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一、发生情况 1984年4,5月份,永安县食品公司将两批在仙逊县订购和孵育的罗斯种鸡卵,于4月上旬和5月中旬分两批嘌蛋至永安食品公司。第一批4,000个,出雏2,453只,分给8个专业户饲养,一周内死亡42%以上,至一月龄时,成活率仅30%;第二批4,000个,出雏3,130只,分给5个专业户饲养,一周内死亡1,630只,死亡率为52.1%。  相似文献   
2.
QHL3对α-葡萄糖苷酶活力影响及降糖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QHL3(全蚕粉)浸提物影响α-葡萄糖苷酶活力实验及大鼠麦芽糖耐量测试结果表明,QHL3浸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为46.33%;QHL3还能降低高血糖大鼠血糖值或延缓大鼠血糖峰值出现时间。其降糖机理主要是通过抑制大鼠体内小肠粘膜上α-葡萄糖苷酶活性、降低或延缓麦芽糖被分解的速度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2006年,在滦南县扒齿港镇、青坨营镇和唐山市绿源农业生态园进行了饲料玉米和饲用甜高粱生产对比试验,通过对多种饲草作物的种植结果分析,筛选出中北410、雅玉八、中北101和大力士高粱等几个优质饲草品种,它们共同表现为生物产量高、抗病抗倒伏,饲喂奶牛适口性好,产奶量高.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战略决策,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一项与生态红线相关的重要任务。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根本出发点是对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其中植物景观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据此,以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为例,就寒温性针叶林、寒温性杜鹃矮林、落叶阔叶林、亚高山草甸4个最能反映该地区植物景观资源特色的植被类型,提出生态观光旅游、科考旅游、休闲旅游以及就地保护和保育景观资源,实施植物恢复工程等开发与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5.
针对红壤、棕壤、褐土、黑土4种中国典型的Cd污染土壤,应用Ca(OH)2、Ca(H2PO4)2以及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水化氯铝酸钙(CaAl-Cl LDH)开展钝化修复,并从土壤Cd的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角度进行修复效果对比研究。分析钝化剂对土壤pH值、土壤Cd的赋存形态以及土壤Cd直接经口摄入的生物可给性的影响,并对修复机理进行深入探究。结果表明,在Ca(OH)2、Ca(H2PO4)2和CaAl-Cl LDH各自相对最优施用量下,3种钝化剂均可显著降低土壤Cd的活性系数(P<0.05),平均降幅分别为16.1%、56.9%和29.2%,可降低土壤Cd的作物吸收量及Cd对周边生态环境的风险。此外,施用CaAl-Cl LDH能显著且更为有效地降低土壤Cd的生物可给性(P<0.05)及Cd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在胃和小肠阶段的平均降幅为19.2%和33.0%,其中胃阶段分别达到施用Ca(OH)2和Ca(H2PO4)2的3.11和1.99倍,小肠阶段为5.99和2.72倍。该研究为Cd污染土壤钝化修复剂的开发、改进和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扁桃又称巴旦杏,维吾尔语为巴旦姆,商品名为美国大杏仁。扁桃是著名的木本粮油果树,含油率55%~60%,其中91.8%为不饱和脂肪酸。扁桃仁肥大,含蛋白质、糖及维生素AB1、B2、杏仁甙、杏仁素酶和多种矿质元素,是滋补佳品,还有防治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1998年开始,会宁县林技站配合省园艺站实施《美国扁桃引种栽培试验》项目,栽植从美国引进的扁桃,经过4年多的栽植观察,扁桃生长良好,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园地选择扁桃是喜光树种,在密度过大或遮阴情况下,枝条纤细弯曲,内堂空虚,结果不良。选择会宁县城东…  相似文献   
7.
蚕熏安熏烟消毒剂能有效杀灭家蚕微孢子虫 ,用 0 .5g/m3剂量熏烟 1 h,可以彻底杀灭桑叶叶面的家蚕微孢子虫 ,且对桑叶叶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马铃薯-大豆套作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2年的大田试验,分析不同熟期大豆品种与马铃薯组合后系统内作物干物质和养分积累的特性与种间竞争补偿的相互关系,阐明间套作系统种间竞争力弱化和恢复补偿能力提高的作用机理,为实现间套作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套作马铃薯干物质及养分积累无显著变化,而套作大豆变化显著。出苗60 d内套作大豆干物质积累量是同期单作的43.74%,出苗后80~100 d,晚熟品种干物质积累量相对于中熟和早熟提高的幅度分别为35.54%~59.22%和65.56%~70.81%,大豆收获时,晚熟品种干物质积累接近单作,两者间差异不显著。共生期,套作大豆N、P、K积累量较同期单作降低的幅度分别为31.43%~41.44%、21.17%~25.36%和23.23%~35.6%,晚熟品种与中熟、早熟品种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共生期结束后,套作大豆养分吸收量较单作显著增加,收获时,晚熟品种N、P、K养分积累量接近单作,两者间差异不显著。综上,在该群体中,马铃薯是核心作物,共生期处于竞争优势(APS>0、CRPS>0),而大豆处于竞争弱势(APS<0、CRPS<0),选择晚熟大豆品种与马铃薯组合可弱化种间竞争力和营养竞争比率,还有利于马铃薯收获后恢复补偿能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西北灌区薯/豆连续套作对系统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求马铃薯/大豆连续套作下复合群体产量优势,为实现持续高产的生产目标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2011-2014年,在西北沿黄灌区会宁县郭城镇,选用马铃薯品种克新4号和大豆品种冀豆17作为试验材料,设置马铃薯连作(PM)、大豆连作(SM)、薯-豆轮作(P-S)、薯/豆套作连作(IC)和薯/豆套作轮作(IR)5种种植方式开展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模式连续种植4年对系统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分析系统生产力及土壤肥力的变化特点,进而揭示薯/豆套作系统的生产价值。结果表明, 1)薯/豆套作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4年间,IC和IR系统产量与连作相比,分别提高了28.54%~254.07%和39.39%~283.98%,与轮作相比,分别提高了57.51%和70.81%。2011和2012年,IC与IR系统产量间差异不显著,但IC和IR与PM、SM、P-S处理间系统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2013和2014年IR系统产量均最高,分别达到9912.79和9589.90 kg/hm2,较IC处理分别提高了15.38%和8.45%,且与其他处理间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2)不同种植模式在年际间变化显著,对于PM,2012年(连作1年)与2011年(正茬)产量差异不显著,而2013年(连作2年)和2014年(连作3年)产量较2011年分别下降了22.07%和42.11%;SM和IC变化趋势与PM表现一致,连作2年后,降幅分别为31.15%~53.60%和13.91%~24.17%;对于P-S和IR而言,年际间系统产量无显著变化。3)不同种植模式对耕层土壤肥力性质指标的影响程度是:有效磷>碱解氮>全氮>全磷>速效钾>有机质>全钾>pH。较PM、SM和P-M,IC和IR连续套作4年,耕层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呈下降趋势,尤其是有效磷和速效钾,下降幅度分别达到26.24%~42.87%和18.48%~30.22%。马铃薯和大豆连作2年后产量显著下降,薯/豆连续套作4年(IC或IR),相对于连作或轮作具有明显的生产力优势,尤其是薯/豆套作轮作模式,基于养分吸收量的增加和养分利用效率的提高,连续4年系统产量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0.
2016年在兰州地区不同海拔条件下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地当量比、水分利用效益、肥料利用效益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单作比较,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显著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具有良好的产出效果,单位面积产量较单作提高了1.59倍;水分利用效益为3.20元/m3,较单作玉米和单作大豆分别增加了59.20%和171.19%; N利用效益为71.55元/kg,较单作玉米和单作大豆分别增加了27.02%和73.18%;P2O5利用效益为107.32元/kg,分别增加了24.07%和94.83%;K2O利用效益为134.15元/ kg,分别增加了19.08%和62.36%。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实现了土地、劳动力、土壤养分和水热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集约化利用,具有提高土地产出量及可持续利用性的优势,同时能适应机械化作业,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适宜在该区域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