钼酸氨)为最佳施肥方案,结实率分别达到93%和94%,显著高于对照(87%,86%);增施微量元素硼和钼,结实率比单独施用大量元素有一定提高,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处理4和处理7可以促进胚胎发育速度,以处理7发育最快,完整胚分化时间为18~21d;营养成分与结实率相关分析表明,N素含量与种子结实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主要表现在胚胎发育的中后期(球形胚以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