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探究不同竹龄早竹母竹对造林效果的影响,实地调查了1年生与2年生母竹造林地的早竹胸径、出笋数量、成竹数量、退笋数量、退笋高度等指标。结果显示:采用2年生母竹造林其出笋数量、成竹数量、退笋数量与新竹胸径均显著高于采用1年生母竹造林,退笋高度两者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早竹造林的母竹年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容器栽培和裸地栽培),对七叶一枝花光合特性及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七叶一枝花的净光合速率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容器栽培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裸地栽培,且在13:00左右差别最大,容器栽培为5.1 μmol·m-2·s-1,而裸地栽培仅为3.8 μmol·m-2·s-1;无论生物量还是皂苷含量,容器栽培均显著高于裸地栽培。表明了容器栽培是适宜七叶一枝花生长和有利于皂苷积累的种植方法。  相似文献   
3.
铁皮石斛Dendrobiumofficinale是我国名贵的中药材,市场需求量大,林下种植应运而生,铁皮石斛活树附生栽培模式是其最主要的形式。选择平原不同附生树种、山地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不同坡向不同附生树种进行近野生活树栽培试验,并进行生长及效果观测,以期实践总结出最佳的铁皮石斛的活树附生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附生树种、不同坡向对活树附生栽培铁皮石斛的茎高、茎粗和单丛鲜质量有显著影响,选择合适的林地和附生树种能有效提高铁皮石斛近野生栽培的产量。仙居县及类似地区铁皮石斛近野生栽培平原附生树种宜选择与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mairei相似树冠相对透光率大的树种,铁皮石斛种苗宜选择‘晶品1号’;山地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铁皮石斛近野生活树附生栽培宜选择向阳坡和东南坡多的林地,附生树种优先选择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化香树Platycarya strobilacea、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野柿Diospyros kaki var. silvestris等阔叶...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不同浓度N营养对水稻生长发育和C、N糖代谢影响效果的特点,采用4种浓度N营养在全生育期内处理水稻,分析其农艺性状、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色素含量和N转运和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响应。结果表明:水稻叶片内蔗糖含量在正常浓度即0.5和2 mmol·L-1 N营养条件下比高浓度即5 mmol·L-1条件下,均高出7倍,茎秆内均高出2倍左右;而在低浓度即0.05 mmol·L-1条件下,叶片和茎秆内蔗糖含量极低。这很可能是由于低N条件导致植株N营养缺乏,光合碳同化作用降低,而高N条件抑制光合作用。同时,水稻各组织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在0.05和0.5 mmol·L-1 N条件下很低,2和5 mmol·L-1 N条件下含量显著提高,相较前两者,至少升高1倍以上;总体上看,随着外施N浓度增加均显著增加,N营养促进N代谢。有意思的是,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在0.05到2 mmol·L-1 N条件范围内,几乎与水稻组织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在所分析的N转运和代谢的关键基因中,只有在0.05 mmol·L-1 N条件下表达显著升高,而大部分基因对施N浓度变化没有明显的表达响应。综上,不同浓度N营养对水稻生长发育和C、N代谢的作用效果具有显著差异。这些结果对深入探究水稻生理代谢分子机制和指导作物施肥实现优质高产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难点在山区,潜力在林业。为积极发挥林业在山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甜柿产业发展中的潜力、优势、问题和挑战,为山区发展高品质山地水果、丰富林农增收致富路径,进一步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供决策依据。柿是重要的栽培果树,分为涩柿和甜柿两大类。作为浙江省特色经济林树种之一,柿树种植面积大、分布广、适应性强,在全省10个地区63个县均有栽培;同时甜柿全省栽培面积不到267 hm2,投产约67 hm2,主要集中在富阳、永康、安吉、江山、桐乡等地,以3~6 a生的为主。甜柿产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存在种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不全、效益宣传不够等问题,建议通过甜柿种植纳入浙江木本粮油补贴、合理布局区域错位发展、加大技术培训和宣传,加强技术研究和推广等措施解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