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生态学方法,观察分析了人工育苗条件下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杂交F1仔、稚、幼鱼的摄食习性和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在水温29~30℃,盐度为29~30时,其杂交F1仔鱼3天开口摄食,开口饵料为ss型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随后饵料系列为L型褶皱臂尾轮虫、卤虫无节幼体(Artemia salina)、卤虫(Artemia)和配合饵料;6日龄仔鱼的摄食率为92.31%,7~9日龄以后仔鱼的饱食率大都达到90%~100%;随着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其饱食时间逐渐缩短,消化时间逐渐增加。杂交F1仔稚鱼的摄食高峰都出现在白天,仔稚鱼夜间几乎不摄食,属白天摄食型。此外,仔、稚、幼鱼纯体重(W)与摄食量(Y)的关系为Y=0.2078W–3.3738,全长(L)与日龄(X)的关系为L=2.3159e0.0595X,纯体重(W)与日龄(X)的关系为W=0.0748e0.2021X,全长(L)与纯体重(W)的关系为W=0.0045L3.3775,口裂宽(Y)与日龄(X)的关系为Y=1.9687e0.0605X。由此可知杂交F1仔、稚、幼鱼的生长属于均匀生长型。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细鳞斜颌鲴精子的生理特性,采用实验生态-显微观察方法研究了几种因子对细鳞斜颌鲴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精子能激活的pH范围为5.0~10.58,精子活力较好的pH范围为6.0~7.84;pH 6.9时精子激活率达(89.00±1.0)%、运动时间达25.00±2.65 s、寿命达30.67±2.08 s.精子在1.0~7.0 g/L葡萄糖溶液中均有一定比例被激活,在6.0 g/L葡萄糖浓液中激活率达(89.33±0.94)%、运动时间达25.67±1.25 s、寿命达33.67±0.94 s.精子在2~7 g/L NaCl及KCl溶液中均能激活,在5 g/L NaCl及KC1溶液中活力较好;精子在0.2~0.5 g/L MgCl2及CaCl2溶液中激活率较低,在0.1、0.6、0.7 g/L MgCl2及CaCl2溶液中出现凝集现象.精子在低温4℃下保存3h活力与鲜精基本相同.D-19和Saad稀释液能有效抑制精子运动,且重新被淡水激活后活力较好,可考虑作为精子冷冻保存用稀释液.  相似文献   
3.
<正>日本鬼鲉(Inimicus japonicus)俗称海蝎子、老虎鱼等,属暖温性底层经济鱼类,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热带及暖温带,中国产于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鱼体色随栖息环境变化,呈黑褐色、红色或黄色;体长可达200 mm;鳍棘端部具膨大囊状毒腺组织,毒性强。日本鬼鲉恋礁性强,是岛礁海区增殖放流的适宜种类,而且该种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市场价格高,是游钓爱好者的钓捕对象。目前,中国部  相似文献   
4.
2007年3月至2008年8月对象山港海区网箱养殖的岱衢洋、官井洋大黄鱼自交以及正反向杂交子代进行生长特性观察。结果表明:整个实验过程(0~526 d),官井洋大黄鱼自交子代(GG)和反交子代(GD)(官井洋♀×岱衢洋)大黄鱼较岱衢洋自交子代(DD)和正交子代(DG)(岱衢洋♀×官井洋)大黄鱼生长快,到526 d实验结束时,GG和GD体重分别达到330.514 g和336.694 g,而DD和DG则仅为278.975 g和243.297 g。对其各阶段生长速度分析,发现虽然一龄DD生长较慢,但过冬后DD生长明显加快,体长增长速度超过其他各群子代,体重增长也达到GG和GD增长水平,即有后期增长潜能。对比各群子代肥满度发现,526 d时,DD肥满度最低(1.675),GD肥满度(1.779)虽高于DD,但显著小于GG(1.933)。鉴于GD生长速度高于DD,与GG相当,而体型又优于GG,认为GD具有较大的经济养殖和优良品种选育的潜力。拟合各阶段体长体重数据,得出各群体生长曲线公式如下,DD:W=0.0206L2.9427, R2=0.9949;GG:W=0.0139L3.0994,R2=0.9785;DG:W=0.0229L2.9136,R2=0.9905;GD:W=0.0177L3.0079,R2=0.9949,拟合度较好,可通过体长估算体重,应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孵化温度(16℃、18℃、20℃、22℃、24℃、26℃、28℃和30℃)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胚胎发育的影响,记录并分析不同温度处理组受精12h后的胚胎发育时期、受精卵的孵化周期、孵化率和初孵仔鱼的畸形率,并对初孵仔鱼进行不同温度下的饥饿耐受性实验,测定其每天的存活率和生存活力指数(Survival activity index,SAI).结果显示,当温度在18-28℃范围内时,胚胎均可孵化出仔鱼,且孵化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孵化时间y与温度x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y=12139x-1869,R2=0.993(P<0.01).22℃时受精卵孵化率最高,为71.01%,该温度下对应最低畸形率(9.70%),其次为24℃时,受精卵孵化率为65.37%,畸形率为13.07%;温度低于22℃时,孵化率逐渐降低,18℃时的孵化率为24.39%;温度高于22℃时,孵化率亦明显降低,28℃孵化率最低,为16.11%,而畸形率的变化趋势与孵化率相反.温度为16℃时,受精卵发育至高囊胚期后不再继续发育;温度为30℃时,胚胎停止于胚体形成期.仔鱼的SAI值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在20℃时,SAI值最高(25.97),仔鱼的半数死亡时间最长为7 d;22℃时,SAI值有所降低(22.38),仔鱼在该温度下半数死亡时间为6d.分析结果可知,云纹石斑鱼受精卵培育的最适温度为22-24℃,仔鱼孵化的最适温度为20-22℃.  相似文献   
6.
(鱼免)鱼亲鱼培育及其人工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自然苗培育成的1龄(鱼免)鱼,通过“春肥、夏育、秋繁、冬保”8字方针培育成亲鱼,性成熟率达到95%.经LHRH-A3 0.8~1.8μg/kg催产并放人产卵池自行产卵,获产率达到96.83%。获受精卵650万余粒,受精率达到52%。受精后21.8h孵化出鱼苗,孵化率达到70%。  相似文献   
7.
从福建厦门引进花尾胡椒鲷受精卵95×10~4粒,进行了室内人工育苗、海上网箱中间培育试验。受精卵孵化率67.8%,室内培育56d,出池全长2.3cm的鱼苗21.1×10~4尾;海上网箱暂养至全长5.77cm,成活率达83.7%。  相似文献   
8.
不同低温胁迫时间对大黄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研究了岱衢族大黄鱼在8.5 ℃低温胁迫下不同持续时间(0、12、24、36 h)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持续时间的延长,大黄鱼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酰转肽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升高,而碱性磷酸酶和Ca2+相比于对照组呈下降趋势;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先降低后升高,而铁蛋白、肌酐、Na+和Cl-浓度先升高后降低,肌酸激酶同工酶和K+呈波动状变化.当低温胁迫持续24 h后,试验鱼开始进入低温适应阶段.  相似文献   
9.
鮸鱼亲鱼培育及其人工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自然苗培育成的1龄鱼,通过“春肥、夏育、秋繁、冬保”8字方针培育成亲鱼,性成熟率达到95%。经LHRH-A30.8~1.8μg/kg催产并放人产卵池自行产卵,获产率达到96.83%。获受精卵650万余粒,受精率达到52%。受精后21.8 h孵化出鱼苗,孵化率达到70%。  相似文献   
10.
黑鲷网箱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万土  竺俊全 《海洋渔业》2003,25(2):86-86,72
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属鲈形目,鲷科,俗称黑加吉、铜盆鱼等,是一种自然分布于我国沿海的习见经济鱼类。北自山东,南至两广及海南都把它作为网箱养殖的重要对象。近年来,随着网箱养殖鱼类品种结构的调整,黑鲷养殖业呈上升趋势,养殖苗种需求量不断增加。宁波海湾水产苗种繁育中心于2001、2002年分别进行了黑鲷规模化育苗及海区网箱大规格苗种培育试验,以期为浙江省的黑鲷海水网箱养殖业提供批量的优质种苗。两年来,共培育出5~8cm的大规格苗种2.35×10~6尾,海区网箱培育平均成活率达89%。现将黑鲷网箱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