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筛选出防治奉化大芋艿疫病的最佳药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对25.0%双炔酰菌胺悬浮剂、68.75%霜霉威盐酸盐·氟吡菌氨悬浮剂、58%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甲霜灵·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等5种药剂叶面喷雾防治芋艿疫病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0%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对奉化芋艿头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每隔7 d连续3次施药后的防效均在80%以上,比对照增产111.2%;在生产上应推荐使用25.0%双炔酰菌胺悬浮剂防治奉化芋艿头疫病,并进行轮换用药。  相似文献   
2.
象草木屑混合栽培优质花菇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象草和杂木屑混合栽培花菇生产技术,在培养基中添加25%、41.5%、58.45%象草进行了一系列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料中加25%~35%象草粉进行香菇栽培,同样能够生产出优质、高产花菇。  相似文献   
3.
二化螟性诱剂防控水稻二化螟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二化螟求爱过程中释放性信息素这一规律,笔者对两种二化螟性信息素诱芯诱杀二化螟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A诱芯(Cs2009410)能显著降低田间二化螟蛾量基数,从而减轻二化螟的田间危害,利用物理诱杀技术防控水稻二化螟发生危害,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稻鸭共育对超级稻田稻飞虱控制和蜘蛛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稻鸭共育对稻田稻飞虱控制和蜘蛛种群数量的影响,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稻鸭共育对稻田稻飞虱和天敌蜘蛛数量具有较大影响。与不养鸭的稻田相比,稻鸭共育后20d和50d,稻飞虱数量减少45.93%和66.83%;稻鸭共育还增加了稻田害虫天敌蜘蛛的数量,稻鸭共育田平均每百丛稻的蜘蛛数量分别是不养鸭稻田的1.59和1.60倍。此外,稻鸭共育还提高了稻田经济效益,稻鸭共育田比对照田经济收入要高22%。  相似文献   
5.
选择农药纳米制剂与传统制剂,分别开展了防治稻曲病和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施药试验,调查针对同一防治对象,相同有效成分不同类型制剂的防效差异。结果表明,在与传统制剂有效成分及其折纯用量均相等的情况下,纳米水剂对稻曲病的防效、对稻纵卷叶螟的虫口防效和保叶效果均显著高于传统制剂,其应用有利于农药的减量增效;试验中也未发现纳米农药对水稻产生不利影响,在水稻病虫害防治方面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用5种杀菌剂对桃褐腐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防治效果好于其他 3 种杀菌剂,而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更具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一枝黄花喂养湖羊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加拿大一枝黄花鲜草、干草作为单一饲料喂养湖羊20d后,平均每只湖羊增重1.9kg,与常规饲料喂养增重1.8kg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每只湖养每天能消耗加拿大一枝黄花鲜草7~10kg或干草5kg左右。由此表明,利用加拿大一枝黄花喂养湖羊,可作为其防控措施在各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全国奶牛价格大幅下降,奶户惜售奶牛的普遍现象,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表示,我国奶牛价格逐渐实现理性回归,大幅回落为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9.
以不同的防控组织模式及植株发生密度、发生面积等影响因素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成本进行了全面地分析,提出高效、低成本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组织模式和具体措施,为有效开展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藠头,又名薤,属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二年生,在我国自古就有栽培,至今已有3700多年历史。蓖头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以南方各省种植较多。其鳞茎可作鲜菜煮食,但多作为盐渍、醋渍食用。据《本草纲目》记载,蕞头辛、温,滑、无毒,主治金疮败毒,有轻身、不饥,耐劳之功效,还能预防多种疾病,是现代绿色保健食品,被誉为“菜中灵芝”,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