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温麦8号和温麦10号均系温州市农科所选育而成,在省区试表现突出,产量名列前茅,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在省内外推广。为了进一步探索这两个品种的适应推广范围,更好的发挥新品种在生产中的增产潜力。我们调查了这两个品种在海拔500m以上的高山地区的表现状况。调查地点:温麦8号在泰顺县筱村镇长烊村,温麦10号在文成县南田山区的二源和南田,海拔各在500m以上。  相似文献   
2.
水稻(Oryza sativa L.)子粒淀粉的积累是产量形成的基础,灌浆期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蔗糖,并运输到子粒为淀粉合成提供原料,该过程中所涉及的代谢相关酶和运输相关蛋白已有研究报道。对卡尔文循环、蔗糖合成与降解、淀粉合成与降解等糖代谢相关的酶以及糖类转运蛋白编码基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共发现糖代谢相关蛋白编码基因148个和糖类转运蛋白编码基因102个,其中有228个基因已有文献报道,新鉴定基因22个。表达谱分析发现其中的部分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与其功能有密切的关系。同时还发现许多基因受逆境胁迫影响表达发生变化,表明这些基因可能在水稻抗逆境胁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性疾病。AIVH9N2亚型主要引起禽类上呼吸道感染、产蛋率下降,个别毒株可引起较高的死亡率,并造成宿主免疫抑制和继发感染。最近研究证实,禽流感病毒H9N2能直接感染人,并且可能成为下一次流感大流行的潜在病毒株[1,2]。目前,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包括接种疫苗和使用抗病毒药物。由于禽流感病毒亚型多,易变异,限制了疫苗的使用。因此,寻求有效的抗AIV药物和组合尤显重要。本研究对体外联合使用金刚烷胺和利巴韦林的抗AIV-H9N2效果进行了观察,旨在为临床治疗AIV-H9N2感染…  相似文献   
4.
植物花青素是一种天然的黄酮类水溶性植物色素,对于植物的花和果实的花色决定具有重要作用,花青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途径研究相对较清楚。但在蔷薇属植物中花青素合成酶基因的功能分析相对较少,通过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鉴定‘月月粉’(Rosa chinensis‘Old Blush’,用OB表示)和野蔷薇(Rosa multiflora)中花青素合成酶基因各14个。通过序列比较发现野蔷薇和OB中对应的同源基因序列相似性很高,表明这些基因的保守性很强,但表达谱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在两个物种中的差异较大,暗示其调控序列可能变异程度较大。通过检测一个野蔷薇自然突变单株中红花和白花中的花青素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推测有部分花青素合成酶基因可能在花青素合成反馈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启动子序列中顺式作用元件推测OB中花青素合成酶可能受蔗糖和不同激素的调控。本研究可为揭示蔷薇属植物花青素合成调控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植物生理学是高等农林院校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研素养以及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非常关键,但传统的植物生理学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难以适应植物生产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植物生理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的需要。通过探讨植物生理学理论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旨在提升学生学习植物生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培养出高等教育新常态下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从品种选择、柑橘园建设、土肥水管理、花果树形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精品果园——荆泉柑柑橘园的绿色高效生产技术。通过采取优质栽培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经济效益高,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微型月季"果汁月台"为实验材料,采用了泥炭、珍珠岩,蛭石,椰糠四种栽培基质。四种基质组成了五种配方,并将这五种配方按不同比例配成19种混合基质来栽培微型月季,并以园土栽培的微型月季作为对照。实验过程中记录微型月季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实验结果表明:(1)微型月季无土基质栽培生长特性指标优于园土栽培;(2)其中最佳的复合基质体积比配方为25%泥炭+25%珍珠岩+25%蛭石+25%椰糠。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禽流感等敏感病毒及其他致病因子对肺泡上皮Ⅱ型细胞(AEC-Ⅱ)的致病性,建立了鸡AEC-Ⅱ细胞体外培养方法.采用胰蛋白酶和Ⅳ型胶原酶联合消化法时 18 日龄鸡胚肺组织进行消化,经差速离心和免疫黏附,获得了鸡 AEC-Ⅱ细胞,再经纯化、体外培养和碱性磷酸酶染色法鉴定.结果表明,鸡AEC-Ⅱ细胞在接种后18 h开始贴壁进入适应期,细胞为圆形,呈岛屿状生长;接种后 24~72 h,进入对教生长期,细胞为多边形,并融合成单层,胞浆内有明显的颗粒;接种后第 4 天细胞数量达到高峰(1.38 × 105个/mL),并进入稳定生长期,胞浆内颗粒开始减少;接种后6~7 d,细胞进入衰退期,胞浆内颗粒显著减少,细胞逐渐死亡、脱落.另外,4代(F4)之前的AEC-Ⅱ传代细胞贴壁时间早,形态均一,纯度高.说明接种后24~72 h内获得的AEC-Ⅱ原代细胞和F4之前的传代细胞可以供体外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中药“病毒克”颗粒剂体外抗新城疫病毒(NDV)的活性,采用细胞培养技术,通过细胞病变抑制法和MTT比色法检测“病毒克”颗粒剂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对新城疫病毒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病毒克”颗粒剂对CEF的半数中毒质量浓度(TC50)为61.35 mg/mL,抗NDV的半数有效质量浓度(EC50)为3.2 mg/mL,治疗指数(TI)为19.2,“病毒克”颗粒剂对新城疫病毒具有直接灭活作用和阻断其感染CEF的作用,并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P<0.01);在感染后9 h内以14 mg/mL剂量给予“病毒克”颗粒剂,对新城疫病毒复制的抑制率为42.8%~76.5%。说明“病毒克”颗粒剂对新城疫病毒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中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