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7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国阳 《福建林业科技》2012,(1):153-155,170
在分析福建省油茶良种繁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加大优良品种引进力度、充分挖掘自主选育品种、积极提升现有品种质量、强化油茶种苗质量管理、加强油茶良种生产指导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相思类树种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养地能力强,在中国南方广泛引种栽培,是南方大力发展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的重要树种。根据近年来研究报道,笔者主要讲述了相思类树种的外植体在组培快繁和扦插繁殖中的应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利用外植体繁殖研究的发展建议,为今后解决中国相思类树种在推广和应用中的种苗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施肥对闽北三耕土杉木幼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结果表明 ,施肥不同程度提高了三耕土杉木幼树的光合能力 ,但只有当高的光合能力与较低呼吸相配合时 ,才能形成高光合系数 ,如 M(氮磷钾 + Fe、Mn、Zn、Cu等多元微肥 )、NPK.另外 ,林冠下层的杉木枝条针叶 ,净光合强度上部 >中部 >下部 ,不同叶龄的净光合强度随着叶龄的增长呈指数式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惧福建省洋口林场1971~1998年衫木种子园单位产量为原始材料,应用拓扑学原理和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种子产量拓扑预测及其残差修正模型群。通过计算,绘制出该场未来15年杉木种子园单位产量的预测曲线。预测结果经1999年实际产量检验,精度达95.4%。  相似文献   
5.
收集福建省洋口林场 1971~1998年杉木种子园单位产量为原始材料 ,应用拓朴学原理和灰色系统理论 ,建立了种子产量拓朴预测及其残差修正模型群。通过计算 ,绘制出该场未来 15a杉木种子园单位产量的预测曲线。预测结果经 1999年实际产量检验 ,精度达 95.4 %。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结合趋势面分析,对福建省大田桃源林场引种的25年生的89个马尾松种源的树高、胸径、材积的地理变异进行空间分析和基于GIS的表述。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源树高生长的趋势面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湖南的南部,广西的东部及广东。各种源胸径和材积生长的趋势面高值区在广西中部、南部,广东、福建和江西三省交接地带。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马尾松的高产种源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的中南部和广东、福建和江西三省交接地带。这为马尾松种源的合理区划和种子调拔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不同施肥处理对杉木针叶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9个不同施肥处理的连栽地杉木针叶的叶片质量和单叶面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叶片质量均下降,含磷素的配合施肥,如氨磷钾加微量元素、磷钾配施、等能提高杉木针叶的单叶面积,微量元素与氮磷钾混施的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8.
连栽地4年生杉木幼林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在连栽地4年生杉木幼林地,采用完全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安排N、P、K、NP、NK、PK、NPK、M(NPK+微肥)、C(对照)共9个不同施肥处理,重复3次,连续观测3a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①不同处理的肥效大小依次为:M(NPK+微肥)>NPK>NP>P>PK=N=NK>K>C.施肥后第2年起,施肥处理间或与对照的生长差异达显著水平;②不同施肥因子,N、P对杉木生长比K和微肥重要.施用K肥,应以施足N、P肥为基础;③微肥对生长促进作用明显,对连栽地杉木幼林生长的重要性与大量元素K肥接近.  相似文献   
9.
福建桉树冻害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调查了2005年福建桉树冻害情况,分析了遗传因子、环境因子和经营措施对桉树冻害形成的影响,初步总结出各区域适宜的桉树树种、无性系,为福建省今后进一步发展桉树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巨桉种源/家系引种试验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对 2 0 2个澳大利亚巨桉种源 /家系引种试验 ,结果表明 :参试家系的生长量、冻害等级、干形指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同时综合评选出速生、抗寒、干形良好的巨桉优良家系 16个 ,4 .5年生树高、胸径、材积平均生长量分别达 9.7m、10 .4cm、0 .0 35 9m3 ,年均生长量达 2 .3m、2 .2cm、0 .0 0 80m3 ,分别比CK1(巨桉 )提高 2 0 .9%、2 1.3%、6 1.7% ,比CK2 (尾巨桉 )分别提高 38.7%、4 2 .6 %、12 4 .3% ;遭受持续 8d历史低温- 7℃ ,平均冻害等级Ⅱ级 ,干形等级为Ⅰ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