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黄粉虫防治药剂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粉虫为蔺草制品的重要仓储害虫之一,对其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点滴法测定了几种杀虫剂对黄粉虫4龄 幼虫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澳氰菊酯对黄粉虫的毒力最高,其LC50值为9.23μg/mL;其次为甲基嘧啶磷,其LC50值为9.54μg/mL;进一步测定了溴氰菊酯与甲基嘧啶磷对试虫的混合毒力.结果表明,澳:甲(1:6)配比增效作用最明显,其CTC为137.5,LC50值为7.34μg/mL.因此,该配比值得进一步室内制剂加工研究以防治黄粉虫为害.  相似文献   
2.
四川重要药用植物害虫种类名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四川省的52种药用植物的虫害进行田间调查,采集害虫标本并辅以室内饲养,按照昆虫分类鉴定依据和相关资料进行害虫种类鉴定。鉴定出害虫69种,基本掌握这些药用植物的虫害种类及其为害情况,为今后深入的研究和虫害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针刺大椎、百会、人中穴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海马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作用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点组、穴位组4大组,每组再根据再灌注后时间分为24 h、72 h组,每组5只。完成治疗后,先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再处死大鼠,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缺血侧海马Ngb的表达水平。结果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对照点组及穴位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模型组、对照点组、穴位组三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24 h组比较,72 h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 h对照点组及穴位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b: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Ngb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点组及穴位组Ngb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点组比较,穴位组Ngb的表达水平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24 h组比较,72 h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对照点组Ngb的表达水平均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 h穴位组Ngb的表达水平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能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可上调海马Ngb的表达水平,从而实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辣椒品种次生物质与抗侧多食跗线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Banks)的关系,以叶片危害指数为抗性评价指标,利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了6个辣椒品种在侧多食跗线螨取食前后辣椒碱、多酚和单宁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接螨前和接螨后7 d,未在辣椒叶片中检测到辣椒碱;接螨后14 d和21 d,叶片辣椒碱含量上升,但与叶片危害指数之间无显著相关性。接螨前辣椒叶片多酚和单宁含量与接螨后叶片危害指数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410和-0.8714。与接螨前相比,接螨后7 d,抗性品种叶片多酚和单宁含量显著上升,而非抗性品种则显著下降;接螨后14 d和21 d,酚类含量开始下降;接螨后7、14和21 d叶片多酚和单宁含量平均上升率与叶片危害指数之间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826和-0.9133。表明辣椒品种对侧多食跗线螨的抗性表现出组成和诱导抗性2种机制,辣椒品种多酚和单宁含量与抗性大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温度对麻疯树柄细蛾Stomphastis thraustica Meyrick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温度下(19~37℃)麻疯树柄细蛾各虫态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19~34℃范围内,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37℃时,卵不能孵化。在25℃下雌虫和雄虫平均寿命最长,分别为5.94 d和5.22 d。在25~34℃范围内,温度对雌虫产卵量无显著影响,但平均产卵量(44.4粒/雌)明显高于低温区19~22℃的平均产卵量(16.9粒/雌)。卵、幼虫、蛹和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391,6.312,8.014,8.874℃,世代有效积温为294.183日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针刺大椎、百会、人中穴对内皮抑素(Endostatin,ES)作用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表达变化及影响,研究ES作用于脑保护的部分机制。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各10只,其余30只大鼠参照ZeaLonga线拴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依达拉奉组、针刺组,10只/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仅捆绑,依达拉奉组以3 mg/kg (稀释至1 mL)腹腔注射,针刺组行大椎、人中、百会穴针刺,每12 h行1次治疗,6次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再行Western Blot法检测ES表达。结果 (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治疗后,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其余3组评分较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依达拉奉组及针刺组评分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依达拉奉组及针刺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ES比较:治疗后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其余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依达拉奉组及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针刺能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缺血区域海马组织ES的表达,达到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促进脑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7.
不同饲料对黄粉虫幼虫水分及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3种饲料原料中添加黄粉虫虫粉对黄粉虫幼虫生长的影响,从而为优化黄粉虫的人工饲养提供依据。【方法】向麦麸、酒糟和豆腐渣3种饲料原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黄粉虫成虫粉或蛹粉,饲喂6周后,测定黄粉虫幼虫水分含量、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结果】饲料中添加黄粉虫蛹粉或成虫粉均可降低幼虫水分含量,提高幼虫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不同类型饲料饲养的幼虫水分含量结果比较为,麦麸组<酒糟组<豆腐渣组;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的结果比较为,麦麸组>酒糟组>豆腐渣组。黄粉虫幼虫水分含量随饲料中添加的黄粉虫蛹粉或成虫粉比例的增加而降低;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的变化则相反。【结论】麦麸添加20%的黄粉虫蛹粉可获得低水分含量、高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的黄粉虫幼虫,可作为黄粉虫饲养的最佳饲料。  相似文献   
8.
蒋素容  刘琦  王巧  杨凤丽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2006-2009
采用频振灯、性引诱剂甲基丁香酚、黄板诱杀和杀虫剂毒杀进行橘小实蝇防治试验,并比较防效.结果表明,诱杀处理中黄板和性引诱剂甲基丁香酚表现出较好的防效,而频振灯防效稍差;杀虫剂35%毒死蜱乳油1 500倍稀释液、25 g/L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500倍稀释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稀释液均表现出很好的防效,防效为77.08%~85.18%.在柑橘生产上采用黄板、性引诱剂甲基丁香酚诱杀及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和吡虫啉毒杀可以有效控制橘小实蝇为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针刺大椎、人中、百会穴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 40只大鼠随机挑选10只为假手术组,其余30只大鼠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对照点组、针刺穴位组3组,每组10只。大鼠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假手术组只捆绑不针刺,针刺穴位组针刺大椎、人中、百会三穴,针刺对照点组针刺针刺穴位左侧旁开0.3 cm处,每12小时针刺1次,6次治疗后处死大鼠,取缺血海马组织电镜下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 治疗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穴位组和针刺对照点组均下降更明显(P<0.05)。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假手术组线粒体结构正常;模型组线粒体肿胀明显,嵴断裂,空泡结构明显;针刺对照点组线粒体肿胀,可见嵴断裂,少量空泡结构;针刺穴位组线粒体稍肿胀,嵴断裂及空泡化不明显。结论 针刺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改变缺血再灌注局灶的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