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农村居民点布局的调整和格局的优化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对统筹城乡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应用ARCGIS空间分析和统计功能技术以及景观指数的定量分析方法,以重庆市石柱县临溪镇前进村为研究区域,分析研究了在村域范围内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居民点分布现状与该村自然、社会、经济等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并运用GIS多因素叠加模型,建立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优化。结果表明,前进村农村居民点的区位受坡度、河流、道路和耕作环境的综合影响,尤其道路指向更为紧密。前进村就居民点空间格局优化可分为优先发展区、重点发展、保留发展、搬迁区4种类型,该研究为科学指导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扩展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边域汤寨“文化资源分析-鲜明的形象定位一合理的规划定位-相应的功能设计-项目策划”,突出了边城汤寨文化旅游特色.使其与相邻其他帚区的形象互为补充,从而提升边城汤寨的形象档次和整体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社会经济数据的空间化,是地学研究中解决数据结构不一致、空间单元不匹配和数据在空间单元内均一化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基于多因素回归分析建立了社会经济数据空间化处理方法,选取重庆市丰都县为研究区,以人口密度和GDP规模为对象进行了回归建模,为社会经济数据的空间精细化研究提供借鉴.结果表明,采取向后剔除法准则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数据融合方法,较好地模拟了研究区社会经济数据的空间分布格局,拟合方程修正后的可决系数均达到0.80以上;将以乡镇为单元拟合的县域社会经济数据融合模型,应用于村域尺度社会经济数据的空间精细化表达,经验证数据吻合度普遍在80%以上,能够较好地实现村域尺度社会经济数据的空间化.因此,就研究区而言,基于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社会经济数据空间化模型构建,较好地实现了对社会经济数据的反演,为创建区域范围内村域尺度连续的社会经济数据表面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4.
翁才银  刘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473-7474
在分析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释了该区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提出了促进该区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深度揭示秦巴、武陵等连片特困山区的贫困特征对于当前脱贫攻坚效应分析、返贫预警机制构建以及2020年后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该研究以秦巴-武陵山区重庆段境内392个乡镇为评价单元,通过构建多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热点分析等方法,综合测度多维贫困指数,并进行贫困地理识别。结果显示:1)乡镇贫困程度多以比较、高度贫困为主,各维度贫困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多维贫困空间呈现"北深南中浅"分布且高值区集聚明显,北部秦巴山区贫困程度最深;2)基于各维度下贫困测度值识别评价单元致贫因素,划分出弱综合约束型、单因素约束型、双因素约束型、三因素约束型和强综合约束型,秦巴山区更多表现为三因素和强综合约束型为主,武陵山区更多表现为单因素和双因素约束型为主,而连接秦巴山区和武陵山区之间的万州区则以弱综合约束型为主,表明区域贫困是综合性因素导致的结果。该研究能为乡镇尺度开展脱贫效应评价及乡村振兴基础工作提供前提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