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5 毫秒
1
1.
【目的】运用缩节胺复配不同促进剂对棉花进行化学封顶试验,研究其对棉花成铃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缩节胺复配促进剂对棉花棉铃调控和光合特性的研究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于2022年4~10月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进行,供试棉花品种为新陆中84号,试验药剂以缩节胺和助剂为主,分别复配噻苯隆(0.1%,T1)、复硝酚钠(98%原药,T2)、胺鲜酯(8%制剂,T3)、14-羟基芸苔素(0.01%,T4)和萘乙酸(98%原药,T5),以常规缩节胺封顶为对照(CK),共6个处理,分析缩节胺复配促进剂对棉花棉铃时空分布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各处理干物质积累达到最大积累速率的时间在药后20~30 d,净光合速率在药后20 d左右达到最大值,在药后20~30 d棉花进入生殖生长的关键时期,且各复配处理均能提高棉株上中下部内外围铃的坐桃率、净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结论】T5处理快速积累持续期较CK延长了5 d左右,且棉株中下部内外围铃坐桃率较CK差异显著,下部内外...  相似文献   
2.
研究贝加尔雅罗鱼(Leuciscus baicalensis)感染的单殖吸虫的群落多样性及感染情况,为额尔齐斯河鱼类寄生虫病防治提供基础资料。2009年8月到2016年7月,剖检贝加尔雅罗鱼296尾,共感染了6种单殖吸虫,分别为号筒指环虫(Dactylogyrus tuba Linstow,1878)、双髻指环虫(D. sphyra Linstow, 1878)、小刺指环虫(D. micracanthus Nybelin,1937)、多小枝指环虫(D. ramulosus Malewitzkaja,1941)、普氏三代虫(Gyrodactylus prostate Erergns,1963)和斯氏拟双身虫(Paradiplozoon skrjabini Achmerov,1974);贝加尔雅罗鱼单殖吸虫的总感染率为20.27 %,平均感染强度为3.05只/尾(1~18只/尾),平均感染丰度为(0.62±2)只/尾;混合感染率相对较低,仅占2.36%;各单殖吸虫的感染率均小于10%,平均感染强度均小于5,其中小刺指环虫为优势种;在5个体长段中,在14cm≤L<16cm体长段感染单殖吸虫的种类、感染率及感染强度均达到最高;体长段之间的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及丰富度指数结果相差不大,不同体长段宿主中单殖吸虫种群的分布类型均为聚集分布;体长段14cm≤L<16cm与16cm≤L感染强度差异显著,其余体长段之间的感染强度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叶尔羌河流域长身高原鳅(Triplophysa tenuis)体内寄生线虫(Nematodes)的感染情况及分布类型,于2019年5月-2020年7月对叶尔羌河长身高原鳅进行3次采样,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长身高原鳅感染线虫情况和分布类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捕获的414尾长身高原鳅中共检出2种线虫,分别为杆咽线...  相似文献   
4.
通过运用甲哌■复配促进剂对棉花进行化学封顶,促控结合,调控棉花生长发育,进一步挖掘化学封顶棉花的增产潜力,筛选出甲哌■复配促进剂对棉花化学封顶效果最佳的封顶剂组合。试验于2022年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进行,试验棉花品种为新陆中84号,试验用药以甲哌■和助剂为主,分别复配噻苯隆(0.1%,T1)、复硝酚钠(98%原药,T2)、胺鲜酯(8%制剂,T3)、14-羟基芸薹素(0.01%,T4)和萘乙酸(98%原药,T5),以常规甲哌■封顶为对照(CK),共6个处理。在本研究中,各复配处理较CK均能够增加棉株的果枝台数和铃数,棉株株高范围最终控制在84 cm左右,与CK无显著差异,能够较好控制棉株的纵向生长,T5和T4处理棉株果枝台数较CK增加了7.96%,单株棉铃数较CK分别显著增加了15.19%和23.83%,较CK棉株株宽分别显著减少4.73、4.46 cm,能够抑制棉株中部和上部果枝的生长,对棉株的横向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T5处理较CK显著降低棉株果枝始节高度3.61 cm。T5处理较CK能显著提高棉花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T4和T5处理生殖器官干物质量占比分别达到65....  相似文献   
5.
<正>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是以柯尔克孜族为自治民族的边境自治州,是多民族聚居区。全州有一市三县,37个乡镇,223个行政村,8个国营牧场。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单式指环虫在斑重唇鱼(Diptychus maculates)鳃部寄生的空间分布特点, 于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6 月对新疆叶尔羌河流域斑重唇鱼进行了 3 次取样调查,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斑重唇鱼鳃部寄生单式指环虫(Dactylogyrus simplex)的感染情况及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在检查的 325 尾斑重唇鱼中, 共检出 3994 只单式指环虫, 总感染率和平均感染丰度分别为 67.7%和 12.3±1.2; 左鳃及右鳃的感染率分别为 59.4%和 57.2%, 两者之间的感染丰度无显著差异(P>0.05); 在各鳃片中, 鳃Ⅰ(最靠近鳃盖的鳃片)、鳃Ⅱ的平均感染丰度显著高于鳃Ⅳ(P<0.01); 单式指环虫随着宿主的生长, 其感染率、感染丰度和强度先上升, 后下降, 在 13~18 cm 体长组达到最高, 但是各体长组间的感染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 单式指环虫对宿主左右鳃和年龄没有选择偏好性, 但在鳃片分布上更偏好寄生于鳃Ⅰ和鳃Ⅱ, 单式指环虫在宿主种群中的分布类型为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7.
2020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四道河子镇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叶面喷施锌肥、硅肥和硅锌复配肥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及棉纤维品质的影响。供试品种为新陆早60号,设置3个叶面肥喷施处理:硫酸锌750 g·hm-2(锌肥处理)、硅酸钾750 g·hm-2(硅肥处理)、硅酸钾750 g·hm-2+硫酸锌750 g·hm-2(硅锌肥复配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测定其对棉花农艺性状、不同器官干物质质量、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盛花期锌肥处理导致株高显著下降,锌肥、硅肥和硅锌肥复配处理均导致吐絮期的第1果枝长度显著降低,而其他性状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不同施肥处理可显著影响盛花期和吐絮期叶片、茎秆和生殖器官的干物质质量。其中,锌肥、硅锌肥复配处理盛花期及硅肥处理吐絮期的生殖器官干物质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虽然各处理理论皮棉产量差异不显著,但锌肥、硅肥和硅锌肥复配处理的理论皮棉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8.08%、5.09%和4.63%。硅锌肥复配处理的综合纤维品质优于其他处理。相关研究结果可为硅肥和锌肥在...  相似文献   
8.
应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采集的锚首虫进行鉴定分析,为河鲈(Perca fluviatilis)的生态保护和病害防治提供基础资料。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对额尔齐斯河河鲈寄生的锚首虫进行了调查,发现河鲈鳃部有锚首虫物种寄生,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为鲈锚钩吸虫。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河鲈鳃部寄生的鲈锚钩吸虫的总体、不同体长段的感染情况进行统计,进一步分析其空间分布特点。结果显示,河鲈共感染了1种锚首虫,为鲈锚钩吸虫,总感染率、平均感染强度和平均感染丰度分别为18.56%、(2.78±3.17)只/尾和(0.52±1.7)只/尾,左鳃及右鳃的感染率分别为12.37%和13.40%,两者之间的感染丰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鳃片中的平均感染强度和平均感染丰度值相差不大;鲈锚钩吸虫在所有体长组之间及左鳃Ⅳ各体长组之间的感染丰度呈显著性差异(P<0.05);鲈锚钩吸虫对宿主左右鳃没有选择偏好性,且在宿主种群中的分布类型为聚集分布和均匀分布,其中聚集分布占主要的地位,仅有左鳃Ⅰ和鳃Ⅲ、右鳃Ⅱ、L≤8 cm体长组中呈现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9.
鉴定并描述发生在新疆阿拉尔的一种为害枣树果实的害虫,以期对红枣生产中该害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形态学及DNA条形码技术对该物种进行鉴定,进一步对其生物学记录和描述。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虫为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在发生的枣园可以取食红枣叶片、蛀食枣果为害,影响枣树的生长和产量。甜菜夜蛾作为杂食性、暴发性害虫,在枣园由于灰绿藜等杂草防除后可转移到红枣上为害,并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