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吴文英 《兽医导刊》2016,(15):55-56
正(一)病因炎热的夏季,气温超过30℃时,母猪特别是第一、二胎龄及老龄母猪因气温过高,消耗体能太多,造成产仔无力,产程延长,更易难产;母猪怀孕期间限位栏饲养,运动少,过于肥胖;母猪营养的不足或过剩,内分泌失调,产道干燥;初产母猪配种过早,母猪骨盆、子宫颈口产道狭窄;母猪老龄(8胎以上)体弱、患病、应激(受到突然惊吓或分娩环境不安静等外界强烈的刺激),产仔多的母猪,产仔无力。胎儿的胎向,  相似文献   
2.
氟是动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适量的氟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繁殖、参与骨骼代谢、防龋齿、影响动物造血功能及神经兴奋性和传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鸡的腹泻病,常为群体发生,其原因复杂多样.产蛋鸡由于生理需要,采食量大增,饮水量增加,此时物质代谢增强,体温辐射量增加,舍温升高,饮水量更加增大,因此常排稀便,属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随着现代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种猪从国外大量引入,猪病发生与流行呈现新的特点,主要有高热、喘气、腹泻等类型的症状。笔者在生产实践和临床诊治中,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总方针,摸索出了一些防治经验,现将猪场几种病症的综合防治原则推介给广大养猪场户,以供参考,希望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定西地区90%以上是坡耕地,高寒干旱,多灾低产,经济发展缓慢。应采取以下措施发展本区经济。①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川原区农田灌溉,提高土地生产潜力,解决干旱区腹地人畜饮水。②改坡耕地为梯田,蓄肥保土,增加作物产量。③种草养畜,以牧促农。④调整农业结构,农林牧分区分带同时发展。⑤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控制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6.
鸡的腹泻病,常为群体发生,其原因复杂多样。产蛋鸡由于生理需要,采食量大增,饮水量增加,此时物质代谢增强,体温辐射量增加,舍温升高,饮水量更加增大,因此常排稀便,属正常现象。如因各种疾病引起的腹泻,其颜色各异,并常伴有  相似文献   
7.
滨海沙地木麻黄蒸腾速率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东山县赤山林场滨海沙地木麻黄的蒸腾速率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为期1 a的研究。结果表明:(1)木麻黄小枝蒸腾速率(Tr)全年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通常出现在12:00-14:00时,并在16:00时后急剧下降。蒸腾速率日变化在各月间差异较大,峰值在1.08-3.43 mmol.m-.2s-1之间,最大值出现在8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2月份。蒸腾速率日变化趋势与温度日变化趋势一致。(2)小枝蒸腾速率的季节变化明显,呈"单峰型",7-9月蒸腾速率较高,5、6、10月份蒸腾速率相对较低,11-4月蒸腾速率最低。(3)相对湿度、大气温度、水蒸汽压亏缺等气象因子是影响小枝蒸腾速率季节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其中大气温度(Ta)是最主要的环境因子,经逐步回归分析,可用二次函数Tr=4.603-0.372Ta+0.009Ta2(R2=0.855,P<0.01)表达。土壤含水量(Wc)与蒸腾速率呈显著的相关关系,可用指数函数Tr=0.665e0.09Wc(R2=0.848,P<0.01表达。  相似文献   
8.
畜禽养殖场空间布局规划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畜禽养殖场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对近年来畜禽养殖场空间布局规划评价研究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总结。重点介绍了规划评价体系和方法的研究进展,并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林蛙繁殖期两性皮肤组织结构的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繁殖期黑龙江林蛙皮肤及其腺体的显微结构特点及两性差别。研究发现:黑龙江林蛙雌雄个体在皮肤特定部位的表皮厚度和皮肤总厚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雌蛙各部位真皮致密层都比雄蛙相应部位的致密层厚,且有显著差别。雌雄性蛙色斑不仅存在两性差异,而且构成色斑的色素细胞数量雄蛙明显多于雌蛙;皮肤腺在组成类型和分布上雌雄也有差别,最明显的是雄蛙躯干的背、腹部存在有大量的特殊黏液腺,讨论了这种特殊的黏液腺在生殖行为中可能产生一些化学交流信号和辅助抱对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区栗钙土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土壤14C、孢粉和物理化学分析资料,探讨了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区栗钙土的成土环境和历史演变过程及其主要理化性质。(1)晚更新世晚期栗钙土已有发育,集中形成于全新世中期和晚期。(2)成土期草本孢粉占90%左右,仅有少量木本花粉出现。(3)栗钙土的剖面结构由现代土壤和不同时代的古土壤构成。(4)土壤矿物风化弱,腐殖质化程度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