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8 毫秒
1
1.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的物种资源情况,本研究调查了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从2016年至今红外相机数据中发现的保护区新物种记录,共计8种,包括1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林鸮),4种国家"三有"物种(褐头鸫、棕朱雀、丘鹬、橙色小鼯鼠),1种IUCN红色名录中易危物种(褐头鸫)。建议应对这些动物分布区(如中等海拔地区(2 100 m~2 600 m)进行集中研究,如探究其生境适宜性及日常行为,加强对它们的监测和保护。  相似文献   
2.
为调查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及其时空分布特征,本研究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在马边大风顶保护区布设了78台红外相机。共拍摄到鸟类有效照片530张,鉴定鸟类34种,分属4目9科,包括1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和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血雉(Ithaginis cruentus)。其中,物种相对丰富度(RAI)排名前五的鸟类分别是红腹角雉、白腹锦鸡、白鹇、长尾地鸫(Zoothera dixoni)、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在季节上,秋季的鸟类相对丰富度最高,冬季次之,夏季最低;在空间上,大多数鸟类偏好活动于常绿落阔混交林以及海拔2200—2700 m的生境。部分珍稀保护鸟类(如四川山鹧鸪、血雉等)的物种丰富度相对较低。建议保护区针对这些鸟类活动频繁的区域开展更全面的保护工作(如栖息地适宜性调查和种群动态监测等)。  相似文献   
3.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