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1989年以来,先后从浙江临安、开化及湖南等地引进杉木优良家系25个,进行杉木少株小区试验和多小区试验,并发地一般造林苗木和第1.5代良种苗作为试验对照,通过多年 试验和观测统计分析,筛选出显著优于对照并适于本地区生长的51、37、55等11个平均遗传增益达43.15%的优良家系,并估算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家系平均遗传力分别为43.82%,43.14%,42.2%,同时选4棵优树用于建立采穗圃。  相似文献   
2.
湖州市杉木林立地质量的数量化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运用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对湖州市杉木实生林地位指数与多元立地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项目中发现对地位指数起主导影响作用的是母岩、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和坡度,起次主导作用的是坡位、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和硝态氮含量。对剩余标准差S_y,复相关系数R_(ym),偏相关系数r_(ym),以及残差绝对值和相对值分布的检验结果证明,本得分表的精度较高,可应用于生产实际,并且以运用模型7和模型8为好,既可保证一定精度,又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3.
浙北杉木林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冬笋是毛竹林经营收益的主要来源之一。冬笋采挖时间宜在露出地表之前进行,因此寻找冬笋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随着有经验的竹农日益老龄化,开发简便、实用、智能化的冬笋探测技术装备已成为迫切之需。文章综合分析了现有可借鉴的探测技术以及冬笋的生长发育特点,提出了开发冬笋探测设备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竹林机械化经营装具开发应用实践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近年来,受国际、国内市场和加工产业二次自主创新不足的影响,加上传统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力工资持续走高、生产成本快速增长,竹产业走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文章推荐了推广应用多年、应用效果较好的6种适用于竹林生产的机械——毛竹伐桩处理机、竹林微耕刀具、毛竹无动力运送装置、竹枝桠粉碎机、充电式毛竹采伐锯、便捷式毛竹钩梢装置,提出了基于这些机械的4种竹林经营模式——冬笋型技术模式、春笋早出型模式、鞭笋培育型模式、林菌复合型模式,并为在竹产区推行机械化经营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水曲柳种子具胚后熟性,在引种育苗试验中,采用4种方法对种子进行处理,通过对其发芽率和苗木生长量调查分析,认为用碱水(5%NaHcO_3)浸渍后混砂层积催芽法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水曲柳的发芽率,并使其发芽整齐。  相似文献   
7.
1989年以来,先后从浙江临安、开化及湖南等地引进杉木优良家系25个,进行杉木少株小区试验(随机区组设计)和多株小区试验(对比法设计),并采用当地一般造林苗木和第1.5代良种苗作为试验对照,通过多年试验和观测统计分析,筛选出显著优于对照并适于本地区生长的51、37、55等11个平均遗传增益达43.15%的优良家系(其中51号家系遗传增益高达73.75%),并估算树高、胸径和村积的家系平均遗传力分别为43.82%、43.14%、42.12%,同时选出4棵优树用于建立采穗圃。  相似文献   
8.
竹材无动力管道运送下山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子是我国南方林区主要的森林资源之一,总面积达601万hm2。长期以来,伐竹下山是困扰和制约竹林经营、竹农增收和竹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通过管道无动力运送竹材下山的技术,克服了传统竹材运送下山作业方式的不足,为高山毛竹材下山开辟了新思路。该技术具有设施安装方便快速、集材方便省力、毛竹破损率较小、综合成本低、安全性高等特点,经初步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毛竹林高效经营几种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竹产业受国际、国内市场和加工产业二次自主创新不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竹材价格持续下滑,鲜笋市场价格低迷,竹农收入大大降低,加上劳动力成本持续增加,竹产业走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有的竹农开始放弃竹林经营,甚至出现毁竹种茶等问题。文章通过选取多个竹笋经营大户的毛竹林作为试验基地,从样地选择、作业措施、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对照不同培育方式对竹笋产量的影响,同时结合湖州市近年来对竹子培育的探索与实践经验,提出“冬笋型技术模式”、“春笋早出型技术模式”、“鞭笋型技术模式”等3种毛竹林丰产、高效、可持续经营模式,供山区毛竹林经营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毛竹林经营劳动力不足、经营水平低下、效益下滑等原因,致使浙江湖州一些毛竹产区出现许多因放弃管理而导致的退化毛竹林。将退化毛竹林改建为珍贵树种林基地是提高林地生产力、增加林农收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安吉县报福镇汤口村,选取紫楠、黄山栾树、浙江樟、红豆树和榉树等5个珍贵树种对11.2 hm2近6年无人管理的退化毛竹林进行改造,结果表明,经过4年抚育管理,各树种生长良好,对造林立地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树高、胸径生长达到预期目标,退化毛竹林改造为珍贵树种林取得初步成功。研究结果为退化毛竹林改造成为高价值珍贵树种林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