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7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1篇
  22篇
综合类   121篇
农作物   6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郑单958和豫单606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探索不同硼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适量硼肥可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显著提高叶面积指数,使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同时硼肥能够促进干物质向果穗运输。施用硼肥能够促进玉米穗分化,使雌雄间隔期缩短,显著提高花丝数和花丝生长速率,进而增加穗粒数。施用硼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且不同用量对其影响不同,3.33 mg/kg土壤硼肥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郑单958和豫单606分别较不施硼肥处理增产14.3%和17.4%;施用量为13.3 mg/kg时郑单958增产3.5%;豫单606产生中毒症状,产量较对照降低4.4%。  相似文献   
2.
在简述开设作物生产标准化与农产品贸易方向专业意义的基础上,介绍了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在农学专业新设作物生产标准化与农产品贸易专业筹备开设作物生产标准化课程实习的一些构想。对与作物生产标准化课程实习有关的基地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4.
5.
为了明确秸秆菌肥部分替代化肥对玉米生长及土壤特性的影响,试验采用田间试验设置4个处理:单施化肥(BF0)、菌肥替代30%氮肥(BF30)、菌肥替代50%氮肥(BF50)和菌肥替代70%氮肥(BF70),测定玉米产量和土壤微生物特性.结果 表明:秸秆菌肥显著增加玉米灌浆期株高和穗长,其中BF50的增加效果最为显著,增幅分别为27.47%和14.31%.秸秆菌肥显著降低穗位高,而对茎粗和叶片数无显著影响.秸秆菌肥显著增加收获期玉米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且BF50对玉米产量的促进作用最显著.另外,秸秆菌肥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量碳含量,除BF30显著降低氨基酸类利用效率外,秸秆菌肥替代化肥均增加碳源利用效率.说明在玉米生产中可以用秸秆菌肥适当替代化肥,以利于作物增产和减肥增效.  相似文献   
6.
砂壤质潮土夏玉米适宜的化肥种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Agro Services International Inc(ASI)推荐施肥、缓/控释肥、保水型复混肥和普通复混肥对夏玉米产量、SPAD值及养分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施用缓/控释肥和ASI推荐施肥增产效果较好,分别比农户习惯施肥处理增产11.0%和9.8%,保水型复混肥没有显著增产效果。夏玉米专用缓/控释肥养分缓慢释放可弥补砂壤质潮土保肥性差的缺点,能维持夏玉米各生育时期较高的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夏玉米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干物质积累量,具有显著增产效果,是砂壤质潮土区夏玉米适宜的化肥品种。  相似文献   
7.
试验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2.56×1062u/ml-6.40×10^2u/ml的青霉素浓度,地平菇菌丝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对细菌污染具有一定防效。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温型平菇新品种及其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周口地区秋季平菇栽培时间较过去提前40 d~50 d(天),国庆节前即有大量鲜菇上市,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然而,由于此时仍处于高温高湿季节,极易发生虫害.最近两年,对周口市近郊菇棚的调查结果表明,早秋袋栽平菇虫害发生率达80%以上,危害严重的占50%左右,近30%的菇棚严重减产甚至绝收,给广大菇农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虫害防治已成为关系到早秋平菇栽培成败的一项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渗透胁迫对玉米幼苗叶片不同形态多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高压液相色谱法,研究了玉米品种农大108(抗旱性较强)和掖单13(抗旱性较弱)幼苗叶片中游离态(free, f)、酸可溶性共价结合态(AS-conjugated)和酸不溶性共价结合态(AIS-bound) 多胺(polyamine, PA)与渗透胁迫的关系。结果发现,渗透胁迫7 d,农大108的fSpd和fSpm的含量显著(P<0.05)上升,而掖单13的fPut的升幅显著(P<0.05)。用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SAMDC)抑制剂甲基乙二醛-双(鸟嘌呤腙)(MGBG)处理农大108,显著抑制了渗透胁迫诱导的fSpd和fSpm的增加,并且加重了渗透胁迫伤害,用外源Spd处理掖单13,则显著促进了渗透胁迫诱导的fSpd和fSpm的增加,并且减缓了渗透胁迫的伤害。渗透胁迫下,农大108幼苗叶片中AS-conjugated-PA和AIS-bound-PA的上升幅度都显著大于掖单13。用转谷氨酰胺酶(TGase)抑制剂菲咯啉(o-Phen)处理,则抑制了渗透胁迫诱导的AIS-bound-PA含量的上升,并加重了渗透胁迫的伤害。上述结果说明,玉米幼苗叶片中的fSpd、fSpm、AS-conjugated-PA和AIS-bound-PA的升高有利于增强幼苗的抗渗透性。  相似文献   
10.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穗位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穗位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以生产上广泛种植的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和浚单20为材料,采用石蜡制片和超薄切片法对不同种植密度下2个玉米品种穗位叶片和叶绿体的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 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2个玉米品种的叶片厚度、叶脉横截面积和叶脉木质部面积减小,上、下表皮的气孔频度减少(郑单958显著,浚单20不显著),叶肉细胞叶绿体的基粒数量减少,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的数量减少;种植密度在75 000株 hm-2时产量最高。相关性分析显示,叶脉木质部面积、气孔频度、叶肉细胞叶绿体的基粒数量、叶肉细胞叶绿体的基粒数量与种植密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单穗籽干重、千粒重、穗粒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因而成为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结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