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底栖动物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当水体受到污染时,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将会发生改变。为了解白洋淀的底栖动物组成及水质状况,作者于2006年12月、2007年3月至11月对白洋淀9个采样点的底栖动物进行了采样调查。共鉴定出底栖动物23种,其中软体动物17种,环节动物2种,水生昆虫幼虫4种,与1958年的调查结果对比可以发现物种种类数呈降低趋势。其中中国圆田螺、中华圆田螺、绘环棱螺、摇蚊幼虫为全年分布种。应用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对水质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白洋淀为重、中污染。 相似文献
2.
底栖动物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当水体受到污染时,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会发生改变。为了解白洋淀的底栖动物组成及水质状况,于2006年12月、2007年3~11月对白洋淀9个采样点的底栖动物进行了采样调查。共鉴定出底栖动物23种,其中,软体动物17种、环节动物2种、水生昆虫幼虫4种,与1958年的调查结果对比,发现物种种类数呈降低趋势。其中,中国圆田螺、中华圆田螺、绘环棱螺、羽摇蚊幼虫为全年分布种。应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对水质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白洋淀水质为中污染。 相似文献
3.
4.
5.
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对白洋淀8个典型采样点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白洋淀鱼类的食性、营养级和食物网特征,绘制了鱼类食物网及能量流动途径。结果显示,白洋淀现有鱼类25种,其食性类型分为草食性、浮游生物食性、底栖生物食性、游泳动物食性、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底栖生物和游泳动物食性共6种;白洋淀的鱼类营养级可分为草食性、杂食性、低级肉食性、中级肉食性和高级肉食性共5种。与历史资料相比,白洋淀鱼类食物网趋于简单,中级肉食性鱼类匮乏,能量流动出现越级现象,食物网结构不完整,说明其渔业资源遭受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6.
2009年4月—2010年10月对河北省白洋淀营外寄生生活的车轮虫属进行种类鉴定工作。采用干银染色法显示车轮虫的附着盘结构,活体吉姆萨染色方法显示细胞核形态。采用"统一特定方法"和"齿体定位描述法"鉴定出车轮虫属9种,分别为显著车轮虫、拟黑色车轮虫、网状车轮虫、杜氏车轮虫、异齿车轮虫、喙状车轮虫、卡氏车轮虫、短棘车轮虫、适度车轮虫。波氏吻鱼叚虎鱼为显著车轮虫、拟黑色车轮虫、网状车轮虫的新宿主记录,黄黝鱼为异齿车轮虫和杜氏车轮虫的新宿主记录,麦穗鱼为喙状车轮虫的新宿主记录,鲫鱼和圆尾斗鱼为适度车轮虫的新宿主记录。该研究是白洋淀地区乃至华北地区车轮虫属首次细致的分类描述,研究结果将有助于阐明白洋淀鱼类寄生车轮虫区系组成。 相似文献
7.
对取自华北白洋淀种群的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血细胞进行显微形态观察、分类、测量和计数。依据细胞的形态,胞质中颗粒的数量和密度以及细胞的核质比把日本沼虾血细胞分为透明细胞(hyaline cell,HC)、半颗粒细胞(semigranular cell,SGC)和颗粒细胞(granular cell,GC)3类。血细胞大小依次为颗粒细胞>半颗粒细胞>透明细胞。血细胞密度为(1.13±0.50)×106个/mL,其中GC占48.5%,SGC占31.8%,HC占19.7%。并对我国日本沼虾的华南种群、华中种群及白洋淀所在地华北种群的血细胞大小和数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9.
10.
1991年4月25日在河北省安新县测定白洋淀两个点水样及3种鱼的无机元素共19种。分析结果表明水质未受污染,仅有一个点锰的含量达0.2mg/L,稍超过饮用水,其它各项均低于饮用水标准。3种鱼类的痕量重金属均低于允许量或未检出。白洋淀鱼类银的含量高于其它水域,而铜未检出或量低。鱼类无机元素含量存在种间、不同产地的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