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宁波市设施蔬菜灰霉病菌的抗药性现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宁波市6个不同地区共46个菌株对腐霉利和嘧霉胺2种常规防治药剂的抗药性。试验结果表明,测试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已产生了很高的抗性,整体抗性频率为80.43%,高抗频率为22.84%,对嘧霉胺的抗性则相对较低,整体抗性频率为34.78%,高抗频率为1.67%;不同地区间灰霉病菌的抗药性差异较大,6个地区以镇海的抗药性最为严重,慈溪、鄞州两地的抗药性则相对较轻。结果还发现,部分灰霉病菌株对腐霉利和嘧菌胺2种杀菌剂产生了双重抗性,镇海的双重抗性频率最高,达到了60%。为此,在设施蔬菜生产上应合理更换并交替使用与此2种药剂无交互抗性的药剂,以有效控制灰霉病。  相似文献   
2.
<正>嘧霉胺杀菌剂,法国安万特作物科学公司1998年在我国登记施佳乐原药和施佳乐40%悬浮剂,防治黄瓜、番茄灰霉病。据对农药产品登记动态统计,2001年至2006年全国  相似文献   
3.
50%嘧霉胺·多菌灵WP防治番茄灰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战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965-9966
[目的]明确50%嘧霉胺.多菌灵WP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选择其在田间的适宜用量,为该农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了不同浓度和与其他药剂对比的7个处理,研究各处理对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田间药效。[结果]结果表明,用50%嘧霉胺.多菌灵WP 600 g/hm2防治番茄灰霉病,对叶片和果实的防效分别为82.3%和81.5%,显著高于对照药剂40%欧诺SC 480g/hm2、30%齐乐WP 1 050 g/hm2和50%多菌灵WP 1 000 g/hm2的防效。[结论]在用量450~600 g/hm2的情况下,该农药防治效果可达70%~85%,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4.
嘧霉胺杀菌剂,法国安万特作物科学公司1998年在我国登记施佳乐40%悬浮剂(防治黄瓜、番茄灰霉病)、施佳乐原药。据对农药产品登记动态统计,2001年至2006年全国14个省、区、市57家企业登记产品83个厂次(原药15个、单剂52个、复配制剂16个)。其中2004年登记产品23个厂次(原药3个、单剂16个、复配制剂4个),  相似文献   
5.
针对不同浓度40%嘧霉胺sE进行黄瓜灰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黄瓜灰霉病发病初期,1hm^2用40%嘧霉胺SE(有限成分)469—562.5g对水750Kg,对黄瓜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喷药间隔期为7d,共喷3次。药后7d各处理防效为80%以上,对黄瓜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6.
多菌灵残留超标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一大制约因素,积极开展多菌灵安全用药研究,寻找多菌灵替代用药方案尤为必要。本研究针对柑橘罐头原料加工果分别开展了以多菌灵、嘧霉胺浸果后的农药残留动态和保鲜防效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柑橘浸药处理后30 d内的保鲜效果,嘧霉胺1 000倍液处理略好于多菌灵600倍液处理;嘧霉胺处理后快速降解,5d后其残留降解到1个较低水平,之后进入缓慢降解过程,且各处理嘧霉胺在果肉中含量均低于0.01 mg/kg;多菌灵处理在柑橘浸药后14 d达到峰值,60 d后果肉中多菌灵含量仍有0.116 mg/kg。如以多菌灵浸药保鲜柑橘用以加工出口,则存在较大的超标风险,而嘧霉胺可以作为多菌灵的替代农药在柑橘贮藏期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检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检测中国葡萄灰霉病菌对苯胺基嘧啶类杀菌剂嘧霉胺的抗药性,明确中国不同葡萄产区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及抗性频率,为葡萄灰霉病的药剂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中国葡萄主产区采集、分离纯化104个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的单孢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嘧霉胺的抗药性。【结果】中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性频率为22.22%—62.5%,且以高抗和中抗菌株为主,其中高抗菌株频率达44.23%;葡萄不同气候栽培区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抗药性不同。【结论】中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较为普遍,且存在交互抗性,据此,在葡萄灰霉病的防治中应限制嘧霉胺的使用次数,可与二甲酰亚胺类、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交替使用;引进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新型杀菌剂或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8.
采用半静态法测定嘧霉胺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和生物富集系数.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助剂,配制不同浓度的嘧霉胺溶液,测得嘧霉胺对斑马鱼的LC50为24.9 mg/L,属于低等毒性.在生物富集性试验中,分别设嘧霉胺浓度为0.25、2.50 mg/L,持续暴露时间为8d,测得生物富集系数(BCF8d)分别为10.49、7.93,属于低富集性农药.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蔬菜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6年从辽宁省不同地区采集蔬菜灰霉病果或病叶,经分离共获得灰霉病菌株86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对嘧霉胺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灰霉病菌对嘧霉胺产生中等水平抗药性,抗性频率为17.41%。经紫外、药剂联合诱导获得了高抗菌株,抗性倍数最高达62.78倍。嘧霉胺与多菌灵和腐霉利间不存在交互抗药性,苯胺基嘧啶类杀菌剂之间存在交互抗性。野生抗性菌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连续转接9次后抗药性无明显下降。不同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鲜重和产孢量存在明显差异,但该差异与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敏感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嚓霉胺和异菌眼对番茄灰霉病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和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并对其抗番茄灰霉病作用进行了连续2 a的田间药效评价。结果表明:嘧霉胺和异菌脲对番茄灰霉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5.43和8.73 mg/L;当分别以1 170和1 125 g/hm2浓度处理番茄植株时,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和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均可达到74%以上,明显高于对照药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800 g/hm2的防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