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前期富集驯化筛选得到的茶园联苯菊酯降解微生物LB-1进行最佳培养基、生长条件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等微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菌株LB-1在牛肉膏蛋白胨加糖培养基、发酵温度30℃、p H值为7、装液量30m L的培养条件下生长最快。菌株LB-1在发酵培养基中呈S型生长,在高于2%的氯化钠浓度下大量死亡,表明LB-1对高盐环境不具备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茶园害虫和天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3种不同类型茶园的昆虫种群。结果表明,害虫种群为观光茶园纯茶园樱花茶园,个体数纯茶园观光茶园樱花茶园;天敌种群和个体数为观光茶园樱花茶园纯茶园。茶园林茶间作生态系统明显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设施果桑的灌溉制度,以果桑品种"大10"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漫灌水量(T1组,4000 m3/hm2)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滴灌水量处理[常规漫灌水量的85%(T2组)、70%(T3组)和55%(T4组)]对果桑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T1相比,T2处理下果桑生长指标、光合指标及产量性状显著提高,T3处理下果桑生长指标、光合指标及产量性状无显著差异,T4处理下果桑生长指标、光合指标及产量性状显著降低.主成分分析显示,叶绿素、叶片重、株产量、叶宽、氮含量、水分利用率、叶长在PC1上有较高的负荷,累积贡献率为86.378%;横径在PC2上有较高的负荷,贡献率为99.4%;综合得分和贡献率乘积之和显示,不同滴灌水量对设施果桑生长特性及产量指标影响排名依次为T2>T3>T1>T4.由此可知,江西地区设施果桑的滴灌水量宜控制在2800~3400 m3/hm2,该滴灌水量栽培下可节约用水量15%~30%,并提高果桑产量19.30%~35.62%.  相似文献   
4.
利用吸虫机采集法做对照,调查黄板对茶小绿叶蝉雌雄成虫的诱捕效果。同时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最低、平均和最高气温,日降雨总量,平均相对湿度,日最高太阳辐射总量以及平均风速7类气象因子对黄板和吸虫机捕捉茶小绿叶蝉成虫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板诱捕到的茶小绿叶蝉成虫中雌性成虫仅占20.1%,而吸虫机采集到的雌性茶小绿叶蝉成虫则达到总量的73.6%。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黄板和吸虫机捕捉的茶小绿叶蝉成虫数量受到不同气象因子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pH条件对短短芽孢杆菌FJAT-0809-GLX次生代谢物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GC-MS对10种不同初始pH条件下发酵的FJAT-0809-GLX发酵液的丙酮萃取液进行初步成分鉴定,从这10种发酵液中得到匹配率≥90%成分11种,各发酵液中的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共有成分1种,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在匹配率≥90%成分中,功能性成分按其功能可分为2类,一类为挥发性或芳香类物质,与该发酵液具有的特殊香气有关,包括5-甲基呋喃醛、2-甲基-3-羟基-4-吡喃酮、苯乙醛、棕榈酸、顺式十八碳-9-烯酸、甲基环戊烯醇酮;另一类为防腐或抑菌类成分,包括2-甲基-3-羟基-4-吡喃酮、2-呋喃甲醇、六氢-吡咯[1,2-a]吡嗪-1,4-二酮和5-羟甲基糠醛。初始pH 6~12的发酵液对大肠杆菌K88均有抑制效果,其中初始pH为7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达到20.33mm。不同的初始pH影响着发酵终点pH,进而影响着短短芽孢杆菌FJAT-0809-GLX次生代谢物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探讨油菜、圆叶决明和樱花分别间作茶园对土壤养分、茶园生物多样性以及茶叶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茶园间作油菜、圆叶决明和樱花后,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值分别为20.27,21.57,22.81 mg/kg,与对照相比无差异;土壤全氮含量均值分别为1.15,2.02,1.58 mg/kg,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土壤全P含量均值分别为83.27,71.98,109.63 mg/kg,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土壤全K含量均值分别为:101.89,72.21,80.16 mg/kg,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茶园间作油菜和樱花后茶园内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益害比显著提高,分别为1.584和1.815,2.2∶1和3.1∶1;茶园间作圆叶决明后多样性指数和益害比指数降低,为0.799,1.6∶1。圆叶决明间作茶园和油菜间作茶园物种均匀度指数为0.248和0.108,低于对照;樱花间作茶园物种均匀度为0.279,高于对照。樱花间作茶园与对照茶园的昆虫相似性系数最高,为0.95。圆叶决明间作茶园茶叶产量最高,为1 753.08 g/m~2,显著高于对照;樱花间作茶园和油菜间作茶园茶叶产量分别为:1 280 g/m~2和1 097.16 g/m~2,均低于对照。相关性分析显示茶叶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全N含量为正相关性,与茶园生物多样性存在负相关。可以得出:圆叶决明间作茶园可以显著提升茶园土壤全氮含量,樱花间作茶园可以提高土壤中全磷含量,油菜间作茶园可提高土壤中全钾含量;茶园间作樱花可提高茶园益害比;茶园间作圆叶决明有利于提高茶叶产量;茶叶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分析桑椹成熟过程中生物碱和花青素2类活性物质的含量变化规律,以期为桑椹的采收适期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桑椹在成熟过程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含量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而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3G)和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C3R)2种花青素的含量却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在粉红期前增加缓慢,粉红期后急剧上升,2种花青素的含量差异较大,桑椹成熟过程中C3R的含量明显高于C3G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食用胶——结冷胶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冷胶以其安全、无毒、理化性质独特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介绍结冷胶的结构组成,理化特性、生物合成途径、发酵生产和提取及在食品等行业中的应用,提出发展我国结冷胶行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植物内生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植物内生菌生物学特性、动力学规律、群落生态组成,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随着其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和研究方法的不断深入,植物内生菌在科研、农业生物防治、医疗卫生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介绍了植物内生菌的发现过程和定义,概述了其生物多样性、动力学、研究方法、在农业和医药上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茶渣副产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茶渣蛋白提取率,用碱浸提法提取废茶渣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不同提取温度、NaOH浓度、提取时间和液固比对茶渣蛋白提取得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筛选试验的基础上,运用Design Expert 8统计分析软件,设计4因素5水平响应面试验对提取温度、NaOH浓度、提取时间和液固比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茶渣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50℃、NaOH浓度0.1mol/L、液固比45∶1、提取时间4h;在该条件下,茶渣蛋白提取得率为58.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