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篇
林业   36篇
  48篇
综合类   3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分析测试系列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方式、考核办法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分析,指出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解决方法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土壤管理方式对李园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果树生产发展很快,但长期以来果品总产量的增长是靠栽培面积的扩大而实现的,品质差、单产低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这与我国果树立地条件差,果园有机肥肥源缺乏,忽视土壤管理密切相关。在全球“绿色浪潮”的冲击下,要求果园土壤必须是有机质含量高、有机养分充足、水肥适宜、生物活性强的高肥力优质土壤。国内外对林地土壤微生物、土壤酶的研究比较深入,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培养林学本科人才计划的现状及弊端 :学科单一 ,学科视野和学术氛围局限 ;重理轻文 ,文化陶冶和思想底蕴不够 ;实验 (践 )环节薄弱 ,不利于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为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 ,提出制定林学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思路 :加强基础教育 ,增加选修自由度 ,优化知识结构 ;强化实践环节 ,建立实验 (践 )教学体系 ,完善能力结构 ;注重基础素质教育 ,增强定向性、适应性 ;宽中有窄 ,窄中见宽 ,培养广适性人才  相似文献   
4.
2006年四川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于旱期结束末,调查了蓬安县境内两座丘陵-石马寨(栎柏混交林)和碉堡梁(人工柏木林)上、中、下坡林地和林带中耕地及坡脚农田的土壤含水量;调查了四川盆地丘陵区内5个县9个乡镇17个小流域有无农田防护林条件下,稻田开裂起始时间和裂缝宽;以及按照自然地理条件相近、森林覆盖率有较大差异的原则,调查了宣汉县和达县5对乡镇(森林覆盖率高的乡镇森林覆盖率为28.26%~46.85%,平均为37.24%,相对应的低的乡镇森林覆盖率为12.75%~26.74%,平均为18.64%)内不同台地的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混交林林地的保水能力强于纯林林地,林地的保水能力强于耕地,农田防护林对水稻具有庇护作用,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土壤保水能力强于森林覆盖率低的地区土壤。在干旱期末坡上、中、下部位的0~40 cm土层中,栎柏混交林林地的含水量比柏木纯林林地高出3%~7%,林地的土壤含水量比林带中的耕地高出0.7%~2.1%;栎柏混交林带中的耕地含水量比柏木纯林带中的耕地高出3%~6%,石马寨的坡脚农田含水量比碉堡梁的高出5%;在干旱期末不同台地0~40 cm土层中,与森林覆盖率低的地区相比,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水稻田含水量高3%~7%,二台土高4%~8%,三台土高2%~8%;有农田防护林的农田土壤开裂时间比无农田防护林的推迟5 d~20 d,裂口宽平均窄0.1 cm~3.1 cm。  相似文献   
5.
2006年四川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按照自然地理条件相近、森林覆盖率有较大差异的原则;同时,在同一行政区内按森林覆盖率的高低分成对照组。在县层面上,共3对对比县,在乡层面上共7对对比乡。对比县中,森林覆盖率高的一组森森覆盖率为34.20%~52.29%,平均为43.16%,森林覆盖率低的一组为16.60%~27.28%,平均为20.84%;对比乡镇中,森林覆盖率高的一组森林覆盖率为28.50%~56.23%,平均为41.29%,森林覆盖率低的一组为10.70%~19.12%,平均为14.61%。在干旱后期,调查了四川盆地丘陵区9个县14个乡镇主要农作物(水稻、玉米和红薯)的受灾率、成灾率和绝收率。调研结果表明,森林对农业的旱情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在县层次上,与森林覆盖率低的相比,森林覆盖率高的主要农作物(水稻、玉米和红薯)的平均受灾率、成灾率、绝收率分别降低16.6%、16.2%、4.0%;在乡镇层次上,与森林覆盖率低的相比,森林覆盖率高的主要农作物(水稻、玉米和红薯)的平均受灾率、成灾率、绝收率分别降低20.3%、19.7%、12.7%;与无农田防护林网相比,有农田防护林网的水稻平均受灾率、成灾率分别降低5.8%、22.8%,没有绝收现象,而无防护林的水稻平均绝收率为6.5%。  相似文献   
6.
浅谈脆弱森林生态系统的形成特征及其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脆弱森林生态系统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它不仅使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剧,而且还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进而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本文对脆弱森林生态系统的形成原因和特征进行了分析阐述。在此基础上,针对脆弱森林生态系统提出恢复与重建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长江上游低山丘陵区小流域森林植被变化对径流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植被的变化可以调节森林水文过程。本文以广元市碗厂沟的5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测水位资料,分析了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流域径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森林植被的不断恢复,(1)流域降水转化为径流的数量(即径流系数)降低;(2)在相同的雨量级与相似的雨强情况洪峰得到削弱,洪峰时间延长;(3)在相似的降雨历时的条件下洪水过程线历时增长。  相似文献   
8.
坡耕地退耕还林后的植被恢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生态公益林建设是坡耕地恢复森林植被最重要的模式 ,但对退耕还林后的植被恢复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却很少报道。本文选择在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中普遍发展的桤木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 ,对其植被恢复特点和规律进行了探讨。1 试验地概况选择坡耕地退耕还林后形成的桤木 (Alnuscremastogyne)生态林和弃耕 1年形成的杂草群落为研究对象。试验地位于四川西缘山地区的天全县境内 ,东经 10 2°4 5′ ,北纬 30°0 3′ ,海拔 80 0m ,坡度 2 6° ,坡向西北 ,坡位中部 ,母质为砂岩风化物 ,土壤类型为紫色土 ,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年平均降雨量 1735 …  相似文献   
9.
龚伟  胡庭兴  宫渊波  叶萌 《经济林研究》2004,22(3):60-63,67
印楝是一种优良速生的耐旱多功能树种.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种,现已进行了大规模的栽培并获成功。印楝具有较强的耐旱、生长迅速、材质优良、萌发力强、根系发达、易繁殖、生物量高等优良性状.且可作为医药、农药、肥料、饲料、燃料、土壤改良、绿化、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树种.是当前退耕还林中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一体的优良造林树种.具有广阏的开发和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印楝是一种速生和耐旱的多功能树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引种,现已在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引种栽培并获成功。印楝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生长迅速、材质优良、萌发力强、根系发达、易繁殖和生物量高等优良性状,且可用于医药、农药、肥料、饲料、燃料、土壤改良、绿化、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等方面,是当前退耕还林中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一体优良造林树种,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