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和料液比为影响因子,以耧斗菜根系多糖的产率作为响应值,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微波提取耧斗菜根系多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法提取多糖的最优条件为:微波提取时间44 s、微波提取功率60 W、料液比1∶21(g/m L);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17.64%,与理论值接近。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耧斗菜根系多糖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结果可为水提耧斗菜根系多糖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WRI1是AP2类转录因子的成员,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脂肪酸合成途径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RT-PCR技术从麻风树中克隆了1个AP2家族基因,将其命名为JcWRI1.JcWRI1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1137 bp,编码378个氨基酸.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在麻风树种子胚中没有检测到JcWRI1基因的表达,然而该基因在麻风...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国畜牧业发展形势也越来越好,但也产生了一些畜牧业环境污染问题。草原产权制度的不完善是造成畜牧业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为了在发展畜牧业的同时,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阐述了当前我国的畜牧业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草原产权制度对畜牧业环境污染的作用机理及成因,并提出了明确草原产权,加强监管、稳定承包关系,提高畜牧业环保积极性、开展规模化养殖、完善流转制度的防治措施,以期实现畜牧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河南名驴     
泌阳驴 泌阳驴属中型驴,分布于河南省西南部的泌阳、唐河、社旗、方城、南阳等市县,以泌阳、唐河两县为中心产区.  相似文献   
5.
为了利用溶解浆在生产粘胶纤维时废液中的半纤维素,用杨木未漂浆和漂白浆为原料,通过碱处理提取半纤维素,并用梯度乙醇沉淀的方法制备出10组半纤维素。采用高压液相、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等技术对半纤维素的结构及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浆料通过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沉淀出的半纤维素,其结构均以木糖为主链,半纤维素中木糖质量分数高达100%。红外光谱及XRD结果显示,10组半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及结晶度均相似,随乙醇体积分数的提高,半纤维素中糖苷键逐渐减少。由热重分析可知,半纤维素在700℃时固体残留量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升高而增加。其中,75%乙醇沉淀出的半纤维素,在温度至700℃时,最高固体残留率为36.2%。  相似文献   
6.
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作为一种纤维素转化乙醇的模式能源植物,因其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生物量增长潜力大和对环境友好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对国内外关于柳枝稷在盐胁迫、干旱胁迫、营养胁迫及高温胁迫等多种逆境条件下生理生化及分子方面响应的研究进行了概述,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开发利用柳枝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柳枝稷 Panicum virgatum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生物质能源作物,逐渐成为能源植物研究较为理想的模式植物,应用基因工程对柳枝稷进行基因改良,选育出适宜作为能源植物开发的品种是提高柳枝稷功能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从改变植物形态、增加生物量,降低木质素含量、提高糖化效率以及提高生物胁迫耐受性等3个方面分析柳枝稷相关的基因功能研究,阐述可利用的相应基因工程手段,以期为更好地培育、开发能源植物柳枝稷新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FoxO1对瘦素信号传导的调节机制,本研究构建了重组质粒pEF1α-myc-FoxO1ΔDBD,并将其转染于293Rb细胞,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突变体FoxO1ΔDBD的表达;然后采用DNA原核显微注射的方法制备含有突变体FoxO1ΔDBD的转基因小鼠模型,以鼠尾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鉴定基因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FoxO1ΔDBD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的表达,并对FoxO1ΔDBD转基因鼠进行表型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F1α-myc-FoxO1ΔDBD,并在293Rb细胞中检测到了突变体FoxO1ΔDBD的表达,继而获得了10只首建鼠,建立了10个繁育系。试验建立了高G-C含量PCR扩增产物的基因型鉴定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转基因小鼠中。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上成功地检测出FoxO1ΔDBD的表达,表型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小鼠体重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P0.05),提示瘦素的作用增强。综上所述,本试验成功构建了FoxO1ΔDBD转基因小鼠,为探究FoxO1对瘦素信号传导的调节机制提供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FoxO1对瘦素信号传导的调节机制,本研究构建了重组质粒pEF1α-myc-FoxO1ΔDBD,并将其转染于293Rb细胞,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突变体FoxO1ΔDBD的表达;然后采用DNA原核显微注射的方法制备含有突变体FoxO1ΔDBD的转基因小鼠模型,以鼠尾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鉴定基因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FoxO1ΔDBD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的表达,并对FoxO1ΔDBD转基因鼠进行表型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F1α-myc-FoxO1ΔDBD,并在293Rb细胞中检测到了突变体FoxO1ΔDBD的表达,继而获得了10只首建鼠,建立了10个繁育系。试验建立了高G-C含量PCR扩增产物的基因型鉴定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转基因小鼠中。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上成功地检测出FoxO1ΔDBD的表达,表型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小鼠体重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P < 0.05),提示瘦素的作用增强。综上所述,本试验成功构建了FoxO1ΔDBD转基因小鼠,为探究FoxO1对瘦素信号传导的调节机制提供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10.
以毛竹半纤维素为原料,对其进行羧甲基化改性制备羧甲基半纤维素(CMH);再将CMH与壳聚糖(CS)、氧化石墨烯(GO)共混制备具有良好力学及阻氧性能的半纤维素/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复合膜;采用FT-IR、XRD、SEM、TGA、力学强度和阻氧测试对复合膜材料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不同GO添加量对复合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MH、CS、GO之间主要通过离子键和氢键作用,GO在CMH/CS基质中分散均匀,使得膜表面平整致密,断面具有层状结构。GO在整个复合体系中起增强作用,GO的添加使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明显提高,同时还改善了复合膜的氧气阻隔能力。当GO添加量为0.5%时,复合膜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应力为73.63MPa、应变为20.24%、杨氏模量为2.28 GPa,断裂能为1 293.24 N/m;同时,其阻氧性能也最佳,气体透过系数为3.793 cm~3·cm/(m~2·s·Pa);此时膜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为242.4℃,最大热失重速率温度为27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