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为明确芝麻产量与施肥之间的关系,寻求最佳施肥配比,以汾芝二号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3个施肥处理和1个对照,调查分析汾芝二号在各生长阶段形态学指标和生物量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处理下,处理1(N 150 kg/hm~2+P_2O_590 kg/hm2+K_2O 45 kg/hm2)对汾芝二号株高影响较为显著;施肥处理对芝麻叶面积与植株干物质均有显著的增加作用,但对芝麻叶片数影响不显著;施肥可以提高芝麻产量,并且与不施肥处理相比,产量提高明显。综合研究表明,处理1(每公顷施N 150 kg,P_2O_590 kg,K_2O 45 kg)对汾芝二号产量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食用向日葵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向日葵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前准备、适时播种、苗期查苗补苗定苗、生育期防治病虫害,现蕾期追肥、辅助授粉,成熟期适时收获。用该技术种植的向日葵产量提高13.5%,产值提高11.6%。  相似文献   
3.
单粒精播密度对幼龄果园间作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明山西幼龄果园间作花生单粒精播的最适密度,以晋花7号花生为试验材料,在幼龄果园间作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单粒精播密度与双粒穴播对花生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主茎高和侧枝长随精播密度增加而逐渐增加,单株分枝数、单株结果数、双仁果率和饱果率均随密度增加而减少。当单粒精播密度为18.0和21.0万穴/hm2时,干物质积累量与积累速率均高于对照(双粒穴播处理)。由2014年试验数据结合产量趋势方程得出,单粒精播最适密度为19.18万穴/hm2,与对照双粒穴播相比,可节种20.8%,增产7.39%。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薯块膨大中期简便易行的增产措施,研究了甘薯中后期翻蔓、提蔓、喷施多效唑、喷施缩节胺、摘除枝条等措施对其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作处理)相比,提蔓和喷施多效唑、缩节胺能有效控制旺长,叶面积指数降低,但中后期光合势并未降低,地上部干重降低,块根干重增加,单株薯数增加,分别增产11.28%、16.15%和8.27%,其中喷施多效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对复播绿豆进行机械播种试验、播种期试验和播深试验,探索绿豆复播简约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结果表明,绿豆复播简约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为选用优良品种、适时早播(6月25—30日)、单粒机播(播深3~5 cm)及播种、施肥、喷施除草剂同步完成、加强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6.
优质谷晋谷21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晋谷21号栽培技术包括:精细整地,一次性施足富含有机磷的农家肥作底肥;精量播种,适当加大行距;出苗前喷施专用除草剂,减轻间苗难度;拔节期深中耕一次;及时收获。该技术在山西吕梁及晋谷21号主产区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行距配置对谷子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多分蘖的张杂谷5号和少分蘖的晋谷21号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T1(10cm+50cm)、T2(20cm+40cm)、T3(30cm+30cm)3种行距,对两品种在不同行距配置条件下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2处理能显著提高两品种的产量,对于多分蘖的张杂谷5号,适宜的宽窄行能够有效提高谷子的分蘖及分蘖成穗数,进而提高谷子的产量;对于少分蘖的晋谷21号则通过优化个体穗部性状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