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1篇
  2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8 毫秒
1.
紫外辐照对产α-ALDC枯草芽孢杆菌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诱变(波长260nm,功率15w)对一株产α-乙酰乳酸脱羧酶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059菌株进行诱变处理。结果表明,在紫外辐照时间为50s时,诱变效果较好。从正突变菌株中反复筛选,得到两株产酶量较高的菌株BS059-15和BS059-22,比原出发菌株的酶活分别提高了107.62%和162.25%。经过连续传代试验,证明其遗传性状稳定,为可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2.
水稻制种花时调节是一项增产效果非常显著的技术措施,但在生产实践中,花期调节易被重视,而花时调节却常被忽视。现就有关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供广大农技工作者参考。1母本赶露水:母本群体大且荫蔽,早晨叶片上沾有很多露水,8时之后随露水的蒸发散失了大量热量,对提...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窖藏时间(3、5、8、15和20年)丹溪红曲酒的活性成分及抗氧化能力,参照GB/T 13662—2018《黄酒》的方法对酒精度、总酸、pH、总糖和非糖固形物含量进行测定,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对还原糖进行测定,采用福林酚法对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利用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评价红曲酒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并且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红曲酒中洛伐他汀的含量。结果表明:1)总糖含量随着窖藏时间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窖藏20年的红曲酒总糖和还原糖的质量浓度最高,分别为46.92和22.35 g/L;非糖固形物的含量随着窖藏时间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窖藏8年的红曲酒非糖固形物的质量浓度最高,为33.95 g/L;2)总多酚及总黄酮含量随着窖藏时间的增加先小幅升高后降低,窖藏5年的红曲酒总多酚及总黄酮质量浓度最高,分别为6.49和4.23 mg/mL;3)各窖藏时间红曲酒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其中窖藏3年的红曲酒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8年红曲酒具有最高的ORAC值;4)各窖藏时间红曲酒中洛伐他汀含量较为稳定。窖藏时间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加红曲酒中总多酚的含量,提高ORAC能力,且不会引起洛伐他汀含量的减少。  相似文献   
4.
黑麦草叶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酸化和加热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从黑麦草中提取叶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分析了黑麦草叶蛋白中的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黑麦草叶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4.0,料水比1:2,凝聚温度为70℃,加热时间5min。该条件下提取的叶蛋白含量可高达70.48%。氨基酸分析显示黑麦草叶蛋白中人体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药效氨基酸分别占总氨基酸的40.3247%、22.2439%和77.5609%。黑麦草叶蛋白具有很好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产学研一体化有效推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改革与完善,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锻造一支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促进学术团队的建设,极大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社会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6.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进一步深化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传统的基础实验往往都是孤立的,实验之间的关联性不大,缺乏系统性,实验效果不够理想。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参与资料收集、实验方案设计,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等,为日后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小飞蓬的铜毒害和抗性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铜污染区的小飞蓬进行盆栽实验,在不同Cu浓度处理下,对小飞蓬的电导率、叶绿素以及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电导率随着Cu浓度的提高而增大,而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先微增后持续减少,这说明Cu损害了小飞蓬的细胞膜,并影响了小飞蓬的光合作用和蛋白质的合成。对小飞蓬的抗性机制研究表明,当土壤Cu浓度升高时,小飞蓬根部Cu含量随着增加,相关系数为0.974**;而地上部分Cu含量的上升并不明显;转移到地上部分的Cu随着土壤铜含量的提高,亚细胞组分铜的总量增加;其中组分F1(细胞壁以及未破碎残渣)、F3(线粒体部分)、F4(核蛋白和可溶性组分)中Cu含量也呈现增加趋势,相关系数为0.992**、0.973**、0.995**,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以F1所占比例最高,约为34.7%~40.9%,F4次之,约为26.8%~32.3%。随着土壤Cu浓度的提高,Cu在根部的存在形态中以醋酸提取态为主,其次为盐酸提取态;地上部分的Cu提取态中活性较低的醋酸提取态和盐酸提取态所占比例提高,活性较高的氯化钠提取态和乙醇提取态下降,水提取态变化幅度不是很明显,但总体上以氯化钠提取态和乙醇提取态为主;抗氧化酶系统SOD、POD、CAT在Cu浓度增加时,活性增强,其中CAT、POD与Cu浓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40*、0.924*,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这3种酶组成的清除自由基系统对小飞蓬的耐Cu性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根据pH-stat法,用正交试验优选出水解所需的底物浓度、pH值、温度、加酶量等试验条件,对枯草杆菌蛋白酶水解牛乳酪蛋白的水解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解条件为:底物浓度3%、pH 8.5、温度55℃、加酶量为20μl,在此条件下酪蛋白的水解度达到27.05%.试验结果为进一步开发酪蛋白水解产物作为人类的功能食品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用45S rDNA作探针,对芸薹属3个二倍体种(白菜型油菜、甘蓝和黑芥)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原位杂交分析,发现在白菜型油菜的20条染色体中有10条、黑芥16条染色体中有6条、甘蓝18条染色体中有4条染色体上存在杂交信号.其中白菜型油菜和黑芥的减数分裂为首次报道,研究结果对研究芸薹属二倍体基因组A、B或C的亲缘关系以...  相似文献   
10.
紫甘薯以其富含天然花青素、活性微量元素硒和粗纤维,以及抗氧化、抗菌、抗癌、预防衰老及皮肤美容等卓越的保健功能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对紫甘薯的营养价值、保健功能及其应用前景做一综述,以期有助于为我国紫甘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