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小城镇绿化规划理念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城镇(大城市边缘区的小城镇、郊区小城镇和农业地带小城镇)是城市与乡村相互联系的节点。因此小城镇绿化规划应具有城市绿化规划和乡村绿化规划双重特点。小城镇的自身发展还应考虑其外围的生态环境背景规模。通常自身规模与背景规模,两者的比值应为1:3以上。    相似文献   
2.
城乡统筹视角下再论城市绿地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执行六年来规范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实践,但也存在个别分类概念模糊、涵盖不全、重视建成区内忽视建成区外生态绿地的问题,不利于指导城市广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城乡规划法>的实施,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将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导思想,现行<标准>更显示出了调整的必要性.以延续性、城乡一体化、协调性和功能性为原则,保留公园绿地和附属绿地的定义和范围,细化丰富原"其他绿地"的内容,以突出绿地功能为出发点,提出了将城乡绿地分为公园绿地,附属绿地,风景游憩绿地、生态保护绿地、经济生产绿地和生态恢复绿地等6大类,28中类和30小类的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0年与2018年的遥感数据,采用GIS、RS技术和Fragstats 4.2景观分析软件,研究成都市中心城区绿地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数量上,2000-2018年,成都市绿地率由12.55%增为29.39%,新增绿地主要由耕地、建设用地转化而来,减少的绿地主要转为了建设用地、耕地;(2)空间布局上,2000-2018年,建设用地由三环向外围扩张,大斑块绿地和大量农田、菜园等生态绿地退到外围郊区,绿地空间分布不均,且主要向外围郊区的东北角和东南角集聚,东北角破碎度高于东南角,南部生态质量优于北部;(3)景观格局上,2018年,由市中心到中心城区边缘,绿地斑块个数增多、斑块破碎度下降、斑块形状指数和聚集度上升,"外围近郊区"景观格局优于"主城区",2000-2018年,二环到三环的斑块形状指数下降。为此本文提出以区域生态本底为基础,在外围郊区设置"禁建区"控制城市蔓延。同时,增加廊道绿地建设,促进"城"与"郊"绿地联系和均衡布局。  相似文献   
4.
运用GIS技术和Fragstats4.2景观指数分析,采用绿地面积和植被覆盖度2个空间构成指标和5个常用景观指数,从总体构成、具体河段以及主城与郊区差异比较3个方面分析滨河区主干河流周边绿地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整体区域植被覆盖度不高。休闲服务类绿地占比较小,分布分散,连通度低。自然形态类绿地占比相对较大,集中分布,连接度低。农业生产类占比大,集中成片,连接度高;中小型河流的公园休闲服务空间体系完善,连接度较好。区域性和流域性两级河流绿地空间功能单一,连接度需提升;主城区主体类型公园和乔木林地分布较之郊区分散,连通性更好。研究结果为城市滨河区域空间格局优化提供方法借鉴,对于提升复合生态功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