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植物保护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沙棘木蠹蛾幼虫化学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针对沙棘木蠹蛾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干基喷雾、浇根、排粪孔注药、熏蒸等化学防治方法防治其幼虫,进行了大量野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这些防治方法中,只有磷化铝熏蒸可称得上是一种经济、有效、可行的防治方法。夏季日均温在21-25℃时,以每株树1丸(3.2g)的剂量进行根部熏蒸,防治效果可达82.61%,防治成本为191.4元/hm^2。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存在的现状与危害,介绍了北京市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的工作程序与回收模式,以及该项工作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并对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常态化发展提出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近些年,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化肥、农药大量使用所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已成为十分严峻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我国的农药使用量居世界第一,近十多年来,农药使用量每年基本稳定在23万吨左右(有效成分),各种制剂(实物量,包括有效成分和各种辅剂)约120万吨。北京市2008年各类农药使用量总计就达到1429吨(折百量731吨),以有机磷类农药、除草剂为主。大多数农药以喷雾剂的形式喷洒于农作物上,其中  相似文献   
4.
新型药械在小麦蚜虫防治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5月在北京市顺义区开展小麦蚜虫防治试验。其中采用了2种新型植保药械施药,通过调查、比较,对其田间应用效果做出评价。旋翼无人施药机和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施药处理对小麦蚜虫的平均防效分别为94.7%、84.3%,作业效率分别为1 667、400 m2/min。旋翼无人施药机在小麦上层具有较高的药液沉积,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在小麦中、下层具有较高的药液沉积。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北京市推进蔬菜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优化集成了覆盖生产全程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培育了规范运行管理的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推进了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的融合,服务面积逐步扩展,服务体系不断壮大,生态效益有效提升。还就进一步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进行了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北京首次发现外来入侵植物刺果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果瓜原产美国,2010年9月,北京在海淀区温泉镇太舟坞山林地带首次发现,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进行了初步调查。本文对该种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防控对策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农田中历年累积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对环境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人畜安全等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治。本文阐述了北京市农药包装废弃物的现状、危害,分析了产生的原因,介绍了北京市采取的做法与成效,并对该项工作的科学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30%苯唑草酮防除夏玉米田杂草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00%苯唑草酮SC是德国巴斯夫公司研发的新型羟基苯基丙酮酸酯双氧化酶抑制剂(HPPD)除草剂。2014年在北京市顺义区夏玉米田进行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不同剂量处理对玉米安全;在杂草3~5叶期施药,30.00%苯唑草酮12 mL/667m2的防效与对照药6.00%烟嘧磺隆80 mL/667m2的防效均在91.40%以上,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区防效,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沙棘木蠹蛾危害特性与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作者于2003年5月至11月对沙棘木蠹蛾卵和幼虫的危害特性和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棘木蠹蛾主要产卵在干部树皮裂缝、伤口等处,卵孵化后,初孵幼虫首先取食树干的韧皮部,然后逐渐向下转移危害根部.根部幼虫主要取食木质部,形成多条纵向的蛀道,通过蛀道在主根与侧根、侧根与侧根间进行转移危害.树干上的卵和初孵幼虫多集中在2 m以下,而根部的幼虫主要聚集在距离地面20 cm以内的主根上.从5月至11月,非当年生幼虫基本呈现递减的变化趋势,6月和10月减少的幅度较大.当年生幼虫则从7月逐渐增加至9月达到最大,而后又急剧减少.从8月到11月,幼虫的聚集位置和种群数量都呈现向树下部转移的趋势,10月初转移至根部的幼虫达70.5%,树干上分布的仅有29.5%,且大部分都集中在树干1.2 m以下的位置.11月初,幼虫已基本转移至地下根部,此时树干上幼虫分布很少.   相似文献   
10.
农药残留在环境中的行为过程、危害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不科学使用农药,会对环境、生物造成危害。本文介绍了我国农药的使用现状,论述了农药在环境中残留行为,分析了农药在环境中残留的危害,并提出了减少农药对环境危害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