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8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6篇
  6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1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合理造材的有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合理造材,必须有高素质的量材员,严格遵循合理造材原则,按照合理造材的基本要求,选择合理量材方法,切实加强监督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清除不合理造材现象,做到合理造材、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4000、5000倍,15%士达乳油1500、2000倍液防治月季长管蚜虫,虫口减退率在90%以上;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防治黄杨绢野螟,虫口减退率在99%,士达防治绢野螟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3.
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及在农田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有机碳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固存与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及趋势,阐述了全球土壤有机碳库存量及分布、全球碳循环过程、影响土壤有机碳库存量的因素、农田土壤有机碳组成及其影响因素、农田土壤有机碳转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指出了我国在土壤有机碳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5.
6.
通过对木材检验工作在林业管理中作用和检验队伍建设与管理意义的分析,提出了搞好检验队伍建设与管理具体措施,从而提高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土壤气相抽提作用机制探讨和基本数学模型建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气相抽提 (SVE)是全球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迫切需求下应用的新兴原位技术 ,其理论相对滞后 ,有必要进行系统研究。SVE涉及多学科交叉 ,土壤体系中包含了物质在气—液 (水 )—液 (油 )—固等多相间各种复杂的迁移、转化和物理化学行为 ,本文根据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理论和化工传递原理分析了气相抽提过程中污染物的迁移机制和多相传质关系 ,在近实际假设条件下提出了一套任意维数下SVE基本数学模型 ,严格导出了土壤体系中流体的运动方程、污染物质量方程和污染油的衰减方程等主要控制方程 ,研究结果可作为SVE理论分析和工程设计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于2006年6月和2007年6月在荣成俚岛开展人工鱼礁投放前海域本底调查和投放后效果调查,分析比较了鱼礁区游泳动物、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多样性、种类丰度、CPUE和海藻等在人工鱼礁投放前后的变化。调查结果表明:人工鱼礁投放后,游泳动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总数、种类多样性指数和丰度均有所增加,分别是投礁前的1.78倍和1.32倍、1.47倍和1.22倍、1.68倍和1.62倍。游泳动物CPUE比投礁前增加1.39倍左右,其中鱼类的CPUE增加最多,尤其是大泷六线鱼和许氏平鲇等岩礁性鱼类,分别是投礁前的2.18倍和5.67倍。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有所增加,但CPUE略有减少。礁体上附着生长了马尾藻和海带等藻类。综合分析认为,人工鱼礁对游泳动物和大型底栖动物聚集和养护效果显著,鱼礁的投放也有利于海藻的附着、生长和藻场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近读《中国兽医杂志》有关兽医事业改革的探讨文章,受益不浅。笔者在国营团场从事兽医二十余年了,至今,仍沿用六十年代管理办法,远远不能适应形势要求,国营团场兽医事业改革势在必行,现谈谈个人设想。  相似文献   
10.
在土柱通风的挥发运移实验中,当孔隙流速为0.0131cm·s-1时,经2.5d后土壤熏蒸剂氯化苦在表层土的含量由200mg·kg-1降至一半,9d后基本不残留;将气速提高至0.0210cm·s-1后,挥发半衰期缩短为1d,共需5d即可全部挥发。本文通过一维传质模型的数值模拟可以预测挥发效果,在前期和中期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但在后期产生较大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