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5篇
农学   3篇
  3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ELISA方法对分别采集自福州市周边30个蛋鸡场的597羽海兰蛋鸡、512羽罗曼蛋鸡、486羽伊莎蛋鸡和553羽特佳蛋鸡共2148羽的血样进行禽白血病病毒(ALV)亚群ALV-A/B和ALV-J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样品ALV-A/B抗体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特佳蛋鸡群11.39%(63/553)、罗曼蛋鸡群11.32%(58/512)、海兰蛋鸡群8.54%(51/597)和伊莎蛋鸡群7.61%(37/486);样品ALV-J抗体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特佳蛋鸡群5.24%(29/553)、罗曼蛋鸡群4.10%(21/512)、伊莎蛋鸡群3.51%(13/486)和海兰蛋鸡群3.18%(19/597);而样品ALV-A/B抗体总阳性率为9.73%(209/2148),高于ALV-J抗体总阳性率3.82%(82/2148),其中有0.70%(15/2148)的ALV-A/B和ALV-J抗体双阳性样品;蛋鸡场ALV-A/B抗体阳性率为70.00%(21/30),高于ALV-J抗体阳性率36.7%(11/30),其中有16.7%(5/30)的ALVA/B和ALV-J抗体双阳性样品.结论:福州市周边蛋鸡场不同品系和不同鸡群间存在不同程度的ALV流行,相比ALV-J,ALV-A/B流行更普遍,且存在ALV-A/B和ALV-J抗体双阳性样品,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2.
研究柠条堆肥结合不同翻耕深度对土壤质量和产量的影响,为西北地区农业废弃资源利用及设施农田稳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设施主栽黄瓜为研究对象,利用连续3茬的田间定位试验,设计传统鸡粪和柠条堆肥两个底肥处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耕作处理,分别为免耕、翻耕15 cm、翻耕35 cm、翻耕45 cm,共8个处理。分析底肥和翻耕对黄瓜连作土壤养分、酶活性、黄瓜生物量和产量的协同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与传统鸡粪相比,柠条堆肥施用下pH和土壤肥力指数分别显著提升了1.42%和1.84%,土壤EC值、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脲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分别降低了2.61%、5.36%、27.84%、3.51%和3.44%,连续种植后这种差异逐渐减弱,两种肥料处理对黄瓜产量无显著影响。(2)土壤EC值、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有效磷含量、脲酶活性均随翻耕深度增加而降低,且免耕和翻耕15 cm处理间的氮素和磷素含量无显著差异,并显著高于其他翻耕处理,而不同耕作处理间黄瓜产量无显著差异。土壤肥力指数随翻耕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翻耕15 cm处理土壤肥力指数最高,较其他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20%、5.35%和9.92%。(3)连续种植后土壤有机质和磷素得到累积,且黄瓜产量受栽培季节的影响,秋冬茬黄瓜产量低于早春茬,但土壤肥力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因此,柠条堆肥的连续施用促进了设施黄瓜的增产和土壤肥力的提升,同时结合深翻改善了土壤养分的表层累积,有效缓解了土壤酸化和盐渍化,栽培季节显著影响土壤肥力和黄瓜产量。  相似文献   
3.
老挝地处热带,毗邻中国,是香蕉最适宜种植区域之一。随着中国与老挝合作交流日益增多,中国企业赴老挝投资香蕉产业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文章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详细了解老挝香蕉产业的内部条件及外部因素,阐述老挝香蕉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分析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一步提出中国企业在老挝地区发展香蕉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茶色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茶色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的影响。将5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高脂组和低中高剂量茶色素干预组。高脂组和茶色素干预组以高脂饲料饲喂8周诱发肥胖致胰岛素抵抗模型,茶色素干预组再给予0.1、0.2g/(kgbw·d)和0.4g/(kgbw·d)剂量茶色素灌胃8周,实验结束后采血测定红细胞胰岛素受体水平,同时测定血糖、血胰岛素、血FFA及血痩素。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空腹胰岛素、痩素和FFA明显升高(P<0.05),而红细胞高亲和力受体数目明显降低(P<0.05),与高脂组相比,中高剂量茶色素干预组空腹胰岛素、痩素和FFA明显降低(P<0.05),而红细胞高亲和力胰岛素受体数目明显升高(P<0.05)。说明茶色素干预可提高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高亲和力受体数目,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痩素和FFA水平间接提高受体数目或直接作用于受体基因调节元件有关  相似文献   
5.
利用鱼蛋白水解物(FPHs)可以增强植物营养吸收和培肥土壤的能力,设计不同鱼蛋白水解物浸种含量(600倍液、800倍液、1000倍液、1500倍液)和灌根含量(50倍液、100倍液、200倍液、400倍液),探究鱼蛋白水解物浸种对黄瓜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及鱼蛋白水解物灌根对黄瓜幼苗生长、基质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以期明确适...  相似文献   
6.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给养禽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禽白血病防控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防控禽白血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猪脾转移因子(TF)与鸡毒支原体(MG)F弱毒疫苗株联合接种对SPF鸡淋巴细胞比率的影响,以活菌数达109 ccu/mL的MG F株0.033 mL/羽与TF 0.02 mL/羽分侧点眼SPF鸡,设为A组;B组以MG F株0.033 mL/羽与生理盐水0.02 mL/羽分侧点眼;C组以生理盐水0.033 mL/羽与TF 0.02 mL/羽分侧点眼;D组以生理盐水0.033 mL/羽和0.02 mL/羽对应分侧点眼,作为对照组.点眼后第7 d采血测定淋巴细胞比率.结果显示,A组(63.9%)、B组(53.8%)和C组(54.6%)的淋巴细胞比率均值分别比D组(41.5%)提高了22.4%、12.3%和13.1%.结果表明,TF与MG F株单独使用均能提高SPF鸡的淋巴细胞比率,且TF与MG F株联合使用后淋巴细胞比率提高值高于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8.
发酵豆粕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索发酵豆粕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1日龄雏鸡2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抗生素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 mg/kg的杆菌肽锌和6 mg/kg的硫酸抗敌素;Ⅲ、Ⅳ、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用3%、6%、9%的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结果表明:体增重以空白对照组(组Ⅰ)最低,较空白对照组,9%组(组Ⅴ)显著提高(P<0.05),其余各组极显著提高(P<0.01);料重比6%组(组Ⅳ)最低,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成活率空白对照组最低,抗生素组(组Ⅱ)、9%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6%组差异显著(P<0.05)。6%组半净膛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各组全净膛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6%组差异极显著(P<0.01);3%组(组Ⅲ)腿肌率最高,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肉鸡配合饲料中用6%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最为适宜,可提高肉鸡生长性能,极显著降低料重比,但与抗生素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水葫芦作为饲料资源的利用,按水葫芦∶玉米秸秆(质量比)为9∶1、8∶2和7∶3分别调制水葫芦玉米秸秆混合青贮(简称为91MS、82MS和73MS),并在各种混合比例中设对照(CK)组、添加绿汁发酵液(FGJ)组、添加蚁酸(FA)组和添加四蚁酸铵(FOR)组.每个处理作3次重复,常温下贮存60 d开封,分析测定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干物质回收率(DMR)、气体损失率(GLR)等指标.结果表明,青贮的品质随玉米秸秆比例的增加而提高;3种添加剂对改善水葫芦玉米秸秆混合青贮营养组成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小果甜柿’组织培养中的褐化现象,以其组培继代苗为试材,从基本培养基类型、细胞分裂素种类浓度及抗褐化剂种类浓度三个方面,对‘小果甜柿’进行了组织培养中的抗褐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1/2N)MS、(3/4N)MS和MS基本培养基,DKW培养基褐化最轻,褐化仅限于植株基部,未扩散至整个培养基而引起严重褐化;单独使用细胞分裂素ZT抗褐化效果较好,而单独使用6-BA或ZT+6-BA组合,褐化程度均较重;抗褐化剂AC和核黄素对‘小果甜柿’组培继代苗褐化有抑制效果,PVP对褐化无抑制效果,AC优于核黄素和PVP,但AC和核黄素会抑制植株生长而影响继代增殖。因此,综合而言,以DKW为基本培养基,添加细胞分裂素ZT(2.0mg/L),不添加抗褐化剂时,‘小果甜柿’组培继代苗增殖及抗褐化效果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