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6篇
  2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杉木林的土壤酶活性及土壤肥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2.
酸性土壤改良对不同种源的柚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强酸性土壤上,柚木不能正常生长;用石灰、有机肥和复合肥改良土壤后,树木生长正常,但如不继续追肥,生长将显著下降;7794、8508号种源的柚木在改良后的土壤上了好;7794、8508和3054号种源的柚木表现出对酸尾土壤有一定的抗性;来自同一各种源的个体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生长差异。  相似文献   
3.
木麻黄种源试验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广东,海南和福建三省选试验点,对木麻黄3个树种,48个种源进行了引种试验,5年生的试验结果表明,普通木麻黄生长量普遍优于细枝木麻黄和粗枝木麻黄,种源间存在着显著的生长差异,普通木麻通C-1,C-3,14233和细枝木麻黄13513等种源在3个试点均生长良好,但14233和C-3抗风性较差,林木生长与苗期的相关性较差,普通木麻黄和粗枝木麻黄种源的适应性较差,而细枝木麻黄种源的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4.
聚苯乙烯微球对菜心种子及幼苗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查明微塑料对蔬菜等农作物种子发芽的生态毒性效应,研究了不同粒径(0.07、1μm和20μm)、不同浓度(125、250、500、750、1 000、1 500 mg·L~(-1)和2 000 mg·L~(-1))的聚苯乙烯微球(PS-MPs)对菜心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粒径PS-MPs均对菜心种子发芽产生一定毒害作用。其中,0.07μm PS-MPs的毒性敏感性最强,20μm PS-MPs产生的毒性效应最大。菜心幼苗通过调节体内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来提高对PS-MPs的抗胁迫能力。此外,PS-MPs对菜心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整体呈现抑制作用,特别是在高浓度处理时均显著降低其活力(P0.05)。研究表明聚苯乙烯微球对菜心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存在显著的毒性作用和粒径效应,其毒性作用机理涉及菜心对体内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调节以及自身的氧化应激系统。  相似文献   
5.
佛手137 CS-γ射线辐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137CS-γ射线对佛手枝条进行辐射处理,然后扦插培养,观察插条的成活率及生长状况,分析辐射效应及适宜的辐射处理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辐射对佛手枝条的扦插成活率、新梢生长量和生长曲线都有显著影响,而且不同辐射剂量和剂量率的影响有显著差异.经过综合分析认为,采用137CS-γ辐射源对佛手枝条进行辐射诱变的适宜条件为剂量5 Gy、剂量率1Gy·min-1,或剂量10Gy、剂量率1Gy·min-1.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中组143"在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采用直播种植方式时的适宜播种量,特进行了不同播种量对"中组143"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 表明,在适期播种的前提下,"中组143"在越城区采用直播种植方式时,播种量以82.5 kg/hm2较为适宜,在此播种量下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对Frankia孢子和泡囊的试验结果证明:当以酪蛋白水解物为氮源时,大量的泡囊产生;一般时间的无氮培养对孢子和泡囊形成的诱导铲应,在加入氮源后不能保持下去;聚乙二醇对泡囊的产生有诱导作用;提高培养基的琼脂浓度,有利于孢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砖红壤上木麻黄接种Frankia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砖红壤上未经Frankia菌接种的木麻黄苗结瘤率很低,而用高效的菌株接种后,苗木的结瘤和生长显著提高,某些菌株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在砖红壤中施加草木灰或适量的石灰,有利于根瘤的形成,从而促进苗木的生长,但过量的石灰则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水稻育秧基质为研究对象,对越城区应用较多的2种育秧基质育秧与本土育秧对早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进行田间试验,从秧苗素质、水稻产量、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出适合越城区水稻生产的育秧基质。试验结果表明:与本土育秧比,育秧基质育秧可促进秧苗生长,表现为秧苗粗壮、茎基宽、绿叶数多,根系较发达、白根多,秧苗素质明显提高;秧苗盘根结实,插种后漏插率低,基本苗多,分蘖发生早,低节位分蘖多,穗大,有效穗数足,增产作用明显;插种后秧苗返青快、植株生长好,有效穗多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柚木苗期多因素施肥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N、P、K、Mg、Z(Zeolite沸石)为苗期施肥因素,采用L8(41×24)正交设计,P为4个水平,其余2个水平,不施肥作对照,共9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柚木苗生长和干物质质量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间7个月生柚木的生长及干物质质量差异极显著,处理5(P1Z2N1K1Mg2)的生长指标和各项干物质质量指标是8个施肥处理中最好的,与其余的施肥处理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7个月生的柚木苗高、地径、总干物质质量、根干物质质量、茎干物质质量和叶干物质质量分别是对照的3.58、2.74、11.78、11.29、10.24、17.79、8.15倍。沸石促进了柚木苗生长和各项干物质质量的形成,添加沸石的7个月生的柚木苗高、地径、总干物质质量、根干物质质量、茎干物质质量和叶干物质质量分别是不添加沸石的2.10、1.69、4.02、3.17、2.94、2.60倍。不同P水平间的苗木生长和干物质质量的差异也极显著,低P水平对柚木苗生长和干物质质量的影响要优于高P水平,容器苗培育P肥最佳施肥量为基质质量的0.7%。添加Mg也对柚木苗生长和干物质质量的形成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