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在冬季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草莓新品种‘唐莓1号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主要从育苗方式、栽培密度、平衡施肥、预防和减少畸形果发生技术等方面试验,结果表明:采取营养钵育苗和假植育苗方式可以提高草莓前期产量;种植适宜密度为9000~10000株/亩;采用滴灌法进行平衡施肥,铺地膜前,追施氮磷钾比例为(1∶1∶0.5)的复合肥,用量为10kg/667m2,开花前、第一、二层采收初期、采收高峰期,分别间隔20天追肥5~6次,尿素和硫酸钾或磷酸二氢钾配合施用,总用量为10kg/667m2;采用放蜂方法可以预防和减少畸形果发生,促进设施草莓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2.
陆地棉(Gossypiumhirsutum)是世界上重要的栽培棉种,野生斯特提棉(G.sturtianum)含有陆地棉所缺乏的许多优质基因。本研究通过陆地棉和斯特提棉的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加倍,获得了自交可育的后代植株,对其进行流式细胞倍性检测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筛选出2株染色体组完整的异源六倍体植株。统计鉴定表明,六倍体和亲本及三倍体比较,叶形介于双亲之间,叶面积增大,保卫细胞中叶绿体数明显增多;远缘杂种与亲本在花的表型性状方面差异明显,六倍体的花粉粒直径大于亲本和三倍体;六倍体棉纤维为白色,长度小于母本陆地棉,父本斯特提棉的种子腺体延缓发育性状在异源六倍体中得到表达。这些结果证明通过远缘杂交和加倍成功获得了陆地棉与斯特提棉间可育的异源六倍体新种质,为棉花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针对温室内蓟马监测中存在的人工计数调查费时费力且蓟马正确识别率低的问题,试验设计了一种基于性诱的害虫诱捕器和自动化计数器,实现了对蓟马的自动识别计数。以蓟马为研究对象,运用蓟马诱芯和蓝色黏虫板对蓟马进行诱捕;图像采集设备定时拍摄蓝色黏虫板图像;基于图像处理方法构建自动化计数软件对蓟马进行识别与计数,并将自动化计数软件对蓟马的计数结果与人工计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对于蓝色黏虫板上的蓟马计数,人工计数和图像计数的误差在8%左右,自动化计数软件能够实现对蓟马数量的自动统计。该方法不仅是田间害虫远程监测系统的基础,促进了植保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且为运用图像处理识别微小昆虫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棉属具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将抗病性从野生棉转移到陆地棉中,以此提高陆地棉抗病性是一条理想的育种途经。本研究通过陆地棉和C组野生澳洲棉远缘杂交获得杂种F1,对其进行染色体加倍,将加倍的异源六倍体再与B组野生绿顶棉杂交,产生陆地棉、澳洲棉、绿顶棉的异源四倍体杂种。异源四倍体杂种继承了亲本的部分性状,同时也产生了如蔓生等特异性状;该杂种减数分裂后期染色体不能均等分离,四分体时期有多分体和微核出现;SSR结果发现,该杂种不仅具有三个亲本的特征条带,并且产生了新的重组成分。本研究不仅为该异源四倍体杂种不育提供了直接原因,也为进一步探讨有效的育性恢复方法及棉花新种质创制提供了依据,同时为利用野生棉资源控制棉花黄萎病育种探索培育了中间材料。  相似文献   
5.
为更准确地对性信息素监测下田间害虫的发生量进行测报并指导有效防治,建立了基于性信息诱捕下种群的Logistic增长模型,并与通常诱捕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性信息素诱捕环境下利用种群增长平衡点获得诱捕强度(E)与害虫的自然增长率(r)的数学关系,建立了诱捕量与田间害虫发生虫量的数学模型,明确了性信息素诱捕与害虫自然增长平衡时的各变量间的关系,同时根据害虫发生规律研究了性信息素诱捕时的防治害虫的经济阈值(Es)模型。以性信息素诱捕梨小食心虫为实例,通过田间调查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拟合Logistic模型并测定3种性信息诱捕强度下梨小食心虫的自然增长率,据模型求解不同性信息素诱捕下的诱捕强度(E),确定了防控梨小食心虫的经济阈值(Es),明确达到经济阈值时的持续诱捕数量。本模型为有效测报和诱捕防治害虫提供了基础理论与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旨在将二倍体草棉加倍成同源四倍体,获得能够结铃并且育性稳定的同源四倍体,这对于棉花的种质创新和下一步远缘杂交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二倍体草棉(Gossypium herbaceum L.)为材料,采用改良初生分生组织处理法对其进行多倍体诱变,并对获得的草棉突变型进行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和流式细胞仪倍性鉴定。[结果]形态性状表明:突变型与野生型相比具有较强的生长势,植株矮壮,叶片颜色浓绿,且叶片皱缩、增厚,茎干较野生型粗,统计分析表明突变型与野生型存在显著差异(P0.05)。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显示:突变型的峰值位于400,而野生型峰值位于200,表明突变型DNA含量为野生型的二倍。细胞学结果表明:野生型染色体数为26,突变型染色体数为52,直观证明突变型为四倍体。气孔统计分析表明:突变型和野生型的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保卫细胞长度也存在显著差异,突变型气孔密度比野生型降低25.29%,突变型保卫细胞比野生型长度增加32.86%。[结论]本研究获得的草棉突变型为同源四倍体,为棉花遗传育种研究和种质创新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 Busck)是世界性蛀果类害虫,为摸清我国梨小食心虫的地理分布及化性特点,本研究基于CNKI文献数据库,应用大数据挖掘的手段,从中收集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地点,建立GIS数据集,以期明确梨小食心虫化性及梨小食心虫发生与经度、纬度、海拔的关系。[方法]使用Google Earth对发生地点进行定位,获得发生地点的地理信息资料,生成GIS地理信息数据集,使用距离权重内插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IDW)预测分析梨小食心虫化性与经度、纬度、海拔的关系。[结果]构建的梨小食心虫的化性预测地图与纬度相关,在纬度分布上与等温线基本一致,随纬度降低,温度升高,梨小食心虫世代数增加;海拔也影响了梨小食心虫世代的发生,从东到西,海拔升高,温度降低,随海拔的增加梨小食心虫世代减少。[结论]这种化性是源于寄主、温度、光周期对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些因子决定了梨小食心虫空间分布,通过地统计学分析,确定了梨小食心虫在我国分布及世代的区域,明确梨小食心虫在我国的化性分布,为梨小食心虫测报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棉花[ADG]三种杂种,是山西农业大学棉花育种组于上个世纪90年代用亚比棉[AG]复合染色体组异源四倍体与陆地棉(中375)杂交创育的棉花新种质。以亚比棉异源四倍体、陆地棉(中375)和棉花[ADG]三种杂种BC2F1为材料,对[ADG]三种杂种及其亲本进行了核型研究。结果表明:棉花[ADG]三种杂种及其亲本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52条。陆地棉核型公式为:2n=4x=52=44m(2SAT)+8sm(2SAT),在第9、22对染色体短臂上各带有一对随体,核型类别为2B。亚比棉异源四倍体核型公式为:2n=4x=52=40m(2SAT)+12sm(6SAT),在第23、24、25、26对染色体短臂上各带有一对随体,核型类别为2B。[ADG]三种杂种核型公式为:2n=4x=52=2M+40m(4SAT)+10sm(2SAT)。在第12、17、23对染色体短臂上各带有一对随体,核型类别为1B。  相似文献   
9.
油菜下胚轴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甘蓝型油菜下胚轴为外植体,对油菜农杆菌介导转化中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并由此建立了油菜下胚轴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研究发现,在农杆菌介导的油菜下胚轴转化中,较好的转化体系是:外植体在农杆菌侵染前进行3d的预培养。农杆菌的浸染浓度为OD600=0.2~0.4。共培养时的pH值为5.2。在转化后的分化培养基中附加30μmol/LAgNO3。  相似文献   
10.
不同草莓品种形态指标、产量和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地区4个主栽品种丰香、枥乙女、红颜、唐莓1号为试验材料,进行冬季日光温室栽培,研究分析了这4个品种的形态指标、产量和抗病性。结果表明,红颜的植株长势好,唐莓1号的植株长势中等,二者果实品质优良,产量高,耐贮运,抗性强,香味浓,有推广潜力;丰香和枥乙女果实偏小,产量较低,抗性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