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半干旱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正面临大面积采伐更新的问题,其采伐迹地更新树种选择的成败事关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双重主题。本文以塞罕坝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更新树种生长表现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为半干旱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旅游业发展迅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明确公园的发展性质和发展模式,对塞罕坝森林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系统地研究了塞罕坝旅游资源特征,对旅游景区构成要素进行了系统归纳,明确了塞罕坝旅游景区的类别,提出了塞罕坝旅游景区的发展模式和重点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3.
从森林经营角度总结了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34a来的森林经营成果,从1962年建场至1995年总计经营管理106405hm2·次,据不完全统计,消耗蓄积1223980m3,产各种木材789771m3。按年代和断代方式,客观地划分了森林经营阶段,记述了经营项目的演进,以及从事的科学技术研究,还对各阶段进行了管理和实施性质的分析。并根据森林经营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调整经营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森林旅游服务文化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旅游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闲暇时间的日益增多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森林旅游产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森林旅游的服务质量。研究和探索森林旅游服务文化建设,对于提高森林旅游服务质量,增强景区的吸引力和可进入性,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希和 《中国林业》2011,(20):57-57
随着国民经济日益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建立森林公园2458处,总经营面积1652.5万公顷。2009年,全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3.32亿人次,旅游收入226.14亿元,分别比2008年度增长21.5%和20.8%。森林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森林公园核心价值建设和品牌化建设必将成为人们关注和追逐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森林旅游已经从传统的资源经济进入到了体验经济时代。近年来,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旅游业发展迅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但是,在经济转型期,我们需要对过去的发展历程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分析,认识和解决制约经济转型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使塞罕坝的森林旅游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本文简要总结了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市场反馈,分析了当前公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公园建设的三项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7.
张希和 《中国林业》2011,(24):39-39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同地处河北、内蒙古交界处。东、南与冀北山地林区相连接,北面与内蒙古乌兰布统草原为邻,西面为浑善达克沙地。公园海拔1010~1939.9米,属高海拔丘陵地带,多为沙质土壤,多湖泊,地形地貌复杂。公园以森林、草原、湿地三大生态系统为主要景观,湿地6339公顷。公尉内的湿地尤以七星湖湿地集中连片最具代表性,七星湖湿地面积583公顷。  相似文献   
8.
关于打造森林旅游产品强势品牌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合分析森林旅游产品的质量特性,并针对质量特性提出打造森林旅游产品强势品牌的五项战略措施: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战略;二是集团式经营发展战略;三是突出特色景观的发展战略;四是服务战略;五是产品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9.
整合资源推动生态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塞罕坝地区以其秀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赢得了全国游客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赞誉,知名度和美誉度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10.
张希和 《中国林业》2011,(11):42-42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河北承德木兰围场坝上地区。公园总经营面积142.6万亩,森林覆盖率80%。截至2009年底,已累计接待中外游客96万人次。因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和完善的基本设施建设,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已经成为当地生态旅游业的排头兵。进一步研究其资源特征,科学规划公园发展远景,对公园实施品牌化战略和可持续经营具有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