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林业   6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曲柳是我国东北林区珍贵的硬阔叶用材树种,选择适宜的立地培育人工林,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意义。通过对近年来水曲柳林分生长与立地条件之间关系进行的分析,结果发现:水曲柳适宜在半阴半阳坡或阴坡,凹形坡生长,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段生长较好。从坡位来考虑,不存在逆温的地区在中下坡生长较好,有逆温现象存在的地区,幼龄林在下坡易受霜冻,适合中上坡,中龄林在下坡可以免受霜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适合核桃楸在无菌条件下萌发而获得无菌植株的方法。[方法]以成熟核桃楸合子胚为试材,探讨不同外植体、基本培养基、激素、蔗糖对核桃楸无菌萌发的影响。[结果]以带2片子叶的核桃楸合子胚为外植体,在MS+BA 2.5 mg/L或MS+BA 2.5mg/L+IBA 0.01 mg/L上萌发效果最好。[结论]适宜的萌发条件可促进核桃楸萌发,提高萌发率。  相似文献   
3.
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方法对7个沙棘品种的种子形态及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个沙棘品种间的千粒质量、种子形态、生活力、发芽速率、发芽指数、发芽率都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千粒质量最大的品种是契切克,最小的是中国沙棘;中国沙棘的种子形态指标显著小于引进的大果沙棘品种;7个沙棘品种中,中国沙棘能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高的发芽率,萌发特点属于爆发型;依尼亚,契切克、阿尔泰、丘伊斯克、壮圆黄属于过渡型;深秋红则属于缓萌型;相关分析表明,种子大小对萌发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分别以0、10、50、100、200、500 mmol/L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豌豆、黄瓜、玉米和刺槐种子及其砂培幼苗.结果表明:10~100 mmol/L SNP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及幼苗的根长、叶绿素含量和生物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SNP浓度的增加,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明显受抑制,不同植物受抑制程度的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5.
沙棘品种间果实性状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发掘和利用沙棘种质资源中的优良基因培育新品种,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及辽宁省的7个主栽沙棘品种间果实性状的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个沙棘品种间的百果重、果实密度、果柄长、纵径、横径及果形系数都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百果重和果柄长最大的品种是契切克,果实密度最大的品种是依尼亚;沙棘的果实形状主要为圆柱形,果实颜色以黄色为主;百果重与果柄长、果纵径、果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果柄长与果纵径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果形系数呈显著正相关,果实密度与果柄长和果形系数呈负相关关系;沙棘果实各性状的变异程度差异很大,其中果实密度和果柄长的变异明显。品种契切克、壮圆黄和依尼亚具有较高的遗传改良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胡桃楸嫩枝扦插生根效果,采用自动喷雾装置,研究了不同母树年龄、不同遮阴、不同基质、不同生根促进物质对胡桃楸嫩枝扦插生根率、生根数量和根系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7月初采集2年生母树嫩枝,使插条直径0.3 cm左右、长度10~12 cm、保留2片半叶,采用NAA500μg/ml+IBA500μg/ml对插穗进行2 h浸泡处理,在70%遮阴和蛭石基质试验条件下,生根率可达82.2%。  相似文献   
7.
8.
以胡桃楸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了外植体消毒及培养预处理(低温、暗培养)对胡桃楸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消毒处理中以紫外线直射5 min+0.1%HgCl_28 min处理效果好于其他处理,染菌率为13.45%,褐化率为22.78%。培养预处理中暗培养随着时间延长愈伤组织诱导率增加。低温处理是随着时间延长呈现抛物线形式,先升后降,低温14 d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42.71%。经过预处理后,在低温处理14 d的不定芽诱导率最高,为42.8%。随着种子贮存年限的延长,胡桃楸发芽率、愈伤组织诱导率、不定芽诱导率越低。  相似文献   
9.
短梗五加扦插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年龄的插穗、扦插基质和药剂处理进行短梗五加扦插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插穗年龄和药剂处理对短梗五加扦插生根的影响差异显著;各因素处理对萌芽率、平均新梢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胡桃楸嫩枝扦插生根效果.[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不同采稳时间、基质、激素、蔗糖质量分数处理对胡桃楸嫩枝扦插生根率的影响.[结果]采穗时间是影响胡桃楸嫩枝扦插生根的主导因子.7月中旬采条,经NAA 500 mg/kg和蔗糖5%处理后,以蛭石为基质进行扦插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为66.66%.[结论]基于节约成本考虑,胡桃楸嫩枝扦插适宜组合为:7月中旬采穗+ NAA 500 mg/kg+ 2%蔗糖+蛭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