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结合近几年的调研和实践,探讨了东北地区人参种植业的现状,指出园参栽培、林下参栽培和非林地栽培3种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阐明了林下参栽培是人参种植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不同立地因子与麻栎生长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麻栎适生条件的相关分析,认为影响麻栎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是坡向、海拔、土层厚度、坡度,并以生长在S坡、坡度20°以下、土层厚度30cm的沙壤土为最佳。  相似文献   
3.
以不同间伐强度下的蒙古栎林和杂木林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伐14a后,蒙古栎林和杂木林的蓄积生长率均有所提高,其中以中度间伐区提高最大。间伐可以改善蒙古栎林、杂木林土壤质量,其中以中度间伐区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将可以替代实木用于体育运动地板生产的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及发展前景,从而为实际生产中开发新型体育运动地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几十年的定位观测数据,分析了抚育间伐对辽东山区红松人工林、天然次生蒙古栎林和人工诱导的阔叶红松林3种林型林分总断面积和总收获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区相比,抚育间伐没有提高红松人工林的林分断面积和蓄积总生长量,但极强度和强度间伐能提高红松人工林的林分断面积生长率。林分总断面积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各间伐强度均能提高林分总断面积,极强度间伐除外。抚育间伐能提高红松人工林林分蓄积生长率,弱度区除外;红松人工林林分总收获量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各间伐强度均能提高林分总收获量,中度间伐效果最好。抚育间伐能提高蒙古栎林林分断面积和蓄积总生长量、生长率以及林分总断面积和总收获量,各指标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中度间伐效果最好。抚育间伐能提高人工诱导的阔叶红松林林分断面积和蓄积总生长量、生长率以及林分总断面积和总收获量,林分断面积和蓄积总生长量、林分总断面积和林分总收获量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升高,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率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略有降低,强度间伐效果最好。可见,合理的间伐强度能够提高3种林型的林分总断面积和总收获量。  相似文献   
6.
根据对辽宁山区蒙古栎林下幼树调查资料,采用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等进行多样性测度分析,探讨不同间伐强度对蒙古栎林下幼树更新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度间伐强度有利于蒙古栎林下幼树实生更新,从而有利于其诱导成实生林,增强林分抗病虫害能力,提高林下物种多样性,增加林分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东北红豆杉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红豆杉因其次生代谢产物紫杉醇的显著治癌效果而倍受关注,是珍贵的药用植物。随着天然资源的日益减少,其人工繁育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该文综述了东北红豆杉播种育苗、扦插繁殖和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同时,对东北红豆杉繁育技术中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红松不同嫁接方法成活率及生长势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一生长季节对红松进行了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和劈接法嫁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取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嫁接平均成活率为62%,劈接法为88%。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嫁接成活后接穗平均生长量为5.9 cm,劈接法为11.8 cm,较髓心形成层贴接法提高了100%。经方差分析,两种方法嫁接成活率及成活后接穗平均生长量差异均极显著,说明红松采取劈接法嫁接优于髓心形成层贴接法。  相似文献   
9.
红松种子产业经济潜能及发展中的关键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东北地区红松种子产业的基础现状及发展态势,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了构成该项产业优势的各种要素;瞻望了在未来林业经济运行中蕴藏的巨大潜力和经济增长空间,根据近几年红松种子林建设情况及产业发展需要,从稳健有序、立足长远的角度,提出了在林业产权机制、政府服务职能及科技支撑等方面应该重视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麻栎不同播种量及施肥生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播种量及施肥对麻栎苗木生长均有一定影响,从本次试验结果来看,麻栎的适宜播种量为1800kg·hm-2和2250kg·hm-2;麻栎播种苗在不同生长阶段内,N、P含量的高低不仅与施肥量有关,而且与苗木所处物候期、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和利用状况、苗木本身生长节律等密切相关;不同施肥区,麻栎苗木叶绿素含量在速生期时最高,到生长后期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