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7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276篇
林业   590篇
农学   385篇
基础科学   371篇
  336篇
综合类   2595篇
农作物   303篇
水产渔业   250篇
畜牧兽医   1384篇
园艺   406篇
植物保护   19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242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391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342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361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331篇
  2006年   326篇
  2005年   360篇
  2004年   333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97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当今“慕课”和“金课”日益盛行的教学模式下,针对“食品添加剂”课程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模式陈旧、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程考核方式单一、学习成效不显著等缺点,从教学方式、考核方式进行初步改革探讨,使课前预习和课堂听课有机融合,推进翻转课堂,逐步向“金课”建设过渡,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地采用马铃薯连作模式,设置3个施肥处理,即:单施化肥(T)、有机肥配施化肥(YTF 1/2)、全量有机肥(YTF)。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处理下马铃薯农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马铃薯产量发生了变化,其中变化最为明显的土壤指标有土壤容重、孔隙度、饱和导水率、有效磷。YTF处理较T处理可分别显著(P<0.05)降低土壤容重16.8%,增加土壤孔隙度12.7%,提升饱和导水率25.3%。YTF处理可显著提升土壤有效磷含量43.0%,但各处理间土壤pH、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之间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同时,较之T处理,YTF处理亦可显著提升土壤团聚体含量。YTF和YTF 1/2处理可分别较T处理提升马铃薯产量24.6%和12.8%。因此,施用有机肥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改良土壤物理性状,亦能促产增收。  相似文献   
3.
斑点叉尾鮰自引入我国以来,发展势头迅猛,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苗种品质参差不齐、鱼病爆发、价格低迷、加工产品内销市场开发滞后和出口受阻等,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斑点叉尾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促进我省斑点叉尾鮰产业良性健康稳步发展,有必要对斑点叉尾鮰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摸清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产业化发展建议,以实现斑点叉尾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大麻幼苗叶形与毛状体及乳汁管关系,采用徒手切片法等形态学观察方法,对4个工业大麻品种,火麻1号、火麻3号、金刀-15和格列西亚以及2个高世代种资源20170114和资源CA-4共90株幼苗的第一真叶外形、毛状体和乳汁管性状进行了观察,并对所得观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大麻叶各类特征内部性状彼此间常存在较强的相关性,通过因子分析,叶形相关性状提取出2个公因子,即叶片外形因子和叶柄外形因子,累计贡献率达91.758%;毛状体相关性状提取出2个公因子,毛状体数量因子和腺毛直径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8.514%。对叶柄乳汁管数及4个公因子进一步关联解析,可知叶柄乳汁管数与叶柄外形因子和毛状体数量因子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可通过观察大麻幼苗第一真叶的柄叶比和叶片腹面非腺毛密度间接反映叶柄乳汁管及叶腺毛数量。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净化效果,提高养殖密度和成活率,构建了间歇式双循环工厂化养殖系统。通过间歇运行生物膜反应器增加水力停留时间,充分降解含氮污染物;连续运行弧形筛及时去除固体颗粒物。考察了该系统的启动过程及石斑鱼高密度养殖效果。启动初期,将硝化型生物絮团与海绵填料混合培养,生物膜22 d即可挂膜成功。以30.03 kg/m~3为初始养殖密度开展石斑鱼养殖试验,经66 d养殖,石斑鱼平均质量从(273.00±12.22)增至(552.52±107.04) g,最终养殖密度达到60.78 kg/m~3,成活率为100%。养殖过程中,生物膜逐渐适应养殖环境,氨氮、亚硝酸盐氮去除率从13.33%、14.84%增至93.73%、93.50%。此外,在弧形筛进水槽增加曝气形成曝气式弧形筛,可进一步除去细小颗粒物,有效控制养殖水体浊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若羌县密植枣园进行枣树疏密间移,调整模式,降低密度,培养合理树体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发生,便于机械化操作,减少农民田间劳动强度成本,解决了枣树郁闭造成的"产量、质量、效益"三下降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农田进行了残膜样品采集,并对不同采样深度下不同面积的农田残膜含量及数量进行统计分析,获取了土壤中残膜的分布情况,旨在为残膜回收机械的设计以及残膜回收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11份糜子材料为基础材料,对生育期、农艺性状及营养指标进行记载、测定,并借助SPSS、Excel软件对测定指标进行联合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长的糜子品种较生育期短的糜子品种主茎节数更多;在不同脂肪含量的糜子品种中,随着脂肪含量的增加,淀粉含量相对减少;在不同淀粉含量的糜子品种中,随着淀粉含量的增加,水分含量相对增加。  相似文献   
9.
熊蜂 (Bombus spp.) 和蜜蜂 (Apis mellifera L.) 是自然界中的重要传粉昆虫,近年来因为农药的大规模不合理使用造成了世界多个地区熊蜂和蜜蜂种群的持续下降。为了更好地评估农药对熊蜂和蜜蜂的毒性,本研究收集了61个共有的农药蜂毒数据,采用12种分子指纹联合8种机器学习算法,分别建立了农药对熊蜂和蜜蜂急性接触毒性LD50值的分类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农药对熊蜂和蜜蜂的急性接触毒性分类模型预测准确率分别达86.7%和80.0%。随机森林 (Random Forest)、神经网络 (Neural Network) 和支持向量机 (SVM) 3种算法联合Fingerprinter、Klekota-Roth Count和Extend 3种分子指纹在本研究中的预测能力较好。此外,分别采用构建的熊蜂毒性预测模型和蜜蜂毒性预测模型开展交叉毒性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2.9%和66.7%,表明熊蜂毒性模型预测蜜蜂毒性的准确性高于蜜蜂毒性模型预测熊蜂毒性的准确性。本研究可为设计低蜂毒化合物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为开展不同昆虫靶标的毒性交叉预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前,由于乳品市场的持续升温,很多农户都准备投资奶牛养殖。起步时有采取购入成年牛、2周岁怀胎牛、周岁育成牛和5-6月龄断奶犊牛等不同方案。但是,采取何种起步方式效益最好,最适合自已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