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香肠自然风干过程中微生物和部分理化性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如皋香肠在风干期间定时取样,分别测定其pH值,Aw值,亚硝酸钠含量,氯化钠含量,微生物细菌总数及菌群变化。结果显示,香肠的颜色指标发生了较明显变化,切面的颜色随成熟时间的延长变暗;香肠pH值呈现下降趋势;细菌总数和乳酸菌数在风干前8d时不断增加,随后逐渐稳定;氯化钠含量在风干8d前有升高趋势,随后趋向稳定;亚硝酸钠在风干8d前有升高趋势,随后趋向稳定。  相似文献   
2.
鱼是人类最主要的动物性食品来源之一,其新鲜度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传统的鱼新鲜度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感官评价、理化指标检测和微生物检测等。新型的检测方法包括感官仿生技术、光谱技术和生物传感技术等。较为全面地论述了目前鱼体鲜度快速评价的主要技术和方法,进行了适当的比较和讨论,并展望了未来研究发展的趋势,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及制定我国鱼新鲜度判定规范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冷却羊肉微生物菌群分析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冷却羊肉中分离和初步鉴定出乳杆菌3株、假单胞菌属和肠杆菌科各2株,葡萄球菌属或微球菌属、热死环丝菌和酵母菌各1株。假单胞菌属、乳酸菌、葡萄球菌和微球菌、肠杆菌科、热死环丝菌是构成该品种冷却羊肉的主要微生物。假单胞菌属是该地区冷却羊肉中主要优势菌,而且在冷藏过程中呈缓慢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乳酸菌应用于冷却羊肉生物保鲜的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冷却羊肉中分离出的主要腐败菌作为指示菌,针对性地从传统肉制品中分离筛选出两株抑菌效果较好的乳酸菌菌株。并通过模拟肉汤共培养试验,初步研究了其在生物保鲜上的应用。结果表明:分离自侗族酸肉的TD3-1对冷却羊肉中具代表性的3株腐败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能使腐败菌的菌落数相比单独培养时有显著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通过跟踪爊鸡加工过程中的净膛、清洗、煮制、冷却和杀菌5个工艺点的鸡体表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同时对煮制和包装两个车间内的空气、操作台、工作人员手和工作服的微生物污染状况进行调查。最终确定煽鸡加工中微生物污染点为清洗、煮制和杀菌,加工车间内环境微生物污染也需要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诃子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诃子与龙井茶和银杏叶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诃子提取物总多酚含量为(211.229±8.236)mg/g、总黄酮含量为(49.509±1.362)mg/g,高含量的总多酚是其强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诃子粗提物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阳性对照BHT;采用不同极性溶剂对诃子粗提物进行萃取后发现乙酸乙酯萃取相抗氧化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7.
通过跟踪爊鸡加工过程中的净膛、清洗、煮制、冷却和杀菌5个工艺点的鸡体表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同时对煮制和包装两个车间内的空气、操作台、工作人员手和工作服的微生物污染状况进行调查.最终确定爊鸡加工中微生物污染点为清洗、煮制和杀菌,加工车间内环境微生物污染也需要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乳酸菌发酵液在冷却羊肉保鲜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乳酸菌发酵液处理真空包装的冷却羊肉,并同其它处理方式对照,通过测定其冷藏过程中的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评价乳酸菌发酵液对冷却羊肉的保鲜效果。结果显示:真空包装的冷却羊肉经不同保鲜液处理后,保鲜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以10^7CFU/mL浓度的乳酸菌处理组的保鲜效果最好,pH值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TVB-N值在贮存末期低于9 mg/100 g,感官品质良好,红度值高,但汁液流失率较高,乳酸菌发酵液处理后,对粪大肠球菌抑制作用较强,细菌总数对数值维持在5.9-6.1之间;产细菌素菌株S1-1与不产细菌素菌株TD3-1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