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27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9篇
  11篇
综合类   142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文介绍以抗体和核酸探针为基础的病害诊断和病原体检测这种极为准确的鉴定方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似与生化反应(包括营养元素比如象氮、磷、硫转化成有机物)密切相关。为此一些技术人员同时进行了生物量大小的测定和土壤生化反应试验,试图把生物量与生化反应两者联系起来。例如,Nannipieri 和 Pancholy、Rice 同时进行了生化试验并测定了已用有机基质改良过的土壤中微生物学因子,揭示了这些微生物学因子间的密切关系。Frankenberger 和 Dick 搞清了11种酶的作用并测定了10种土壤的生物量,得知这些因子间密切相关。Sparhing 已报道过淀粉酶和一些生物量的密切关系。绿地表土中有大量的有机物  相似文献   
3.
研究比较了柠檬酸、乳酸、磷酸和双乙酸钠4种酸化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日粮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仔猪日粮中分别添加2%的柠檬酸、乳酸、磷酸和双乙酸钠,仔猪(5~9周龄)采食量分别提高4.9%、5.6%、4.2%(P<0.05)和-1.3%(P>0.05);体增重分别提高11.5%、10.5%、10.3%(P<0.05)和-2.9%(P>0.05).柠檬酸、乳酸、磷酸对仔猪腹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全期4种酸化剂中,柠檬酸对仔猪采食和预防腹泻的效果最好,而双乙酸钠对仔猪采食量和体增重无促进作用.饲喂添加1%、2%、3%和4%柠檬酸的日粮,仔猪(5~9周龄)采食量分别提高5.5%、5.9%、6.8%和7.0%(P<0.05),体增重分别提高7.2%、11.8%、11.1%和10.2%(P<0.05),日粮有机物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3.8%(P>0.05)、6.08%、5.0%和4.9%(P<0.05),日粮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0.71%(P>0.05)、4.69%、4.58%和4.31%(P<0.05).断奶仔猪日粮中的柠檬酸添加量以2%为好.  相似文献   
4.
奶源基地建设是我国奶业发展的基础,奶牛养殖小区是目前我国奶牛养殖的可行模式。该文依据目前我国奶牛养殖约有72.7%为农户养殖的现状,立足奶牛养殖小区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对奶牛养殖小区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并提出了奶牛养殖小区建设相应的技术参数,目的在于为奶牛养殖小区建设单位提供参考,改变我国庭院式奶牛饲养方式,提高奶牛饲养管理水平,改善奶源质量。在平面布局上,应该有管理生活区、奶牛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和粪污处理区等4个功能区域。管理生活区和辅助生产区应建在小区的地势较高,上风向处;而粪污处理区设在地势低、下风向处;奶牛生产区设在小区中间。  相似文献   
5.
杨梅叶枯病菌(Phomopsis myricina)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梅叶枯病菌(Phomopsis myricina)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与分生孢子器形成最佳培养基为PSA+1‰酵母膏和PDA+1‰酵母膏。病菌能有效地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但谷氨酸和精氨酸对病菌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器形成最适温度为20~25℃;最适pH值分别为6~8和7~9。紫外光处理有利于产孢。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0~30℃;最适pH值7~9;在相对湿度98%以上和水滴中孢子萌发率最高;不同营养对孢子萌发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预测(prediction)和预报(forecast)可以作为同义词使用,二者都是对某些事物未来事实的预述。混乱的是,对未来病害爆发的预报通常根据对过往危险期的观察。就病害的侵染而言,这样的预报是后于现实,而针对病害爆发则又是先于现实。有时用监测(detection)一词来表述病害侵染后的  相似文献   
7.
疫霉根腐病是加利福尼亚大多数蕃茄种植区一个主要的蕃茄病害。这种病害由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或寄生疫霉(P.Parasitica)所致。但据报道85%以上的蕃茄根腐病是由后者引起的。目前还尚无抗病的商品蕃茄品种,对此病的防治仅限于应用杀真菌剂处理土壤、种子,移栽前浸根处理和栽培措施。但在管理缺水时或晚  相似文献   
8.
稀土对植物抗病增产作用的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世界稀土分布及其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作用,重点是对增强棉花抗枯萎病的作用及其机理。内容包括施用后不同抗、感病品种棉株发病情况,体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叶片呼吸强度和光合强度、蛋白质含量、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和茎形态解剖结构等多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还探讨了稀土的农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棉花黄萎病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辣椒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就是贯彻我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以下,以获得最佳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