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云杉属的种和种源选择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国有樟村坪林场营造云杉属5个种18个种源的种和种源试验林,进行云杉属的种和种源选择试验。结果表明:5种云杉18个种源的造林成活率为76%~92%,平均85.0%;保存率为27%~73%,平均46.1%。欧洲云杉的平均成活率和平均保存率最高,分别达89.0%和60.0%,其中4号、6号2个种源的平均成活率和平均保存率分别达87.5%和67.0%。6年生欧洲云杉的平均树高比其它4个种的平均树高生长量提高36.85%,其中最优良种源是4号和6号种源,该2个种源的平均树高生长量比5号和7号2个种源提高26.63%;4~6年生林不同种源的保存率与历年生长量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4年生林树高和地径之间、5年生林树高和冠幅之间、6年生林树高和地径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上,指标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以设置在湖北宜昌地区的云杉种源试验林为材料,对白云杉、黑云杉、兰云杉、红皮云杉和欧洲云杉等5个种18个种源4~7年生云杉的适应性、生长性状和形质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杉种间和种源间的适应性差异显著,7年生云杉种间和种源间的保存率均呈极显著差异。不同林龄种源间树高、当年抽梢长和冠幅的变异系数较大;且各性状变异既有树种的效应,也有种源间的效应。方差分析表明,5~7年生云杉的各性状在种间差异极显著,在种源间差异极显著或显著,方差分量表明不同云杉种间和种源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7年生云杉各性状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运用性状的综合评价方法,筛选得到欧洲云杉、兰云杉和黑云杉为试验地区的优良云杉种,并初步筛选出具有较强适应性和生长潜力的欧洲云杉6号和4号种源及黑云杉10号种源,7年生树高增益分别为24.08%、13.38%和16.79%。  相似文献   
3.
沙门菌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是其在宿主内长期定植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利用选择性捕获转录技术(SCOTS)筛选鸡白痢沙门菌S06004株在感染鸡巨噬细胞系HD-11过程中细菌表达的基因.结果显示:鸡白痢沙门菌以MOI值为100:1感染HD-11细胞1h后,感染率达11.75%;选取感染1h时间点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COTS技术获得了12个鸡白痢沙门菌的转录序列,包括与沙门菌感染相关的毒力基因调控因子invF;构建了invF、tehB和tolC基因插入突变株.突变株侵入HD-11的能力明显低于野生株,反映了SCOTS筛选获得的基因在鸡白痢沙门菌感染巨噬细胞时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深入揭示鸡白痢沙门菌的感染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营造7年生(苗龄3年)的37个红皮云杉家系保存率和生长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红皮云杉家系间树高、当年抽梢、地径、冠幅均有较大差异,通过综合比较,pkor08hlj007、pkor08hlj010、pkor08hlj012、pkor08hlj032、pkor08hlj035较适宜在宜昌地区引种栽培。本研究结果造林后4年生树木生长量与国家云杉良种基地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林业科学研究所育苗的3年生苗木生长量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小兴安岭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的种类及主要品种的分布及用途,为小兴安岭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