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调查结果表明,象山港桐照滩涂小型底栖动物有11个类群,线虫在丰度上占绝对优势(93%),其次是涡虫、桡足类等.按生物量统计,线虫占53%,其次是多毛类(18%).小型底栖动物的年平均丰度为4168.66个/10 cm2,年平均生物量1828.39 μg /10 cm2.小型底栖动物在丰度和生物量上出现了明显的季节变化,其最高值分别出现在秋季和冬季.并且还出现了明显的垂直分布,超过60%的小型底栖动物分布在(0~2)cm层段,随着深度的增加数量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2.
氮和磷是花生生长发育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探究花生氮磷吸收特征及其生理分子机制,对于减少肥料施用、促进花生增产、增效及降低环境污染风险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综述了氮磷对花生生长发育、固氮特性及产量品质等影响,阐述了花生氮磷高效吸收特征、氮磷生理与分子机制及其调控途径,提出挖掘氮磷高效基因、选育高效品种及建立氮磷高效利用技术等是未来亟待加强的方面,为花生肥料高效利用及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昆明市海口林场地处昆明市西部,滇池的西南岸。林场场部位于西山区海口镇境内,距昆明市40多km。海口林场经营范围总面积7211.9hm2,是昆明市林业局直管的国有林场。近年来林场立足现有资源管控,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林场产业转型升级。当下,海口林场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本文通过总结分析海口林场经营现状,探讨海口林场未来发展策略,为海口林场甚至国内国有林场经营管理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文献计量学及CiteSpace V分析,对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中根瘤菌固氮的文献数量、出版刊物、研究内容及热点等做深入分析,总结目前该领域研究的重点与薄弱点,以期为致力于作物根瘤菌固氮的科研工作者与决策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分析结果表明,自1980年至今,研究根瘤菌固氮相关论文整体呈波浪式上升趋...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平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的测试结果表明:平菇菌丝休养分含量与子实体相接近,随着子实体的增大养分含量呈下降趋势;子实体菌盖中的养分含量高于菌柄。测试结果为平菇的栽培、育种及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提高作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效率是促进作物生长和节约养分资源的关键。为探究不同耕作措施下花生磷吸收效率及土壤盈余磷分布,在胶东半岛的莱西望城、招远夏甸和招远齐山三个试验点开展免耕、浅耕、深耕和深松四种土壤耕作措施下花生生产试验。结果表明,与免耕相比,深耕和浅耕提高了花生产量、磷吸收和磷利用效率。相同磷肥用量下,随着单产每增加1 000 kg/hm2,磷吸收量、磷肥回收率、磷肥偏生产力、磷肥耕作效率分别提高4.30 kg/kg、0.09 kg/kg、20.40 kg/kg和0.20 kg/kg,花生产量的提高和磷的吸收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团聚体大小有效磷含量与土壤微生物组成有关,在大于2 000μm团聚体中有效磷含量随丛枝菌根真菌和腐生真菌的增加而增加,在53~250μm团聚体中细菌所占比例与团聚体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在250~2 000μm团聚体中放线菌微生物种群占比与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上述研究表明,深耕和浅耕是改善花生田植株生长和磷吸收的较优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7.
利用GIS技术结合常规统计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黄杉在云南的集中分布区滇东北的宣威市和会泽县开展生长适宜性研究,预测黄杉在研究区域的潜在分布,找出研究区域适合培育人工黄杉林的宜林地。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适宜黄杉生长的面积为553 128 hm2,占研究区域面积的46.33%;在研究区域内筛选出适宜营造黄杉林的宜林地10 550.2 hm2。通过GIS技术分析所得结果与天然黄杉林的实际分布情况较符合,说明基于GIS技术预测黄杉潜在分布区域和筛选适宜营造黄杉的造林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楚雄州2020年森林资源主要指标监测报告,对全州森林资源进行总结与剖析,归纳全州森林资源特点,结合上一期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数据,对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进行简要评价。同时,针对全州森林资源情况提出加强森林保护和退化林修复,提升森林资源总量和功能;提升林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推进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助力最美彝乡建设;加快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积极开发利用林副产品资源,大力发展森林旅游等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楚雄州林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